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策略

2021-12-14 22:54赵丽丽于建玮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话语大众

赵丽丽 于建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國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秉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坚持的时代性原则,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动实践,这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容上:理论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化

将深奥的科学理论内涵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将理论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化,这样才能使理论更接地气,使党的治国理政思想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一是加强理论自身的文本建设,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讲话和文章中引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用具体案例故事说明道理,用朴实通俗的话语凝聚共识,这些都是在将抽象的理论逻辑向更符合大众思维习惯的生活逻辑转化,堪称将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的典范。当然,内容的通俗易懂并不代表对大众的一味迎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属性、国家属性和学术属性不能因为传播的大众化而变得模糊甚至减弱,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意义表达和厚重的理论积淀。二是增强理论阐释的现实逻辑,使理论宣传更接地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人民性和实践性特质贯穿整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结合起来,指引好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化”大众和大众“化”的过程中,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这一思想武器,形成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同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仅使人民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主体、实践主体,更作为传播主体,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的坚实原动力,在“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中,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三是提高理论与群众利益需求的契合度,取得人民情感上的信任、价值观上的认同。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化,是时代的实践化,并且总是最新时代的实践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变得更加美好;人们幸福生活持续积累的具体生动事例不断传递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先进性,使这一思想被更加广泛、更加自觉地认同。这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宏大叙事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结合的结果。

形式上: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立起科学话语体系的同时也应构建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模式,将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使话语的表达形式更加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从而更好地激发大众的正向情绪,引发积极情感,产生心理认同。一是积极运用历史思维,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话语叙事的给养,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积极价值取向,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内涵上的契合点和实践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古鉴今,在民族文化自信中赢得大众的文化价值认同,并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融会贯通,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发展。二是将理性、抽象的宏观叙事转化为生动、感性的日常表达。在全媒体时代,政治话语的传播要适应大众的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运用更加感性、直观、简短的表达方式,形成内容很红、形式很潮、效果很燃的传播效果,帮助受众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话语的亲和力。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能够用来证明、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科学性、实践性的现实案例和生活故事俯仰皆是,大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小到人们幸福生活持续积累的具体生动事例,无一不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多种表现形式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将政治话语导向与个体话语中的经验事实和价值诉求相结合,增加理论的立体性与感知度,在意义延伸中扩大张力,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共情生发联想与思考,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和主动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实现“理性政治”与“感性政治”的统一。

载体上:单向宣传向舆论引导转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证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这种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体现需要构建大宣传格局,即将传统的单向宣传模式向立体高效的全媒体舆论引导转化。一是媒体深度融合,加强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通“两个舆论场”,抢占舆论引导战略制高点,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多媒体展示、多介质推送的多元化传播格局,及时准确、动态多维、全方位多层次传播,先声夺人,节点发力,创新传播形式,加大传播力度。新媒体平台积极采取分众策划、精准推送的方式争取点击率和黏性,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开发传播思想的网络文化产品,鼓励扶持民间爱国网站传播正能量。二是净化舆论生态,引领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舆情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准确研判,搭建话语监测预警平台,引领积极的舆论导向。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壮大专业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忠于党和国家的意见领袖,打造宣传理论的“网红”,特别是鼓励专家学者将视野扩展到网络,主动投身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舆论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多元思潮的统领作用,有力参与意识形态交锋,将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使人民群众达到情感上和思想上的认同,引领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巩固壮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三是理论宣教空间向日常生活空间拓展,增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导向决定了在理论宣传时需要考虑不同受众群体多样性的接受特点和要求,尊重和了解大众的差异化,将受众的身份背景、年龄特点、文化层次、思想意识、心理因素等作为选择传播途径、方式方法的基本条件,使传播更具有针对性。正式的理论学习空间和形式,如听课学习、理论研讨、座谈交流等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于受众的文化水平、职业身份等有所限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扩展到更加广阔的日常生活空间,如田间地头、社区活动、文艺演出、网红节目、网络游戏、影视作品中等,日常生活场域中的理论传播更要倾向于情感激发、心理疏导、情绪体验的沉浸式感染方式,使理论宣传更接地气,使大众在日常生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思想。■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大众化话语大众
画与理
大众偶像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