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对策研究

2021-12-08 11:23覃容飞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中职语文独特的育人功能,对照中职语文新课标要求及课程思政内涵要义,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开展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对策,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引领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从而有效构建中职语文思政育人体系。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6-0025-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中小学等持续开展了诸多探索,其中高校推行的课程思政成效最为显著,有效促进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应。《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强化语文学科育人功能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纳入其中,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把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是一线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异同

思政课程,顾名思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思政课程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思政课程是各类学校独立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显性教育。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主要指融合渗透到各类课程中的包括政治认同、价值理念、精神追求、人格养成在内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有别于思政课程的一种隐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即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都具有相同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追求。

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还没有足够重视课程思政,体现在课程思政还没有进入中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中职学校组织文化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力度不够,语文教师没有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也不能紧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步伐开展教学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没有很好地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以文学经典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有明显的思政属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例,其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无论是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背后所传达的母亲诚信、坚强、乐于助人的个性,还是小小说《香炉》中阿婆那句“他还在我家住了一晚上,你从小在村里长大,舍得到我家玩过一次吗?”所展现出的同村人的冷漠与异乡人的关爱,或者是北京大学教授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中描述的“而后一个世界(精神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读书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所倡导的读好书与文化自信教育,都具有明显的思政属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没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存在课程思政理念认知与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上的窄化。

(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标准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较为显著的主要集中在高校,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仍处在起步的探索阶段,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仍是一大难题。现行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以知识的获得及技能的习得为主,侧重于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等四项语文能力,尽管中职语文教师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列入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及考核评价内容中,但其占据的比例微乎其微。如何契合当前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科学制订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仍需不断探索与思考。

三、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对策

抓住“以文学经典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功能”这一特性,结合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新要求,深挖中职语文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并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发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下面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探索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

中职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新要求,同时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设计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时,教师应着重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中,对标语文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以相近思政情感培养为主线,将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整合。如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有6个单元,根据价值引导教学目标进行拆解整合,梳理每篇文章的情感内涵,根据相近情感主题将教学内容进行聚集,转化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文化自信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等4个专题。教学专题既立足中职语文教材原有篇目,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依据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重组文本,着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多元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目的。例如,笔者在设计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时,根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内涵,将教材原有篇目的思政教育元素整合形成专题,从而实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目标(具体的教材篇目整合情况详见表1)。

(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语文学习存有厌烦和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立足学情,找准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突破口,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是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难点所在。对此,笔者努力寻求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根据中职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微写作”要求,抓住“微”这个关键点,梳理并拆解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避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机械空讲、尬讲思政教育;尝试从小处入手,抓住中职语文思政教育的某一个元素,开展基于语文文本的“微品读”“微表达”“微写作”“微活动”等教学活动,在语文品读、表达、写作等“微学习”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获取和情感体验。在一次次的微学习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逐渐克服,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体验逐步稳固,有效地实现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例如,在教学诗歌《我愿意是急流》时,笔者抓住诗歌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的特点,设计“微表达”教学活动——播放背景音乐并朗诵诗歌的第三小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音乐停止,学生睁开眼睛,将脑海中呈现的两组意象群特征及背后隐藏的情感“微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说感受→明意象→悟情感”的方式品读诗歌,独特的情感在“微表达”教学活动中得以抒发,感受到“意象群”这一诗歌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体会到蕴含在诗歌意象背后的对爱的执着与追求,提高了学生诗歌品读鉴赏的能力。

(三)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策略

根据中职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课程评价原则,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协同育人理念,将评价原则指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坚持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做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坚持动态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笔者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际,将企业、教师、同行、学生等主体融合实施多元评价,注重并细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标准,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三维度纳入考核评价监测点,并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监测点,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基于过程、三维考核、多元评价”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例如,教学应用文写作《通知》时,将教学评价主要监测点分为“我学到了”“我做到了”“我悟到了”三大部分,重点监测学生写作过程中“格式规范、会议要素、随性写作、换位细看”的达成情况,注重考量学生“思维严谨、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的职业品德。

综上可知,中职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語文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梳理形成以相近思政情感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专题,抓住“微”这个关键点,从小处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的评价监测点。真正让语文思政教学的价值塑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有深度与厚度,回归到“育人”的本真,让学生的思政根基得以筑牢,语文思政育人体系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潘莉萍.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识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2).

[2]李德旺.中职语文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1).

[3]陈全堂.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Z1).

【作者简介】覃容飞(1986— ),女,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与改革。

(责编 陈 媛)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