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多功能规划利用现状与趋势

2021-12-07 21:10吴基昌平明明纪道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区滨水防洪

吴基昌,平明明,纪道斌,李 斌,李 慧

(1.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2;2.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00;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河流两侧的过渡地带,通常包括护岸、道路等景观设施,还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种植的植被。城市滨水区不仅仅可以阻止地表径流中携带的沉积物、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休闲娱乐场所[1]。城市滨水区濒临水面,视野开阔,与市民居住地距离较近,其开发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并逐步形成集防洪、生态、旅游、商务、办公和居住等功能在内的综合利用格局。国外在城市滨水区改造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2],如巴尔的摩内港、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和温哥华格兰维勒岛改造等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了滨水区再开发的热潮,滨水区功能实现了“能源供给—农业运输—工业生产—休闲游憩”的演变路径。南京夫子庙“十里秦淮”风光带建设[3]、天津海河改造工程[4]、杭州西湖滨湖规划[4]等可作为国内其他滨水区开发的重要借鉴。

城市滨水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滨水区规划利用相关进展来讨论我国城市滨水区发展现状,并试图提出城市滨水区的利用发展趋势,供相关研究和规划人员参考。

1 城市滨水区整体性规划利用影响因素

影响滨水区功能定位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防洪安全要素。滨水空间是城市水文及水环境的保障,其防洪安全属性不可忽视,其防洪排涝功能在保护城市水安全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滨水区部分功能的转型,需通过对比当前滨水空间的防洪处理措施,优化城市防洪墙设计方法与策略,提倡将功能与景观并存。周英杰[5]所著《我国城市滨水地区防洪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对城市防洪堤的景观设计作出较为系统的分析,臧钥[6]的《城市滨水空间要素整合》对防洪堤景观设计提出较具可行性的操作方案,上海外滩滨水区的改造案例也为滨水空间的防洪安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城市总体功能要求。滨水区改造应和城市产业规划相适应,从城市总体结构出发,着眼于城市滨水区功能复兴。伦敦金丝雀码头是伦敦经济文化的标志地点,其产业规划围绕旧码头再开发、吸引投资、振兴地区经济的目标,将区域功能明确定位为现代商务,与伦敦实现全球金融中心这一目标相辅相成[7]。

(3)区位要素。在滨水区的功能定位中需要重点考虑其与周边地区以及在城市的位置[8]。同时需要考虑滨水区的建设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在滨水区的功能选择上既要考虑与现有城市的功能互补又要考虑其相互制约关系。例如纽约的炮台公园的滨水公园,就很好的考虑两者的关系,既提供了繁华的商务区,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放松、休憩的滨水公园,对城市的功能有着很好的补充和促进作用[9]。

(4)文化要素。城市的滨水区通常是城市的发源地,同时也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因此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影响着城市滨水区的定位。因此在滨水区的特色中需要重点考虑其历史传承[10]。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市通过产业格局调整,形成以运河为载体的文化体验中心,同时还包含了创意产业、休闲游憩的综合功能,将运河街巷文化、运河桥文化、运河船文化、运河水埠文化、运河仓储文化等文化内涵尽情展现[11]。

(5)自然要素。滨水区的功能定位受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是因为滨水区分为滨河、滨海、滨湖等[12],部分大河和港口的滨水区通常有保留着工业遗留的痕迹,部分滨水区位于内陆或支流的河流,滨水区开发更多的是为人提供游憩场所。二是因为地方的气候也影响功能定位,如在热带地区,其滨水区通常适合布置户外活动设施,像美国的迈阿密市。而北方的滨水区则适合修建室内建筑,像美国芝加哥海军码头滨水区选择在博物馆、宴会、展览等室内建筑[8]。

