关于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思考

2021-12-06 15:20缪端华
艺术品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文化馆数字

缪端华

在近几年,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字文化馆,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空间,保证文化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流动性。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是数字文化馆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线上平台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内容,能够有效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和推送,增加服务内容。线下体验平台对于数字文化馆来说具有实际意义,为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改造升级提供硬件基础,其中包括触摸式互动体验、体感设备等。文化的发展应该处于不断更新中,做到文化的与时俱进,因此文化馆的服务工作应该以数字化为导向,使对外服务更加多样化、具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社会文化服务。

一、数字文化馆的概念

数字文化馆的关键性技术为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馆建立线上线下联系的系统。其主要建设目的在于通过现代科技和文化的有效结合,构建合适的公共文化空间,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现代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提高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在近几年,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字文化馆,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空间,保证文化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流动性。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是数字文化馆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线上平台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内容,能够有效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和推送,增加服务内容。线下体验平台对于数字文化馆来说具有实际意义,为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改造升级提供硬件基础,其中包括触摸式互动体验、体感设备等。

二、建设数字文化馆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加速人们生活方式和公共文化需求的变化,加快数字文化馆的进一步建设。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促使数字文化馆进行虚实转化,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数字文化馆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公共文化制度来看,已经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纳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鼓励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文化馆的结合建设,实现新模式的突破,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引导和支持下,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会为公共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建设方向,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另外,文化的发展应该处于不断更新中,做到文化的与时俱进,因此文化馆的服务工作应该以数字化为导向,使对外服务更加多样化、具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社会文化服务。根据我国文化部提出的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指导意见来看,具体明确提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我国文化部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示范性项目,在全国进行相关试点建设,促使各地加强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重视程度,全面推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升供给能力,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变得更加标准化、具体化。

三、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加大力度,利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平台开展广泛宣传

数字文化馆的宣传工作需要根据社会公共服务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根据当地文化品牌提高数字文化馆的品牌影响力,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宣传范围和力度。例如,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为了使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宣传实践中,可以打造与当地文化特色相关的音乐会、艺术节和百姓舞台等活动,实现多个方面的文化品牌宣传,突出当地文化品牌对数字文化馆的宣传作用。在这些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具有高度集中的文化热情,可以将数字文化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其中,从而起到宣传的效果。可以制作宣传海报、艺术喷绘等方式使群众认识和理解数字文化馆的主要内容,从而有效促进人民群众认识、关注数字文化馆,为数字文化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突破瓶颈,提升中老年受众对数字文化馆的认知水平与接收能力

中老年人在社会中的人口类型占比较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参与对象,但是由于中老年人对于网络的使用不多,对互联网的认知有限,无法熟练操作互联网,导致中老年人与数字文化馆之间存在明显的沟通代沟,促使数字文化馆无法在社会上发挥其最优质、最有效的社会效益。

因此,在文化馆的相关社会培训课中应该多多开设中老年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班,使中老年人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还可以开设公共数字文化馆的推广培训班,让更多中老年人认识到数字文化馆的基本内容,在现代社会中为中老年人提供更多科普知识的机会,使中老年人也能够融入现代社会中,享受到线上文化资源。让中老年人学会如何使用相关网站和社交平台,使中老年人能够自由享受公共文化资源,更加快速有效享受线上文化服务平台。

(二)完善线上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

1.专业管理,加强网站、微信等公众网络平台建设

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线上推送方式通过官方网站或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和展示。但是,数字文化馆文化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打造出人们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现如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需要做到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在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时候需要与时代特点相结合,设计生动新颖的服务内容,发挥公共文化社会服务的最大效益。在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服务质量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管理强度,配备专业化技术人才,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在文化服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内容时需要做到形式上新颖有趣,内容上真实全面,保证发布文化资讯的时效性,设置专门的文化宣传栏目,实现宣传的常态化,满足基层群众的信息化需求。在数字化管理方面,除了建立信息传播和文化服务平台外还需要利用文化志愿服务的优势加速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志愿者服务在近几年影响比较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亮点,在进行志愿服务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对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福安的闽东延安红色旅游基地柏柱洋为例开展群众性文化项目的时候可以利用文化志愿服务的优势,建立福安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对志愿者的登记情况、绩效统计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2.整合资源,打造“数字阅览”公共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模式

传统的文化阅览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阅览需求,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数字阅览的方式成为时代发展的方向。数字阅览方式对于群众来说使文化获取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使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大部分文化馆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法为群众提供随时随地的文化服务,但是,数字阅览的服务模式能够按照群众的现实需求随时随地进行文化阅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性和全面性。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设置虚拟文化馆线上体验、文化馆网上展厅等模式,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视频、网上预约登记、培训班报名等文化服务。人们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利用电子设备在线观看文化馆的实地情况,对文化馆的相关文化产品进行欣赏,了解更多社会文化活动,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对本土文化场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名村——坦洋、中国第一条葡萄溪——溪塔以及仙岫畲族风情等自然、人文景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优美的传统乐曲作为背景音,实现影音结合,使人身临其境,享受文化带来的感受。

(三)打造线下数字文化体验厅,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模式

现代科技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实际上线下数字文化体验厅是一个数字化的实体互动形式,利用这种互动形式使群众参与文化进行交流,实现群众自助式互动服务,增加群众的体验感。根据实际文化馆的情况进行场景设置,利用虚拟技术、VR 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现代技术进行文化服务,设置多种模块的文化展示,构建具有特色性的文化场景,使群众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感。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可以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和3D 技术对无法物化的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使群众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加深群众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这种科技与文化有效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构建大型数字实体互动体验空间,使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体验到数字化的便捷性,从而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效果和文化传播手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线下数字文化体验厅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文化馆集中社会中公共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平台保障。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因此,为了在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需要做到线上线下平台的结合构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文化获取方式的需求。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文化馆数字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慢性疼痛——中老年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