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供水企业管网漏损的相关措施

2021-12-09 02:56李妮宁夏水投中源水务有限公司海兴分公司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供水管管网供水

李妮 宁夏水投中源水务有限公司海兴分公司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进行城市供水系统的完善工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观之,供水管网的作用意义非同凡响,但是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作为供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想要解决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就要从供水企业的现状下手,制定合理科学的控制措施[1]。

一、供水企业的管网漏损率

在现阶段的供水行业中,政府部门依据管网漏损率来判断供水企业的发展前景。管网发生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网外部的破损,管网的破损导致了水资源无法足量提供,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管网漏损率的计算公式

目前我国城市规定的管网漏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Ra—管网年漏损率(%);

Qa—年供水量(km3);

Qae—年有效供水量(km3)。

(二)出现漏损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的公式中,不难发现漏损率主要与年供水量和年有效供水量息息相关,其中年供水量主要是指供水企业提供的水量,而有效供水量则是用户实际能够用水的水量,有效供水量中包括即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因此,漏损率在一定情况下也会与水的销售量有关。除了上述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外,管网漏损率还受到下面几种因素的影响:

1.数据计量有所偏差的影响

数据计量的误差主要能够分为系统误差(不可避免的误差)和随机误差(人为造成的误差):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如仪器在测量时精准度上的误差值、所使用公式计算结果的近似数、水资源运输量统计时的误差等等,这一类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够尽可能提高精确度来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则是数据记录人员在记录、读取数据时误读数据造成的,其影响较大,可以进行规避。

2.部分水资源没有纳入计量体系造成的误差

管网漏损率出现偏差还受到部分水资源没有进行数据计算的影响,例如公安消防等公益性用水或者部分人家逃交水费等情况,这些水资源的利用大多没有计入年供水量中,这导致了管网漏损率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我国现阶段供水管网漏损的情况

综合供水管网漏损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供水管网物的漏损主要是由于供水企业在前期供水管网的建设过程中没有选择合适的材质或是设计不合理、后续管理维护不到位。同时,供水管网物理性漏损的问题主要由规划设计、管道管理、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的[2]。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水压从六七十年代的0.2Mpa提升到八十年代后期的0.4~0.6Mpa,水压的提升使得输水管道所受到压力倍增,而早期修建的管道质量较差难以承受水压,出现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除此以外,城市基础工程的建设也对供水管网的组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管网的结构难以构建,甚至于在开展工程建设时会不慎造成运输管道的破裂,使得管网的漏损情况更为严重。供水管网的建设人员还要注意建设材料的选择,像传统供水管网中常用的铸铁管就由于其自身容易受到腐蚀而出现漏损情况而不再适用,目前建设人员大多选择使用钢管,但钢管虽然强度足够、柔韧性好但抗腐蚀能力较差,因此管道的破损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管道的破损主要出现在管道的连接口处,主要有地基下沉和覆土密度不足两种情况。因此,想要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首先要从管道自身的质量进行改善。

笔者通过对国家建设部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发现,我国政府对管网的漏损率有所要求,只有供水管网的漏损率低于12%才认定项目建设的质量合格。但是根据各个地区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能够达成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虽然近年来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率有所降低,但是直至2010年全国还仅有5个省份达到了规定的12%以下,由此观之,想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还需要继续进行管道材质、设计的提升工作。

三、控制供水企业漏损的相关措施

(一)提升供水管网的建设技术水平

1.严格把控设计环节的质量

在进行供水管网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可以从图纸设计、实地勘测、设计材料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人员需要保证三个方面的平衡,决不能够出现理论无法实践化的情况。第一,图纸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管网建设前应当先根据理论依据和过往经验设计管网的大体布局,使得管网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第二,实地勘测,除了理论依据之外,设计人员还要到建设工地进行实地勘测,仔细观察施工地附近的环境,尽可能合理利用大自然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第三,设计材料的选择,降低管网漏损率的最根本的方案就是在建设之初就保证管道的高质量,在新型材料不断发展的今天,设计人员坚持绿色环保、安全稳定的原则选择球墨铸铁、各类给水塑料管等材料进行管道的设计。在管道接口处的排气阀的设计也需要根据地势和管道分布进行精准的布置设计,以此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便利。

