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月围城》里平凡人物的英雄主义演绎

2021-12-09 23:37王淼棣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

摘要:《十月围城》是由著名导演陈德森执导、陈可辛监制的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1905年发生在香港中环革命志士惨遭暗杀的事。知悉孙中山即将抵港,清廷遂派遣将军阎孝国前来剿杀,从而在陈少白、李玉堂、阿四等革命义士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影片将爱国主义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将辛亥革命背后的故事展开,赋予其当代的面孔和精神,借以探讨平凡人面临社会巨大变革时体现出的平凡力量。

关键词:《十月围城》;平凡人物;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227-03

一、影片主题立意

“何谓革命,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是革命。”盘根错节的势力纠缠,瞬息万变的革命局势,不畏牺牲的革命勇士,导演陈德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壮观的革命历史画面。电影将背景设置在20世纪初期,借此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展现了他们在一场救援保护行动中宁死不屈的景象。他们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意识。用大气磅礴的叙事手法、精彩刺激的斗争画面,真实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道路之艰险,调动起观众浓厚的爱国情怀。

电影以革命为核心,颂扬爱国。这部电影的特色之处在于:把辛亥革命的历史主角孙中山虚化,而让一群不起眼的市井人物,一个最初还处于革命边缘的商人成为电影的主角,成为保护行动的中坚力量。电影选取了较小的故事切口,将故事核心聚焦于辛亥革命背后的故事,而不是人们时常提到的伟大的辛亥革命本身。电影结尾孙中山先生顺利抵达目的地时,这一刺杀与反杀掀得满城风雨,终归风平浪静,落下帷幕;这一曲战歌,悲喜掺杂、壮志淋漓,也已然谱成。结局不言而喻,辛亥革命终将成功。历史是最好的印证,辛亥革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帷幕,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共和政体得以建立。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次历史性进步,都是由一次又一次小的对抗和牺牲达到质变的。

二、史诗背后的平凡人物

电影具有浓烈的时代氛围和使命感,把镜头聚焦在不同立场的人物的情感矛盾和心理转变上,运用炙热的镜头语言,表达对不同人物的理解与评判。电影展现了一群平凡英雄的故事。

人物群像是电影的特点之一,电影中角色众多,并且个性饱满。每一个角色不同,他们的身份也各不相同。他们之中有戏班主、乞丐、赌徒、车夫、小贩、商人等等。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故事,每个人参与此次保护行动的动机和原因也不同,他们多是被动参与,而不是主动出击,这些原因和动机可能是复仇、忠主,或是单纯的出手相助、惩恶扬善。这使人物情感和形象更加多元化,也使每个人物更加生动、立体,从而以丰满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王复明,作为一个贩子,虽然瞧着大大咧咧,但是爱惜花草,是实打实的感性细心;假小子方红,虽然要强好胜,但她向往的也不过是简单平淡的生活;乞丐刘郁白,因为一段不算光彩的爱恋,穿上一身破烂,瘫坐街头,加入这次行动,为了解脱,也为了了断;车夫阿四,纯朴如他,为感谢自己的雇主成全自己心心念念的婚事,面对第二天的战事,他毫无畏色。他们之中,很难有那么一个人,一闭上眼看到的就是中国的明天。但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他们所有的牺牲和奉献都是值得被铭记,值得被歌颂。

孙中山先生从到达香港后就进入了紧张商议的阶段,期间一直没有露面,与此同时,场外的战况却十分激烈,战士们一个个接连倒下,直到最后尘埃落定,先生可以安全撤离,这位领军人物的面纱才终于揭晓。这进一步说明,在这场生死博弈中,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才是主角,是他们用自己的胆识和生命完成了这次行动,保障了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片中最为人震撼的是一個个小角色诀别的画面。他们如原上草,被无情踏过,却无人知晓。利刃出鞘之时,铁盾上前,可能都不知所护为何人。给予他们勇气,支撑他们前进,让他们义无反顾的,完完全全是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信任。他们深知这是正确的选择,这就是全部,他们的种种壮举让人敬佩、感动。他们实实在在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爱国志士。

比如王复明,绰号“臭豆腐”,一个少林僧人,平凡却不普通,他的言谈就像周遭相识的朋友,他的意志坚定如铁。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拦下了追击者,在烟雾弥漫中大喊“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这时,观众的意志和他一样,无疑是昂扬的、悲怆的、惋惜的,这是英雄的重现,也是英雄的凋谢。还有少爷李重光,坐在失控的黄包车内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满头大汗,脸上满是惊慌无措,最后车子撞上石柱,侧翻倒地,这一路上他担惊受怕,无所适从,从起初想借着劲开枪到心灰意冷,将手中的枪轻轻摔去,再到脸上的神情变得释然放松,最后终于露出了坦然的笑容。这是一个17岁的少年甘愿以身许国的决心。而中华民族能延续五千年,也正是因为每每在最危难之际总会出现无数像重光这样的人英勇献身,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伟大的时代。

