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憧憬的多彩青春

2021-12-13 09:35阮华君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预赛名次决赛

阮华君

青春、成长、未来、憧憬……中学生最感兴趣,是他们青春岁月中绕不开的话题,因此,也成为中考作文常考不衰的主题。每年中考作文命题中,这类主题的作文题目都占据了很大份额。2021中考,安徽考题最有代表性。

【真题亮相】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毕业后,你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那是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你将会拥有更多机会,面临更大挑战,获得更快成长。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讲述未来三年你在学校里一次可能的经历,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青春。

要求:(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写作助航】

很多考生反映,“这个题目不难”“挺好写”。越是容易写的题目,往往越是很难写好。考场时间有限,题目容易写,很多考生不假思索,拿过来题目就写。这样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深入思考,写得肤浅,没有深意,也難有新意;二是选材立意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写好2021年安徽中考作文题?

首先说说审题。

1.抓住关键词。

“初中毕业后,你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这句话中的“高一级学校”非常关键,它包含了高中、中职等初中以外其他各类学校。每一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是准备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还是职校等等,进行构思立意。因为个人情况不同,未来选择就读的学校不同,遇到的学习生活也会差别很大。这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命题,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写出各自不同的作文。除了这个关键点,其他关键点,如“请展开想象”“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青春”,是在告诉我们,要大胆想象。

既然是想象,自由发挥和选择余地就大多了。不妨把眼光远投,思路放开,避免总是校园、家庭——这些一般同学都能想到的方面,可以把眼光放到校园外社会上,写一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大胆一点儿,想象自己参加国际比赛,和世界政要会面,参观高科技展览,国外交换研学……都能让选材出现与众不同的新意。

此外,“你将会拥有更多机会,面临更大挑战,获得更快成长”一句提示我们,可以写青春岁月中的“机会”“挑战”“成长”的经历和感悟。

2.抓写作要求。

写作要求很多条,其中这一条最重要,“讲述未来三年你在学校里一次可能的经历”,这个要求很明白、很具体,它告诉我们只能写“一次经历”。这个要求也决定了只能写记叙文,只能写一件事。审题不严,看不到这些要求,一不留神就跑题了。这也许可以看作这道作文题设置的“陷阱”吧。除了“一次经历”这个要求,“未来三年你在学校里”也很关键。写作时,必须用适当的语句——不用很多,但必不可少,点出想象中你所在的学校。否则,呼呼啦啦写完了,压根没有提到学校,内容又很像初中校园生活,同样也是跑题了。

此外,既然题目要求“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青春”,不用说,主题应当充满正能量,要表现当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新世纪中学生个人或者团体风采,谱写新时期新一代青少年特有的青春华章。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是如何写。

因为是写记叙文,不用说,记叙的要素不能不考虑。这还不是多么难,如何安排记叙顺序,处理详略,如何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这才是最难的。

为了让文章吸引人,也为了创新,写得与众不同,依据所选材料的情况,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倒叙、插叙;可以安排明暗两条线索,直接写、间接写等。

除了这些记叙文常用的技巧,多从文章形式上创新也是必要的。比如,采用书信体、日记体、列小标题等,也能让你的作文有不少新意。

【佳作示例】

我该怎么办

安徽省明光市张八岭中学  黄加琪

大课间,班主任突然走进教室:“睡觉的同学都醒醒啊,我讲个事情,咱们学校申请到了全国数学竞赛参赛资格,数学好的同学们可以试试身手,能进入预赛,参加决赛的,只要拿到名次,就有可能保送重点学校。不指望你们能拿到什么名次,咱们班重在参与……”

话音刚落,我们13班就炸开了锅。

竞赛?现在?

6月底了,马上进入毕业班了,谁有那闲工夫?

可以保送重点学校?想得美!拿到名次,容易吗?

初赛,预赛,决赛,要过多少关?要花多少时间?

“小琪,你数学不是挺好的吗?要不试试?”我的好姐妹李芳拍了拍我的肩膀。

“算了吧,幸运之神会认识我?说不定初赛就淘汰了……”

骄阳似火,此时燥热的我,身后突然一片清凉。准确地说,是凄凉,不是清凉。原来,班主任站在我的身后。老班,我们偷偷称呼其“行走的空调”——因为,他只要往你身边一站,你的心里就会立马冰凉。“跟我到办公室来一趟。”老班悠悠地说。

完了。我的心几乎掉进了冰窟,什么事啊?低着头忐忑不安地走进办公室,准备迎接一场“春风化雨”。故事的结局永远无法预料,原来,是让我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我是数学课代表,责无旁贷。可是,我行吗?

“没事,重在参与……”

班主任说得轻巧,他心里不知道多么希望能杀进决赛,获得大奖呢!

很快 ,全国数学竞赛的初赛来临,我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加了数学高手云集的比赛。结果出乎意料,怎么也没想到,不抱希望的我竟然进入了预赛。对于预赛,班主任格外重视。因为如果预赛过了,就有希望杀入决赛,万一能拿到名次,就有可能入选保送的名额。但……预赛的时间已经是复习的白热化阶段,我实在抽不出时间了。如果一路过了预赛,进入决赛,学校会派出老师专门进行辅导,但会耽误很多备考时间……

爸爸妈妈也不赞成我废时耗力参加这个竞赛——因为能否进入决赛是个未知数,拿到名次的几率微乎其微,获得保送机会难上加难。尤其是妈妈,天天在我耳边唠叨,什么耽误工夫哇,什么做白日梦啊,睡地摸天想得高哇……真是让人抓狂!

我该怎么办?

点评:

全文事情叙述生动,想象合理,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充满趣味。尤其是结尾并没有说出自己后来的情况,而是提出问题“我该怎么办”紧扣题旨“面临更大挑战”,写出了成长过程中“多彩青春”,又能给读者深深思考,令人回味悠长。

猜你喜欢
预赛名次决赛
排名次
数读欧预赛
“抢”人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
一道预赛试题的渊源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