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竞技项目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别化研究

2021-12-15 08:12张红红鲁文广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8期
关键词:睁眼单脚跆拳道

卢 杰,陈 伟,张红红,鲁文广,夏 华

(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3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竞技项目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别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等网站,查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 实验法(1)实验对象:从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选取参加2017年江苏省青少年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锦标赛和2018年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青少年部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比赛前3名的运动员,运动水平较高,年龄为14~17岁,共29人,所有运动员均提前填写实验知情同意书,运动员均无先天性疾病(视觉障碍,聋哑,痴呆,前庭功能障碍,精神异常)。(2)实验方法: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及平衡分析仪在身体机能评定实验室进行测试,在墙壁做一视觉标记,高约1.70m,目的让受试者在做睁眼平衡测试时便于定位。受试者双手叉腰,眼睛直视正前方,在Footscan平衡感应板上分别进行双脚睁眼站立、双脚闭眼站立、单脚睁眼站立和单脚闭眼站立4种状态测试,每种状态测试10s。Footscan足底压力及平衡分析仪分别记录4种状态下X轴偏移长度(mm)、Y轴偏移长度(mm)、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轨迹长度(mm)和包络面积(mm2)等指标。

1.2.3 数理统计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静态平衡测试数据,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项目之间的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重竞技项目运动员4种站立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竞技项目运动员4种站立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表1所示,受试者双脚睁眼站立和双脚闭眼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单脚睁眼和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低于双脚睁眼站立和双脚闭眼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表现为单脚睁眼和单脚闭眼站立的COP轨迹长度和包络面积数值显著增大;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低于单脚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表现为单脚闭眼站立的COP轨迹长度和包络面积数值显著增高。全体运动员4种站立状态下的X轴左右偏移长度或Y轴前后偏移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双脚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由表2可知,5个项目运动员双脚睁眼站立时X轴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举重队相比,跆拳道和拳击队运动员Y轴偏移长度显著降低;跆拳道队运动员Y轴偏移长度显著低于摔跤队运动员。跆拳道、拳击队运动员压力中心轨迹长度显著低于摔跤和举重队运动员;柔道队运动员压力中心轨迹长度显著低于摔跤队运动员。

表2 双脚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 N=29

2.3 双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如表3所示,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X轴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拳击队运动员Y轴偏移长度显著小于举重队运动员。与举重队比较,跆拳道、拳击队运动员压力中心轨迹长度明显降低;摔跤项目运动员压力中心轨迹长度显著长于跆拳道和拳击项目运动员;摔跤、举重和柔道队之间压力中心轨迹长度无显著差异。

表3 双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 N=29

2.4 单脚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表4所示,与举重队相比,柔道队运动员X轴偏移长度显著增高;与摔跤队相比,跆拳道和柔道队运动员Y轴偏移长度显著降低;各个运动项目压力中心轨迹长度和包络面积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单脚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 N=29

2.5 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表5显示,和柔道队相比,举重和拳击队运动员X轴偏移长度显著降低;各运动队Y轴偏移长度,压力中心轨迹长度和包络面积指标之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 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 N=29

3 讨 论

郭丽敏等研究发现静态平衡主要受3种信息输入系统的影响:前庭反馈系统(55. 6%),本体感觉反馈系统(34.0%)和视觉反馈系统(17. 3%)。前庭反馈系统的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主要受直线加速和旋转变速运动的影响,冷热温度刺激对前庭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整体上看,重竞技项目全体运动员在4种站立状态下未受过冷热刺激,未发生过头部旋转运动,且全体运动员4种站立状态下的X轴左右偏移长度或Y轴前后偏移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4种静态平衡站立测试期间,前庭反馈系统始终恒定,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主要考虑本体感觉和视觉反馈系统的影响。

本文研究发现(表1),重竞技项目全体运动员的双脚睁眼站立和双脚闭眼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本体感觉反馈恒定且在未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连续视觉的反馈对于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影响很小。然而,将双脚支撑均换成单脚支撑后,睁眼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显著高于闭眼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说明在踝关节周围肌肉和跟腱感受器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连续的视觉反馈对于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影响显著。同时,在睁眼的情况下,将重竞技项目运动员双脚站立变为单脚站立后,其轨迹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升高,说明连续视觉反馈恒定的情况下,本体感受反馈系统对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明显。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本体感受反馈系统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大于视觉反馈系统的影响。章琴等也做过相似的探究实验,其使用WBB测力板和姿态模块对人体静态平衡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与视觉相比,本体感觉对人体姿势稳定性影响更大。本文研究结果与章琴和郭丽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重竞技项目虽然被归为一个大项,但其中各个项目在运动技术和体能要求上也不尽相同。运动员在进行竞技比赛和训练中,需要对身体进行静态或者动态的控制,静态和动态平衡或多或少应用到重竞技各项目中。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双脚睁眼站立还是双脚闭眼站立,拳击和跆拳道队运动员均比举重和摔跤队运动员表现出更加优秀的静态平衡能力,主要体现为压力中心轨迹长度的缩短(表2,表3)。视觉对重竞技项目运动员双脚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甚微,在双脚站立时,踝关节周围肌群在维持平衡方面作用最为显著,其中腓肠肌在姿势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膝关节和髋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跆拳道和拳击队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表现优异可能和项目的竞技特点以及训练方式有关。跆拳道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竞赛中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踢击技术,例如,跳、横踢,这些动作可以极大地刺激足踝部周围的感觉感受器,这样可能会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利用这些刺激信息来产生适当的平衡反应。拥有良好的下肢力量是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在比赛中,需要不断进行攻防转换,身体配合巧妙的移动,拳击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时刻在转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步法完成竞赛,这些因素可能也是拳击运动员平衡能力提高的关键。

在单脚睁眼站立状态下,跆拳道队Y轴偏移长度小于摔跤队(表4),表明跆拳道队员在控制身体Y轴前后偏移方面优于摔跤队员。运动员单脚闭眼站立时,拳击队X轴偏移长度小于柔道队(表5),表明拳击队员控制身体左右方向的静态平衡能力优于柔道队员。值得一提的是,在单脚睁眼和单脚闭眼状态下,举重队员静态平衡能力均优于柔道队员,表现为X轴左右偏移距离的缩短(表4、表5)。本文研究发现视觉对重竞技项目运动员单脚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也是在本体感觉反馈系统受到挑战时发生的。从踝关节周围本体感觉的角度考虑,踝跖屈肌既可调节身体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稳定性(Y轴稳定性),也可以维持身体左右方向的平衡(X轴稳定性)。这提示,在单脚睁眼和单脚闭眼站立状态下,跆拳道、拳击和举重队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表现优异可能和优势脚的踝跖屈肌肌力大小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在双脚睁眼和双脚闭眼站立状态下,相比举重和摔跤队,跆拳道和拳击队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更加优异;在单脚睁眼站立状态下,跆拳道队静态平衡能力强于摔跤队;在单脚闭眼站立状态下,拳击队静态平衡能力强于柔道队。这也提示在重竞技项目优秀青少年训练中,拳击队教练员可以适当加强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训练,同样,跆拳道队也需要加强静态平衡能力的练习,以满足该项目的需求。

猜你喜欢
睁眼单脚跆拳道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单脚立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谁跳得远
“单脚捉人”大玩家
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