2 城市滨水区生态化规划利用现状

2.1 滨水区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

影响滨水带的主要要素包括:水体水质、河流河道、水体护岸、岸坡带等。其中景观水体水质是滨水区的基础,因而成为滨水区规划利用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如浙江金华武义江边的梅园就是一座具有水体净化、雨洪调蓄、梅花展示、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该公园利用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武义江的江水进行净化处理,出水水质可以达到Ⅲ类水体的排放标准。净化后的水体不仅可以用作公园景观循环用水,还可以用于绿化和道路冲洗等。滨水区通常采用厌氧沉淀池、植物塘、养鱼塘等净水系统来改善水质。同时跌水、喷泉、涌泉、瀑布等也可以起到水体净化的作用。其核心净化系统是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武义江的江水,通过沉淀池、湿地净化区,经过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水,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给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2.2 滨水区河道生态化改造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多注重城市河流的单一功能,比如行洪、排涝等,因此导致河道断面多呈单一的沿岸线走向笔直的形式,同时两边的河道护坡结构也较坚硬,从而对城市滨水区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蒋千之[13]等认为由于盲目地填湖导致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降低,现在滨水区设计应该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同时对于城市河流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保证其与建筑环境形成和谐的水体景观。韩国清溪川复原工程很好地阐释了“生态和谐”理念[1],除了还原河道自然形态外,还运用跌水、喷泉、涌泉、瀑布等多种水体表现形式,不仅达到了水体更新的目的,还营造出自然气息。近年来,围绕景观水体生态改造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关键要素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原始河道断面与复式断面功能比较。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主要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和改善灌溉条件为主建设了大量的水库、水坝。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以工程措施为主、防洪排涝为目的的河道整治[4],因此原始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14]。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防洪、水资源的开发使用均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认识到了传统的开发方法导致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近年来,荷兰研究者提出了“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目的在于促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12]。国外在建设水体护岸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刘海伟等[15]通过研究日本城市部分河流的复式断面和超级堤坝模式得出,复式断面可以提高河流过流能力,有利于河道中水生物的生长,同时具有较强的景观性。

(2)河道护坡形式对生态化的贡献分析。水体护岸由早期的水泥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普遍提倡使用的生态护岸。近几年对于城市滨水区水体护岸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岸坡的稳定性和防洪要求的同时,还要保持滨水区的生态平衡,维持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在广西巴马县内河段改造工程就发现了早年进行改造时采用的垂直混凝土挡墙式河岸已不符合当今生态化趋势,如今全部改为种植池式垂直绿化驳岸、叠石亲水种植池驳岸、袋型柔性生态驳岸、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生态护坡。

(3)河道平面形态对城市河道环境的改善。我国目前大多数滨水区的建设都以发挥防洪、灌溉、排废等为首要功能,滨水区一般被当做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多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比如拉直岸线,使得河流的自然特征被改变。李敏等[16]通过研究新加坡碧山鸿茂桥公园改造工程指出,改造工程中将原有笔直河道改为自然式曲折河道,河床将原有混凝土全部拆除,换为可渗透的自然材料。研究表明,这种“自然式”河道通过其丰富的凹岸、凸岸、浅滩为河道中水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从视觉审美和景观水资源方面来看,“自然式”河岸显然也更容易吸引市民。

3 城市滨水区人本化规划利用现状

3.1 亲水空间的立体打造

滨水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流水系是一个开放性的廊道空间,因此滨水景观的设计要分析大众行为心理,改变水景只可远观不能亲近的现状。蒋千之等[17,18]对亲水空间的研究指出,现在的滨水区设计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的河岸设计仅仅以防洪为目的,通过建造高厚的堤岸,使人与水远远隔开,而现在则能够通过掌握河湖涨落特性,来设计亲水性的河岸。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设计,以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为例:滨水区的横向立体处理可以构建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墨尔本菲利普港的Elwood 海滩就是一个很好例子。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设置了一系列平行景观元素,例如灯光坐墙、阳光草坪、日光浴平台等,广场四周也提供了人们休息的特色空间以及澳大利亚本土植物。整个空间只有少量的垂直景观元素,包括照明设备和树冠宽大的乔木。另外所有的设施和小品都采取低矮横向的造型,人们可以一览无余的欣赏到壮丽的海景;纵向立体处理通常利用岸线的高差,利用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来丰富空间层次[1]。德国汉堡市中心汉堡港城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兼顾防洪与亲水之间的矛盾,港口区的亲水性规划将防洪与广场、平台等公共空间相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亲水平台。水平面高度处设置浮动平台,为小型船只、快艇和渡船提供停靠的区域;高于水平面4.5 m 处设置滨水走廊;服务于行人的街道则设置在高于水平面7.5 m 高度处,斜坡,楼梯和栈桥系统连接起不同层次的景观[19-21]。

3.2 亲水空间的多形式互动

水的魅力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为人所感受,因此城市滨水区应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人们能够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Elwood 海滩的公共空间中设置了大量的功能设施,包括冲浪救生俱乐部、帆船俱乐部、垂钓俱乐部、餐厅、咖啡厅等,还搭建了一系列观景平台,为举办大型活动预留出空间[21]。

南宁市五象新区滨水区布置了丰富的亲水活动场地及设施,包括沿河道的散步道,跌水、石滩等自然景观及绿化的生态小岛,利用水边斜坡开展滑草、山地车等游乐项目。赵杨[22]研究了上海苏州河梦清园的设计与建设,苏州河水体从公园西南区抽取,经曝气复氧、人工湿地等净化流程,使水体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达标后的水用于公园的人工瀑布、喷泉等景观,营造出饶有趣味的听水乐趣。大卫汤普森等[23]为深圳市规划设计的深圳欢乐海岸,其自然公园位于城市中央,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人工沙滩为人们提供了与湖水近距离接触的互动体验,游客也可以通过乘坐游船观赏湖景。

