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流失归因及危机预警处理

2021-12-15 08:12李智鹏宋文利朱玉龙张丽敏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黑龙江省冰雪

李智鹏,宋文利,朱玉龙,张丽敏

(1. 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3.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夏季体育项目相比,我国冬季体育项目发展存在地域性的差异,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极不均衡。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冰雪体育发展大省,受自然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其冰雪体育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培养了众多冰雪专业人才。随着全国冰雪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地区对冰雪专业人才的争夺越演越烈,黑龙江省已然成为全国各地冰雪专业人才竞争的主要目标。然而,目前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的流失已成为影响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持续发展最为紧迫的问题,不仅限制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的引入带来了巨大危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流失归因及危机预警处理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论文数据库、黑龙江省图书馆查阅相关冰雪专业人才的文献资料,掌握和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的现状,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类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并做分类整理与综合。

1.2.2 专家访谈法针对本文研究内容对黑龙江省冰雪专家进行访谈,使本文的撰写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冰雪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2.1.1 冰雪竞技人才不足冰雪竞技体育人才是冬奥会舞台上的“主演”,主要包括各类冬季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技术官员等。我国冬季项目发展较晚,除了女子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自由式空中技巧项目外,其他项目与国际仍存在一定差距。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许多项目不得不从零做起,从其他夏季或冬季项目中选拔运动员,组建国家队。

由于我国冬季项目发展较缓慢,与国际交流较少,限制了我国冬季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和技术官员队伍的发展。导致我国冬季项目专业人数较少,参加世界大赛的经验严重不足,整体竞技能力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1为第16届至第22届冬奥会中国代表队奖牌数。

表1 第16届至第22届冬奥会中国代表队成绩一览表

2.1.2 冰雪专业技师的不足随着冰雪运动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滑雪场馆达到738座,滑冰场馆数量达到334家,较2017年统计的滑雪场馆703座,滑冰场馆259家,同比增加11.43%。西南、中南地区等地崛起一批优质滑雪场地,华东华北地区滑冰场馆引领全国,从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2年我国滑冰场馆数量不少于65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如此多的冰雪场馆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冰雪专业技师,如制冰师、浇冰车司机、造雪师、压雪车司机、索道维护师、U池修槽技师等,因此预计每年需要增加专业技师3 500人左右。许多冰雪场馆的器材如压雪车、缆车、造雪机等,都是国外进口设备,对器材的使用和维护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因此冰雪场馆建设与维护对技师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冰雪技师很难满足场馆的需求。

2.1.3 冰雪运动指导人才不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运动繁荣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测算,北京冬奥会大约需要80 000名冰雪专业人才,其中冰雪运动指导员在冰雪体育运动中扮演着“体育教师”的重要角色,需要教会初学者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还要宣传、介绍这项运动,激发其学习兴趣。然而国内的冰雪运动指导员成员混杂,有退役运动员、体育院校毕业生及社会培训人员。这些指导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绝大多数冰雪运动指导员停留在初级指导员的水平,甚至仍有一部分不具备从业资格。

2.2 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短缺现状

2.2.1 高校培养冰雪专业人才乏力目前黑龙江省仅有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和黑龙江冰雪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校培养冰雪专业本科生及少部分研究生。每年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比约为1:40,因此冰雪专业的毕业生从根本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根据黑龙江省多处调查结果显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来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留着黑龙江省就业,纷纷奔向华北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北冰南展,东进西阔”战略,南方沿海城市纷纷加大对冰雪运动的投入,北京、深圳、杭州、甚至香港和澳门等城市都拥有了室内冰、雪场,吸引了更多冰雪专业学生及社会人才的积极加入,为冰雪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黑龙江冰雪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

2.2.2 冰雪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黑龙江省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落到实处的重点地区。从黑龙江省冰雪运动的发展来看,参与冰雪运动的青少年逐年增多,各冰雪运动场所配置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日俱增,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和体育院校培养的冰雪专业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中小型雪场,室内、室外冰场日益增多,导致黑龙江省内人才流动较频繁。此外,华北和南方冰雪项目的快速崛起,强烈吸引了黑龙江省等东北冰雪专业人才的关注,进一步促进了人才的流动。

