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现有英语课本的阅读量是有限的。教师和家长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阅读对提高少年儿童英语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深远影响。分级阅读有利于对少年儿童英语阅读素养水平的提高。
一、开展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意义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中的要求
①能认读所学词语。 ②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③能够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 ④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⑤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⑥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
(二)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推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6~8岁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为具体的、可直接感知的,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想象力丰富。读物不宜过于抽象或复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家庭、动植物等主题。我们通常采用分享阅读、亲子阅读、固定时间阅读、读后画图或表演、选择感兴趣的读物、控制阅读时长、提供语音输入。
8~10岁的小学中年级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够逐步区分主要和次要的东西,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但仍然离不开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支持。读物内容可以超出其日常生活的范围,可以涉及简单的抽象概念,可以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如冒险故事、季节和天气、计划和安排等。我们通常采用亲子共读、定期阅读、独立阅读、分享阅读、同伴阅读。
10~12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全面发展,逐渐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能够进行初步的辩证思维,但还未形成系统的辩证思维结构。提供现实生活故事、科普故事、实用文章、简单的传记和诗歌等读物,培养勇气、同理心和责任心等品格的读物。我们要提供适当的阅读方法指导和环境条件。
(三)總结分级读物特征,提供适切的阅读材料
二级读物特征:总词汇量:全文约45~100个单词,平均70个左右。词汇特点:以高频词汇为主,双音节单词数量增多。动词词尾出现简单的词形变换(如-ing)。单词拼写简单,多数符合拼写规则。句型特点:句子由3~6个单词组成,有些句尾增加介词短语,句型重复率高。句子数量:一般每页有1~3个句子。文体类型:童话故事、现实生活故事、传统故事等故事类文体;描写实物的非故事类文体。主题特征:与读者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如家庭、动植物等),以及有利于培养读者积极心态、良好习惯和品质的主题(如分享、互助、与人沟通等)。内容特征:内容具体、浅显。人物特征:任务类型和性格简单。情节特征:故事由若干个情节组成,情节简单,容易预测。写作手法:以描述为主,通常按照事物或故事的发展顺序呈现信息。呈现形式:图画书等。插图特点:丰富、清晰,读者通过看插图能基本了解文本含义。
(四)建构阅读指导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阅读,学生体验阅读的过程,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有利于学生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健康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发展又会促进阅读品格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一个有利于阅读素养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
何为阅读能力、阅读品格、阅读素养?阅读能力:泛指阅读所需的能力。根据朴素阅读观,我们可以从解码能力(如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等)和阅读理解能力(如阅读技巧与策略、语言知识等)两方面来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品格:主要包含阅读习惯(如阅读量、阅读频率)和阅读体验(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动机和自我评估)。
阅读素养:源自英文reading literacy的翻译。英文中literacy原指“读写能力”或“受过教育”,不仅包含“阅读”的概念,还涉及个体和社会群体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中需具备的信念、态度和习惯。
阅读素养是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的综合体现。
三、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有偏颇
1.不了解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由于考试的反拨作用,现有小学英语教学依然充斥着语言知识的直接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机械练习的现象,老师费尽心思让这些灌输和练习看起来更有趣、更有教育性,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阅读活动的发生,阻碍了英语阅读对学生整体和长期发展的积极影响。
2.对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认识片面
现有小学阅读教学侧重解码能力的培养,目标陈述围绕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重视英语词汇和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却较为生硬,忽视了阅读素养的其他要素,尤其是阅读品格的培养。
3.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把握不准
一方面,教师对英语阅读素养具体内涵和构成要素是认识片面或不足,导致他们在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时主要围绕语言知识、理解能力、阅读量等几个维度,忽视了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和策略、阅读习惯和体验等同等重要的维度。另一方面,教师对有效评价模式的认识不足,影响了阅读材料与学生水平的匹配效果和教学的适切设计。