电影中不一样的人物带给观众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涉及的情感很多,有父女(子)之情、朋友之情、师生之情、爱人之情。这些情感连同人物本身都被置身于错综复杂的势力和浓厚的时代氛围中。每个人的牺牲都代表了中国人的一次呐喊,一场对抗,一颗决心[1]。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刺客阎孝国这个角色,他和影片中其他的爱国志士一样有着“救国”执念。他曾经学习过西方知识,还是陈少白的学生,虽然效命于朝廷,但是并不属于食古不化、冥顽不灵之徒。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悲情式的英雄,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不苟言笑、阴毒、凶狠,但却与革命者一样执着,一心为国。也许他的执着是一种可笑的荒谬,但正因选错了信仰,愚忠清廷,他才把一心想推翻清廷的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刺杀孙中山在他眼里是一次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行动,他最终为报效朝廷而死在老师的枪下。他与陈少白在密室里的那段谈话,到最后的郑重揖别,是全片对革命阐述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他以为,这不过就是只想求助洋人的软弱做派,满是不屑,称其为“书生误国”。在追击战中,当听到陈少白大喊一声重光时,他何尝不知,车里不是所要刺杀的孙中山,但他还是飞蛾扑火一般,务必要除掉此刻正坐在车子里面的人,其疯魔程度可见一斑。临死前已经几近癫狂的阎孝国露出幸福一笑,大呼一句“已报国恩!”,殊途终究难同归,实在令人感叹,发人深思。

导演在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设置了他们独有的线索。单一人物的单一线索从人物的出现关联至电影结尾,这让观众能从这些信息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了解人物的过去,甚至洞悉人物的未来。

例如,电影中沈重阳第一次进入李家就暗示了他与李家四夫人的感情纠葛,这也是人物性格转变的关键。他本没有理由去参加这场危险重重、有去无回的保护行动,但既然活在这个世上,就一定有情感牵挂。女儿的出现无疑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他颓废无趣的生活,承载了这个赌徒所有的思念。

其他人物也有各自的线索,比如阿四,他一心想帮助少爷和老爷,他心中所念,是和阿纯结婚;李玉堂是为了帮助失踪的老友;“臭豆腐”是为了证明自己;乞丐是为了了断和解脱……如此多的感情和动机,导演为了直接明了地传递给观众,把每一个人物的情绪执念都寄托在一件道具或一个细节上:阿四是绣着“纯”字的围巾,李玉堂是那支陈少白的钢笔,方红是那件被撕破又补好的外衣,“臭豆腐”是他头顶的戒疤,重光是摔坏了又补好的父亲的怀表……用简单寻常的物件和微小具体的细节来体现每个平凡人物不同的情感动机,正是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让整部电影更加丰满、真实。

影片中塑造的这些形象,平凡而又典型,他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有血有肉,鲜明饱满。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儿女之情,这些牵动着普通人血肉的情感杂糅到一起,成为这些人加入这场行动的源头,促成了这次行动的展开。而这次行动的背后,正是为了革命,为了中国的崭新未来。我们为他们没能活着看到中国的未来惋惜,为他们遗憾离去和磅礴的一生悲悯。他们作为电影的主体,书写了平凡英雄的史诗,值得所有中国人敬佩。

三、多重叙事角度

电影以孙中山先生抵达香港为主要叙事线索。保护力量的集结和清廷刺杀的势力是主要线索下的分支,也是电影中的主要对抗力量。“一腔热血、双重威胁、三关喋血、四海震惊、五日追杀、六度惊魂、七场血战、八义赴死、九州变色、十月围城”,电影的情节曲折,多次转折。第一次重大的转折是中国日报社社长陈少白被捕,使得救援行动陷入了停滞,这一事件刺激了李玉堂,他站出来,从革命的幕后走到台前,从被动参与革命转变为主动的革命引领者。再一次戏剧冲突的出现是李重光抽到了替身牌。这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的集结战正式撕下了伪装,将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裸露在人们的面前。

电影整体将叙事结构分为两个部分——文戏、武戏。文戏也就是行动正式开始之前的力量集结,是为了保护孙中山先生所做的准备工作。而保护行动就是武戏,是故事发展的高潮。同时武戏是在文戏的铺垫下完成的。

