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15 08:12崔冬雪赵玉莲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8期
关键词:核心体系目标

王 鑫,崔冬雪,赵玉莲

(1. 邯郸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邯郸 056046;2. 河北师范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3.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幼儿体育活动目标反映了幼儿的需求,目标引领内容,只有建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功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5个领域描绘出幼儿学习发展方向,比较全面地说明了各阶段幼儿应达到的目标,但目前的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无法迎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需要,对运动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缺乏认识,没有从幼儿体育课程的角度建构目标体系。因此,本文结合《指南》,探究核心素养下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

1 3~6岁幼儿核心素养概述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共分为3大方面、6个维度、18个基本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能力和品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内核。

目前,我国对“幼儿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我国已经有学者对幼儿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李季湄(2016)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指出,《指南》中的5个领域目标与具体要求涵盖了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6个维度、18个基本点,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的具体体现。核心素养和幼儿教育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幼儿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为未来的幼儿体育指明了方向。

1.1 幼儿阶段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处于人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发展核心素养必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教育要以教育规律为前提,遵循社会发展和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幼儿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

1.2 幼儿体育中核心素养的特征

幼儿体育中的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幼儿体育活动锻炼,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必备能力,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时,需要以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强幼儿体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重建幼儿体育学科教育。

幼儿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发展幼儿的体质、学习技能等,同时可以培养幼儿数学、语言、艺术等学科领域的能力,而《指南》中5个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又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的具体化体现,因此,幼儿体育活动可以间接地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如图1所示。同时,幼儿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掘体育的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育人价值。因此,核心素养理应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图1 幼儿体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图

2 核心素养下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

在构建幼儿体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虽然体育可以发展其他学科的能力素养,但并代表体育活动就可以代替其他学科的功能,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有些能力并非体育直接培养的,鉴于这种情况,在制定目标时这类能力则不作为体育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制定幼儿体育活动目标时,首先应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功能进行筛选,确定体育学科所能发展的目标并充分挖掘潜在目标。将核心素养的6大维度作为价值取向。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3个阶段做出不同维度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即总目标、学年目标、具体目标,整体设计思路从整到分,层层递进进行构建。

2.1 幼儿体育活动总目标

在设计总目标时,考虑到其总领的作用,又考虑到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总目标,将核心素养6个维度作为总目标价值取向和统领。总目标为:(1)人文底蕴。通过幼儿体育活动的学习,使幼儿在懂得幼儿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幼儿尊重他人以及感知、欣赏、表达身体运动美的能力。(2)科学精神。通过幼儿体育活动的体验,使幼儿能尊重事实、独立思考,培养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探究活动中各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学习。通过幼儿体育活动的学习,借助数字化信息,使幼儿感知活动的空间变化,激发幼儿人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培养幼儿善于总结经验的意识。(4)健康生活。在幼儿体育活动中,使幼儿有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和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幼儿运动中自我情绪控制管理能力。(5)责任担当。通过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使幼儿与同伴能和平友好地相处,提高幼儿的角色行为表现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幼儿个人、集体的归属感。(6)实践创新。通过幼儿体育活动的多种变化,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实践环境,增强幼儿在实践中的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并感知劳动带来的乐趣,利用掌握的操作技能,培养幼儿创新的表现力和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行动力。

图2 我国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理论框架

2.2 幼儿体育活动各阶段学年目标构建

总目标是幼儿时期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但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又应该有相应的阶段目标,3个阶段的目标都是在前一个基础上递增的。因此,根据幼儿学习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阶段目标要求呈现一个递进的趋势。幼儿体育活动学年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体育活动学年目标

2.3 幼儿体育活动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最终层级,也是核心素养在目标体系中最深层次的渗透。幼儿体育教师通过检验幼儿在各个方面是否达到此阶段所应达到各种素养,使幼儿向着全面发展的人健康成长,为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制定目标的最终归宿是目标的达成,一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即目标的落脚点,否则制定的目标只能称之为空中楼阁,缺少实质性的价值。本文研究目标的落脚点最终是在《指南》对幼儿各方面的要求上,从而为实现核心素养最高层目标奠定根基。

例如,人文底蕴下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与《指南》相对应,可得到5~6岁的幼儿通过体育活动的学习后应达成的具体行为目标为:(1)不打断别人讲话,采用适当语言和语气,积极主动回应或讲话;(2)喜欢听游戏的故事情节并与他人谈论相关内容;(3)能根据游戏故事情节猜想故事发展、或续编、创编情节并说出看法;初步感受语言的美;(4)主动与他人讨论问题,在众人面前敢于说话,并能连贯有序、清楚生动地讲述事情;(5)礼貌交往,关心他人情绪并帮助,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为大家服务的人,接纳尊重与自己习惯不同的人;(6)欣赏感受人体运动的美,并能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还能与他人分享对运动美的体验。

其他核心素养也应按照上述思路进行设计,最终完成具体目标框架的构建。各目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密切的联系。在设计好具体目标后,应该对每一层的目标进行科学性论证,运用“测评问卷”方式加以验证,这一步应该进入整个目标体系设计中。形成在核心素养下构建的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完整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应该注意到,这些目标是站在幼儿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下所设计的“目标”,并非活动“标准”,以上目标体系的构建是指引行动的方向,视角是未来,并不是当前幼儿必须达到的“标杆”。

3 结 语

通过核心素养与《指南》的结合,以核心素养6大维度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价值取向,结合不同阶段幼儿身心特点,本文构建出基于核心素养下3~6岁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以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选择。

猜你喜欢
核心体系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