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维度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创新与策略研究

2021-12-15 01:22李瑶钿
科教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路径创新立德树人

李瑶钿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对此高职院校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外部因素的影响,二是高职院校艺术氛围相对比较薄弱,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对于挑战,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应对。这对高职学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科学有效的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这是对艺术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促进艺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源头。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2.003

Research on Path Innovation and Strategy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mensio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LI Yaodian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For thi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First,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second, the artistic atmosphe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art and cultur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actively respond. Thi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and puts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o carry out public ar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ru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public art education curriculum,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for the reform of art education, but also the source of pow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words establish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blic art education; path innovation

1.立德树人维度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相关概述

1.1公共艺术教育

是指高职院校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的一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话剧等多种课程,其通过理论教学或者实践活动进行教育,以此陶冶人的艺术情操、滋润人的心灵、创新人的思想、更新人的认知,以此培养大學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最终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

1.2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也称为“立德树人”理念,该理念是“立德”和“树人”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后期的实践、融合中形成的。由此可见,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对此,现代教育需要将树人和人才培养进行结合,将其归纳为一体,以德来实现立,以树来立人,立指培养、实践,树也指培养、塑造。立德的主要目标是树人,树人通过立德实现,由此可见,两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因此需要把握树和德的方向,注重两者的践行。当前,立德具体来说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加强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美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树人具体指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这两者既在理论上互通,又在实践上相互促进。[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相关研究

2.1.1体现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

艺术的各种形式很多,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都会带有时代发展的特色,因此艺术育人是一个长期却有效的教育方式。雕塑、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可以代替语言让人们感受不同的情感。好的审美方式更好接受艺术育人,因此许多学校近些年来十分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将学生艺术修养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德育素质和艺术素养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来说更加完善。

3.1.2从德育目标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

其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就是:“美是道德的亲姊妹”。“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 ” 通过调查、问卷和教育试验等方式了解德育对象对德育目标的认知程度、感应程度和德育信念在他们身上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等相关数据。苏联教育学家别林斯基在很多著述中都对德育实现途径有过经典的论断,为全世界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从立德树人及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

李岩(2014)针对高校 “立德树人”的首位工作梳理了“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孙根华(2015)认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培养,其对高职院校藝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了依据。刘国辉(2010)高职艺术教育可以深入素质教育理念,艺术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才可以培养一批品质合格的人才。

2.2.2 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功能与特征的角度

相关的教育人士表示艺术教育学生应该全面普及,落实到每个学生,只针对专门的学习艺术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全面的普及。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于多数高校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因为首先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下发的措施本来就不够完善,再加上学生对此观念的认识也不够完全,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比艺术教育重要得多。邵晶、许志丹(2014)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剖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敦促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于合理化、有效化,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3 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施技文、曲士英(2017)高职德育和美育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教育内容具有融合性,教学方法具有相似性,这些特点促使两者融合具有章迹可循。刘英丽(2015)阐述了艺术教育价值和学生德育品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且王洁(2011)也指出德育的实现离不开美育,美育可以优化德育教育途径,以此发挥德育价值。

2.2.4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层面

曲建武、孙振琳(2016)提出,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品质,丰富大学生精神内涵,促使大学生们理解并自觉践行传统文化对当前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要主动积极的承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重任。高昌苗 (2014)指出: 高校艺术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2]

2.3研究意义及研究作用

2.3.1研究意义

高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和德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开展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过程。

2.3.2研究作用

第一, 有利于进一步厘清高职人才培养中德育目标与美育实施之间内在关系,特别是从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三个层面来解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施机制,从而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第二,有利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本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线,围绕高职人才培养中德育目标这一中心主题,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完善艺术素质教育教育的体系,这既是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上的必要探讨,也是对高职学生树立“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等一切美德”的培育实践中的有益探索。[3]

2.4立德树人维度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创新

2.4.1更新理念,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先机,高职院校在进行公共艺术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也需要从艺术素养、价值观等精神层面来培养人才。对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而言,学校要善于利用已有的艺术教育传统和经验,将职业技术教育和艺术人文精神进行结合。以此实现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为公共艺术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2.4.2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高职教育特点,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利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平台,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以此提高公共艺术教学水平,实现其德育功能,真正做到核心价值观于高职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及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目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对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弱化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4]

2.4.3建立高职院校协同机制和教育教学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跳出单纯的“就德育论德育、就艺术教育论艺术、就文化建设论文化”等圈口,从宏观层面上,建立一种新的全面的贯彻包含大学生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一切美德教育的协同机制。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将“公共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人文基础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整合起来,发挥出“1+1﹥2”的功效。

2.4.4 加强校园管理,有效发挥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在探索公用艺术教育教育新路径时,需要发挥人力资源作用,通过宏观管理,确保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全面开展。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横向和纵向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规划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以此组织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并设立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机构、人员、资金、管理等联动机制,有效发挥学校人力资源作用,最终多层次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5]

2.5立德树人维度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2.5.1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创建一体两翼式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将“音乐鉴赏”、“舞蹈鉴赏”“艺术导论”“舞蹈形体与表演”“礼仪基础与应用”“合唱艺术与指挥”“乐器编配与演奏”等公共艺术课程为一翼。为学生创建多样化的才艺表演机会和平台,不断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空间,增强学生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5.2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高职院校想要深入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要求,就需要有效发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这一主要渠道的育人作用,在贯彻教育任务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根据党中央教育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面向课堂、学生完成素质教育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教学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第一,根据艺术发展方向更新教学内容。新时代育人理念的更新对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念进行教学。对此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认知范围,让学生们把握更多的艺术形式。第二,根据教学整体规划构建新型公共艺术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从公共艺术课程中深挖德育、美育内涵,探索公共艺术课程资源本身的德育功能,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大众审美、大众艺术,积极解决学生们的审美不足,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生职业规划需求,将公共艺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专业进行融合,促使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步进行,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能力。第三,注重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不需要盲目追求全面性,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学校可以将美育和音乐课程、美育和艺术修养进行结合编写教材,凸显教材的职业性、艺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并围绕职业需求和艺术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发展要求进行教材设计、教材编写,注重彰显文化和艺术的共性特点,促使学生们领域不同的社会风气和艺术魅力。[6]

3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寻求新的路径和相应的策略来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妥善解决价值观、核心素养、艺术实践培养不到位的问题,根据地方课程标准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理念上、人才培养目标上、教育机制上、人才管理上创新教学路径,以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题:立德树人维度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创新与策略研究 编号XJK18CTW010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2012)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 吕康清.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路径及实践探析[J].陕西教育,2016.

[3] 沈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5(5).

[4] 苗冬青.艺术教育: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途径[J].科教文汇,2016.

[5] 雷雪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创新——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J]宿州学院学报,2015.

[6] 邹琳琳.論艺术教育的开展途径及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4.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路径创新立德树人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