2.2.3 冰雪竞技人才流失严重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冰上注册运动员7 556人,黑龙江注册运动员3 950人(包含黑龙江籍及在黑龙江注册运动员),黑龙江的冰上运动员占全国的52.27%。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黑龙江省代表队共获得金牌48枚,占金牌总数的49%,实力超众。自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来,各省竞争激烈,常出现恶意竞争现象,如利用重金挖掘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跳槽。黑龙江是重灾区,已经成为外省头号争夺目标,这些现象导致黑龙江省许多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大量流失,对黑龙江省的冰雪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2.2.4 缺乏稳定的工作环境冰雪专业人才的工作环境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较明显,工作缺乏稳定和保障。黑龙江省每年有4~6个月的冰雪期,地区越北冰雪期越长。对于冰雪专业工作者而言,每年将会有长达6~8个月的“失业期”。然而,保证冰雪专业工作者在非冰雪期获得工作,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导致部分冰雪工作者缺乏应有的主人翁态度和积极认真的干劲。随着华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室内冰场、室内雪场的建立,为冰雪工作者提供了全天候的工作环境,同样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与黑龙江省“半年忙、半年闲”的工作环境相比,南方的工作条件显然更具有竞争力。

2.3 影响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流失因素及分析

2.3.1 自然经济环境因素黑龙江省地处北方,从自然环境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冬天最低气温在-30°以下,夏天最高气温在30°以上,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全年气候不佳,冬季寒冷且漫长,自然条件较差。从经济环境看,与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状况相比,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较落后,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增速的成绩都不理想。根据国家大数据整理的城市吸引力了解,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的吸引力排名靠后,情况并不乐观。经济条件是留住人才的第一要素,与外省相比,黑龙江省存在较大的劣势。

2.3.2 高校人才培养因素群众逐渐提高的参与冰雪运动的意识,为冰雪经济和冰雪体育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冰雪文化娱乐旅游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冰雪经济市场对冰雪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据资料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开设冰雪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其人才培养方案几近相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缺少复合型冰雪专业人才的特色。在冰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对冰雪专业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力度较小,学生毕业后盲目跟从社会潮流选择去北上广或新一线城市就业,常会忽视黑龙江省这样冰雪资源丰富的省份。

2.3.3 竞技人才培养因素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冰雪竞技体育人才是核心。黑龙江省开展冰雪运动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后备人才基础,曾为国家输送过杨杨、王蒙、申雪、赵宏博、武大靖等优秀运动员。但黑龙江省的教练员和技术官员大多数是运动员退役后继续从事本专业,虽然其在专项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但学习能力略显不足。缺少国际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训练水平。

2.3.4 薪资待遇因素自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国际大型比赛在黑龙江省举办以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的待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各单位、各部门对此重视程度仍不够,保障力度欠缺,薪资待遇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表2为国部分城市冰雪专业人才薪资标准。

表2 全国部分城市冰雪专业人才薪资标准

2.4 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流失危机预警处理

2.4.1 政府方面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冰雪产业的投入力度,搭建国际化舞台。以国际标准为参考,争做国内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的引领者,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优秀冰雪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沃土。其次,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冰雪专业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及专项培养资金政策。通过提高薪资、社会保险、落户政策等一系列物质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冰雪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在黑龙江省落户扎根,安心地为黑龙江省冰雪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4.2 企业方面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冰雪专业人才管理机制和发展规划。冰雪企业应根据岗位需要制定相应的冰雪专业人才职业发展方向和技能标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相结合,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融合,培养主人翁意识,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增强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努力提高冰雪专业人才工作的满意度,为其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首先,企业要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保障制度,体现公平正义。其次,企业要定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改善,加强内部凝聚力,让行业环境逐步变好,增强从业人员的信心。最后,企业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对外交流,与世界接轨,更新思想,不断提高人才的业务能力,培养高精尖的冰雪专业人才。

2.4.3 高校方面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重新制订冰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指导能力,毕业后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温床,为实习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师资力量。高校应当鼓励不同冰雪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化针对性的训练,以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拓宽冰雪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为优秀的冰雪专业教师提供去国外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在深造后为学生带来更好的经验以及更广阔的知识。此外高校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国际权威人士与其他高等院校专家在校进行专题讲座等,使学生可近距离与专家交流学习。

3 结论与建议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冰雪运动大省,为我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的流失较严重,重点表现在高校冰雪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市场供需脱节与矛盾化、优秀冰雪专业人才缺乏进一步提升空间等方面。同时自然环境的劣势、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薪资待遇不高、缺乏稳定的社会地位、冰雪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等因素都造成了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因此,黑龙江省必须重视冰雪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政府、企业、高校应形成合力,构建更完善的冰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市场准入管理机制,激励保障制度,有效改善黑龙江省冰雪专业人才工作环境,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物质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提升冰雪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黑龙江省冰雪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黑龙江省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冰雪幽默来袭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