总体来看,亲水宜居的城市滨水区可以使人与水良好地接触,真正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

4 滨水景观规划利用中的地域文化体现现状

文化要素是最能体现城市品质,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日益趋同,这种状况摧毁着多样的城市文化,也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单调无味。滨水景观应以水为载体,寄托人们对水的情怀,利用滨水景观反映出不同城市的环境品味和层次。韩璐通过韩国沉石公园的设计为例,指出该项目运用来自韩国9 个省和运河9 个源头的块石作为造景材料,体现首尔的社会文化,满足了甲方通过项目表达朝鲜和韩国在未来完成统一大业的夙愿。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社会特点的综合表达,是无形中影响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也可以避免设计的雷同。

4.1 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表现形态

近几年来,国内有一些对地域性文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地域性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对滨水区地域特色的塑造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陈晓[24]将地域性构成要素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郎小霞[25]等将滨水景观中的地域特色分为物质形态和人文形态;张欢[26]通过地域文化对人心理及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将地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体来说,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构成滨水区景观的显性形态要素,包括自然要素以及滨水景观最终形成的外在表现,包括地质地貌、岸线、气候与大气、动植物环境、建筑物、滨水绿地、建筑小品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影响滨水景观地域特色的隐性要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社会习俗、政治经济文化、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将这些要素结合相应的表达载体,既能渲染氛围,让人们有亲切感、归属感,又能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展现城市的特点[27]。

4.2 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载体

景观小品是表现滨水景观地域性的良好载体,是地域文化最直观的表达形式[28]。当前,滨水景观的小品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和案例。

青岛五四广场运用雕塑“五月的风”体现五四运动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28],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既具有人文内涵,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任留驻指出雕塑有助于表达景观主题,反映城市滨水景观风土人情,增加环境的文化内涵。

主题性广场可以将滨水区景观与当地民风民俗、历史事件相结合。广州珠江滨水景观设计中就设立了林则徐纪念广场,反映1839年林则徐禁烟这一历史事件,为这里的滨水景观注入了历史文化内涵,其牌坊式入口气势恢宏,让人印象深刻[1]。

桥梁在城市滨水形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桥梁自身优美的造型及其营造的广阔视野成为城市水景观表达的重点。甘肃兰州的银滩大桥、中山铁桥、七里河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与黄河风景、两岸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城市空间的独特美。另外还有园区里的植物、道路等要素,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8]。

滨水区的照明设计不仅在提供光源方面有作用,在渲染空间气氛、美化滨水区域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江剑研究了杭州运河沿线景观照明灯具的设置指出,设计规划中利用了动态的灯柱,设计师罗杰·纳博尼首先使用主调色彩定位“水墨丹青”的主题,同时加强节点的点缀,例如文化广场、河流的交叉口等都运用了不同的灯柱标记。在滨水景观外围的69 栋建筑设计了蓝、绿色矩形发光框,加大了水域与城市间的关联,与城市融为一体。这种灯具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岸上,也不再局限于静态,更不再局限于只通过灯具来表达效果,而是与景融为一体,结合声、光、电艺术综合表达。因此,“光”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只要合理使用,就能使灯光成为地域性文化的表达载体。

5 未来发展需要注重的方面

近年来,滨水区作为城市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居吸引力的环境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城市滨水区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对城市的环境影响深远。纵观国内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仍存在规划内容单一化、形式的程式化等现象,作者认为未来城市滨水区规划利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注重:

(1)要注重防洪要求与人本需求的结合研究。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不是一刀切,现代防洪理念的发展以及现代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允许我们可以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河道“三线”中的灰线区域,大胆设计更多样性河道滨水公园,满足城市人们的亲水需求。这方面在日本、韩国有很好的应用案例。

(2)要注重景观性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人们对水的需求一定是从有水可亲到有更干净的水、更漂亮的水可亲,如何把不同的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漂亮,而不是千城一面,大同小异,需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深度结合,将城市文化的里子外化为特色的景观表达形式,巧妙设计为城市滨水景观。同时,加强河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文化科普教育功能的设计表达,可实现对市民的科普宣传、文化熏陶、品味提升。

(3)要注重生态性的切实践行。对城市河流生态学的认识,生态性与防洪的关系,生态化改造与投资造价的博弈,城市河道生态化改造技术的长效性等等,还需要更多关注、研究与实践检验。 □

猜你喜欢
水区滨水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公益广告
夏季防洪防汛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区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沙水区的特色活动
长春伊通河公共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