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足球队学习共同体训练模式的措施与作用

2021-12-09 02:56郑晓斌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运动队技战术共同体

郑晓斌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一、研究目的

以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并构建符合小学生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发展模式。通过研究提高学校足球运动队训练的实效性,构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团体。根据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模式,对足球队员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训练,研究学习共同体给学生和教师行为带来的影响和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和影响进行足球技战术的教学,结合足球比赛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2至6年级足球男队与女队共计60名队员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查找学习共同体在足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与效果的共性规律。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我校男队队员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分组训练进行跟踪研究,档案研究等。了解学习共同体在运动队训练发挥的具体作用。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实验后的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足球队队员进行调查。研究每一个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训练的队员的个性化特点,从而总结出共性规律。

本问卷的设计主要针对队员的技战术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共同体构建情况3个方面进行调查。此问卷所调查的对象是本人所在学校的足球运动队45名小学足球运动员。主要用于调查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前后运动员在上述3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4.逻辑分析法。针对问卷、行动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的意义

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足球学习中不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学习团体。[1]学习共同体倡导的是合作学习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品质正是足球运动比赛中赢得胜利的所需的必备品质,更是影响球队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本着相同的学习目标,由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这也符合一支小学足球运动队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是十分恰当的。[2]

(二)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的措施

1.在高年级队与低年级队间建立学习共同体

小学阶段的学习时间有6年,时间较长。队员的培养周期相比于其他学段也较长。为了保持学校足球队长期保持竞争力,梯队的建设必不可少。因此以小学3年级作为分解线,3年级以上作为高年级比赛队,3年级及以下作为低年级梯队。通过将高年级的队员作为低年级队员的助学者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模式。由掌握程度较高的队员带领对该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的队员进行训练。处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队员有着很强的“传帮带”的意愿。他们很愿意去充当一个助学者的角色帮助低年级的队员进行学习。换个角度来说,在一些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相对于向教师提问低年级队员也更倾向向高年级队员进行求教。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共同体构建中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分配。由一名高年级队员带领一名或多名低年级队员训练。经过实验,高年级队员与低年级队员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在技术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在同年级队员间建立学习共同体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通过将同年级的队员分为若干个学习共同体,可以在日常训练中组织各个共同体进行良性的竞争。在这之中可以以同年级队员水平作为分组的依据,经过实验研究,让同年级足球综合素质较高的队员带动相对薄弱的队员由助于使优秀队员得到更大空间的锻炼与提高;让同年级足球水平相近的队员作为一个共同体有助于该年级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建立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各个队员的基础水平及团队素质,确保分组更为均衡。同年级的队员在学习共同体模式建立的阶段不建议自主分组,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队员集中在一个共同体内导致其他共同体在训练过程中动机水平下降。

3.在教师与队员间建立学习共同体

在教师与队员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在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模式主要针对教师与足球运动队中的主力队员之间建立,或者教师与足球运动队中的潜力突出的梯队队员之间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做到了教育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两者之间所建立的学习共同体更多的是学习一些相对于其他队员更加超前的一些技战术。教师作为助学者,在教授技战术的过程当中同样的也是在学习与尝试对于不同水平的队员所采用的策略。在足球的学习中不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1]但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不能过度的干预与指导,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做思路上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成功的方式。[4]

(三)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的作用

1.有助于足球运动队的团队建设

通过长期的实验观察,队员之间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队员训练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动机的水平。在该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学习目标的引导下进行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和谐系统,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3]共同体内部每个成员自身都不想落后影响共同体学习的完成度;每个成员也都不希望自己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水平的落后而影响整体水平。因此在共同体内部会形成自身不断努力,同伴之间相互帮助促进的氛围。反观各个共同体外部会形成相互竞争的关系,各共同体都会不断努力,相互促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以引导,会帮助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球队整体水平会不断提高。

2.有助于队员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要求成员不断的沟通、交流与分享。这是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每个足球技术与战术的教学与训练中,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成为共同体内部的导学者,当共同体的成员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其团队协作这一足球运动的重要能力就都得到了发展。由表1可以看出,100%的队员认为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对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有帮助;其中更有86.67%的队员认为在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训练对自身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非常有帮助。

表1 学习共同体训练模式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

3.有助于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经过测前与测后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相关数据,问卷对于学习共同体模式下技战术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统计。由表2分析,96.67%的低年级队员认为与高年级队员的共同体相比于低年级队员之间的技术学习效果更好。通过对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这一技术动作的教学为例,相比于低年级队员与低年级队员间的相互练习,由掌握程度较高的高年级队员带领其练习低年级队员对该技能的掌握水平有明显提升。

表2 学习共同体训练模式对于足球技战术训练的作用

4.有助于提高训练的效率

小学阶段足球运动队的师资力量短缺是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训练的效率更是关键问题。通过对于一项技术的训练时间的对比,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训练比未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训练的队伍完成速度更快。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技战术的讲解与纠错时间也会大幅减少。将问题交给共同体的同伴,让他们来相互探究解决得到的效果甚至优于教师纠错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有助于团队建设,营造队伍内部良好的训练氛围。有助于形成队伍内部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做到相互促进,提高运动队整体实力。

2.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有助于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队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队员全方面发展。

3.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有助于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从而提高足球队的整体技战术能力。

4.小学足球运动队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高训练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二)建议

1.在高年级与低年级队员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对于足球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较大。在低年级队员入门足球运动阶段可以让掌握程度较好的高年级队员与其组成共同体。共同体构建可以相对多样化。

2.在同年级队员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模式对于战术的教学训练帮助较大。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共同体构建阶段要根据队员的综合水平相对均衡的进行分配。

3.在教师与队员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对于优秀队员或后进队员的帮助较大,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者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教师应以同伴的角色进行指导方才能体现出该模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运动队技战术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爱的共同体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四川省民办高校运动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研究
乒乓球削攻结合打法运动员三段技战术分析模型的建立*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