2.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供水系统管网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安装前将管道附近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出现管道的损失;第二,夯实沙石的分层,保证土层密度在90%以上,使得管道的地下压力尽可能降低;第三,在建设前对采购的管道材料进行验收,保证型号、强度的正确,材料的质量达标,能够满足建设的需要;第四,依据图纸的设计进行安装,不能够擅自进行更改,在工程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排除管道的安全隐患。

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管网的漏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需要专门安排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目前我国主要利用水力学模型和流量压力均衡调控的原理进行管网漏损情况的检测,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管道时刻处于监控之中。另外,设计人员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度,实现了信息共享,使得管网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现代供水系统大多数采用预定位检漏技术和精确定点检漏技术,将两种方法共同运用,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案[3]。例如在检测泥土中的供水管网时就应当主要运用被动捡漏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案进行检测不仅提升了监测效率,更使得监测结果更为精准。

除了上述的方案之外,检测人员还要善于运用GIS、GPS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对区域内的管道进行仔细检查,这样既可以降低检测的成本,又能够减少检测的时间,实现了检测效率的大幅提高。

(二)增强对供水管网漏损情况的管理工作

1.检测管理漏损情况的团队建立

目前阶段,我国在治理供水管网漏损情况时大多数是采用的遇到问题后修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够及时地处理问题却不能够从根源处解决问题。因此,供水企业应当建立专业的团队对供水管网进行日常的检修工作,主动定期进行检查以此来排查隐患,尽可能降低出现突发事故的概率。

2.建设完善的统计标准和计量机制

由于管网漏损率是由计算公式得出的数据,因此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障参与运算的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避免误差的出现,供水企业的管理人员就要安排专业的统计人才进行数据的统计。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要规范相关的计量机制,重点关注公益用水的情况,并按照相关标准将数据进行合理的计算,以此保证最终管网漏损率的准确。同时,管理人员要严格打击逃交水费、私自接水的情况,禁止违规偷水的情况出现,与相关公安部门协调合作,共同保持供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增强后期的维修检查工作

除了在建设时尽可能提高工程质量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后续的检测、维护工作,只有定期对管网进行检查维护,才能够及时发现管道的漏损情况,并予以解决。根据我国管道维修的相关数据统计可以看出,DN80管以下是维修次数最多的,其埋藏的较浅,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以至于地面漏水;阀门由于处于管道接口处,漏水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解决管网漏损问题已经成了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供水企业为了能够持续长远发展就一定要解决管网漏损问题,唯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绿色长远发展。解决管网漏损问题,要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共同下手:首先,技术方面,技术人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计最适宜的防漏方案,坚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过往经验设计图纸,尽可能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其次,管理方面,主要坚持紧急抢修和主动防控相结合的策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后续的定期维修检查工作,设立健全的计量机制来降低误差。唯有将技术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结合起来,才能够建设管网的防漏设施,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加强管网巡视检测工作

设置维修、检测和巡逻专业队伍的时候,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抢修、维修和检测的设施要配备齐全,让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这些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另外要编制一套完整制度和计划,包括维修和巡逻记录、检测计划和巡检制度等,并对巡查到的管网完好率、抢修时间、检测自报率和检测计划完成情况等指标进行定量考核。首先要提高管网管理人员的巡视技术和防控手段,要强化重点、突出重要位置和薄弱部位的巡查质量和次数、保证能够正常开展常规性的巡查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和重要管线要重点进行巡查排除,同时要持续对巡查的线路进行优化,对巡查的管线要有创新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要重点监督管理其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的破坏。其次,针对白天夜晚和一年四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检测模式。在巡查检测的过程中做到白天和晚上相结合、普通节点和特殊节点相互补充、保证在一年四季不同天气的情况下分别对待,通过缩短检测频率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来科学的进行分析管网渗漏和损失的特点以及水量大小变化情况,做到对片区组管网先进行自己检测,然后通过各片区间进行互相交叉检测,最后进行统一集中检测的目的,从而提高各个阶段检测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结上文所提及的供水管网中出现的漏损问题可以发现,供水管网的漏损主要是由于供水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措施的不健全,想要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就要对供水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团队结构进行优化改良。唯有如此,才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阶段,供水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的控制以此促进供水企业的长远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供水管管网供水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研究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CJJ 92—2016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