文戏占了全片一半的篇幅,在文戏中,作为全片的牵头,王学圻所扮演的李玉堂牵动着观影人的视线。人物出场接连不断,但不显杂乱。同时剧情安排也张弛有度,将每一个伏笔,每一种关系都交代得清楚明白。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勾勒建立于巧然匠心。最终,每一个人物都通过李玉堂的穿针引线串联在一起,流畅生动,且让观影人如临其境,感受每一个人物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刻画他们参与保卫孙中山的动机上。从他们的身上,青年人可以看到慕色少艾的朦胧,成年人可以看到家庭和亲情带来的责任,伤心人可以看到以身殉情的决绝。李宇春扮演的孤女为了复仇,殉身不恤,令人动容。李家父子的“小家”观与孙中山救国的“大家”观几度交锋,最终上升为舍生取义,演来丝丝入扣,极具层次感。整体的氛围渲染上,在孙中山到香港之前的几天,两边人马也接连出场,一边蠢蠢欲动,一边焦急部署,待到金钟战鼓,一并响起,压迫感十足。

在文戏中,导演已经完整地呈现了行动路线,观众与革命党人站在同一视角共同面对这次行动。对于革命党和观众来说,未来是未知的,前路凶险,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在这次行动中得到判定。这让观众的参与感大大增强,观影人已是剧中人。战斗开始,真正的考验来临。此刻我们明白,这场战斗远比我们想象中艰难。这场战斗要怎么打,只有一个又一个人去阻拦;这场时间战要怎么赢,只能一分钟又一分钟往后拖。

在武戏中,并没有遵循多少传统功夫片的套路,人物在对战的时候更多地接近市井厮打,拳拳到肉,惨烈程度让人看着触目惊心,呈现出一个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场景,结合舍生取义的主题,大大增强了感染力,让观影人捏紧拳头,仿若身临其境。一群三教九流的市井小民,手无寸铁,并不知道什么叫革命,更不知道要保护的人是谁,只是临危时刻受人之托,容不得反复掂量与比较,就义无反顾扛过了重任,明知路途险恶,也这般一去不回头,短短四天在刀丛剑林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一张张鲜活的笑脸慢慢融入泥土。

叙事手法上,影片中设置了多重叙事线索,明暗交错,前后呼应,牵动着故事线的发展。比如开场的设计,明暗交错的场景,来去匆匆的行人,纷乱不一的脚步声,都渲染了紧张的氛围。接下来就听到老师对国家未来侃侃而谈,最后将希望寄托于学生,却道自己再看不见期待的未来,紧接着便惨遭不测。既然出现了刀光,便会设盾抵挡。这里的台词点出了看得见和看不见,而这两个词语,与后面李重光中间所言、孙中山末尾凝视的片段相互照应,同时也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故事发生在香港,但电影的叙事角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香港,而是着眼于全国。“革命者,革之以命,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人民之幸福,其价值之重可知,屡败屡起,百折不馁,岂畏其难其痛。”保护孙中山先生是一场地区战斗,但推动的却是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运动,故事看似发生在香港,其实已然站在全中华的历史高度。

四、美育价值及爱国情怀

20世纪初的中国,外敌入侵,晚清政府积重难返,进步之士如梦初醒,革命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电影一开头就把当时病入膏肓的中国展露给观众。1901年1月10日的香港首宗政治暗杀事件,兴中会前任会长杨衢云中枪殉难,香港阴霾密布,再也不是安全之所。片头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革命之路注定艰险,观众的爱国情怀充分积蓄,随着剧情发展不断上升,达到顶峰。

电影主角的选择也给予了观众充分的共情空间,他们并非令人神往的革命引领者,而是活在身边的平凡百姓,是烟火浓重的市井生活的主体。这是平凡的英雄精神的体现。在生死存亡之秋,风雨飘摇之际,上至精英阶层,下至平民百姓,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作出了问心无愧的选择,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的光明未来添砖加瓦。标齐历史车轮的轨迹,“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同时也应该知道,平凡也能成就伟大[2]。

电影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宏观上,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多省代表在紧张商议着革命道路,微观上,一场时间空间的争夺战拉开序幕。革命精神也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得以展现。革命运动有序开展,保护运动艰险激烈,革命志士中,有人为了理想和主义慷慨赴死,舍生取义,对于他们,要心怀敬佩和感恩,正是他们的无所畏惧和英勇献身,才换来如今的和平。其实革命精神体现在征战的每一环节。他们不一定是大义凛然的革命先锋,但一定是令人敬佩的英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人物的贡献和牺牲。

五、结语

电影采用了全新的历史叙事角度,在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段历史背后全然不同的故事,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宣扬。革命志士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是故事的主角,将辛亥革命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拉近到我们身边。电影以此探讨了平凡人面临社会巨大变革时所体现出的平凡力量。彼方尚有荣光在,何须悲叹少年轻。

参考文献:

[1] 陈德森.导演陈德森自述[J].电影,2009(12):56-57.

[2] 苏全有.会党元素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J].厦门大学学报,2009(2):17-19.

作者简介:王淼棣(2001—),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
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策略
如何在八年级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
以爱国情怀为主的郁达夫散文的现实意义
以爱国情怀为主的郁达夫散文的现实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