(二)阅读材料匮乏
1.常规教材具有局限性
现有小学英语教材无法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教材内容主要以对话和语言知识为导向的短文为主,缺少鲜活生动的阅读材料,无法提供完整的阅读体验,很难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活动或阅读教学。教材的阅读量也少,无法提供充足的输入来培养扎实的阅读能力和支撑阅读能力持续发展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
2.引进材料不完全符合我国学生特点
这些绘本的受众是英美国家的母语读者,蕴含了很多显性和隐性的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我国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原版绘本很难同时满足学生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需求。
3.分级绘本不成体系
现有绘本以故事类为主,科普绘本较少,不能满足阅读的多重目的,影响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相互迁移和推进。分级绘本使用不同分级体系,未形成統一的级别标志,未形成完整的阅读生态。
4.阅读材料缺乏阅读指导和教学支持
一是缺少针对家长的阅读指导,家长不知如何选择适切的绘本,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支持,很少有绘本配有教师用书和相应的活动手册,教师在选择绘本和开展教学时感到无从下手。
(三)教学方法缺失
1.教学方法的选择理据不足
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各要素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然而,很少有教师能做到这一点。
2.教学目标不清晰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模糊的教学目标无法引导详尽的教学过程设计,进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活动流于表面
一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两张皮,活动设计趋于模式化和表层化。二是活动之间缺乏逻辑性,知识与技能教学割裂,输入与输出脱节。三是忽视为学生搭建语言发展和知识结构的支架,忽视主题意义,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贴标签,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体验缺失
1.缺少阅读思维
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没有机会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很难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课堂上充斥着热闹的一问一答,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努力分析教师的期待,说出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
2.很少独立阅读
独立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独立阅读是他们了解绘本结构、巩固语言知识、练习阅读技能、养成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很少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尤其是独立默读的时间,阅读体验不完整。
3.缺乏对阅读的内部动机
学生进行阅读通常是为了语言知识而阅读,为了完成教学活动,甚至只是为了教师准备的奖品而阅读,脱离了阅读的本质。外部动机固然重要,但教师仍需要将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让学生阅读且“悦读”。
四、小学教材与分级阅读读本的差异比较
(一)篇章布局
小学英语教材主要以英文对话和短文为主,不包含完整的书本信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概念。分级绘本独立成书,具备书本信息,能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体验。
(二)内容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呈现的内容更具有系统性,但语言内容空洞、脱离真实情境、语言输入的品质存在一定问题。绘本内容丰富,富有情境,语言鲜活,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空间,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英语绘本通常以分级阅读的形式出版,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和语言发展规律,有机融合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需求,是对英语教材的有效补充。
五、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图片环游
图片环游的教学过程比较近似于真实的亲子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分享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故事、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其步骤是:热身引入→文本概念→图片环游→总结评论→默读&朗读→交流表达。
(二)拼图阅读
拼图阅读的教学方式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绘本学习基础之后,熟悉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时采用。一般是合作学习。
第一次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困难或问题的能力,确保信息获取和语言学习的落实。第二次阅读,通过思维导图任务,帮助学生梳理,整合信息。并通过小组活动和全班交流,促进语言内化。板书上的思维导图呈现主要信息,培养学生们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内化语言。第三次阅读,继续巩固语言,进一步发展批判思维的能力,比较异同,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读和说的结合。
(三)持续默读
每个学生必须不出声地读。教师可以强调对持续默读的严肃态度。教师也要默读,为学生做榜样,以身作则。学生自主选择一本书,中途不可更换以防分心。不需要学生任何形式的读书报告,否则会增加学生压力而对默读抵触。在全班或群体中进行,利用集体约束力,创造集体阅读环境。
(四)阅读圈
阅读圈,又称文学圈,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方式。我们教学中一般采用Bookworms Club Bronze:Stories Reading Circles阅读圈的方式,其目标要求学生read-think-connect-ask-connect,边读边思考,问问题,比较文化并联系生活实际。其方式是一组同学阅读同一个故事,每个人负责一项工作,有目的地读并与组内同学讨论、分享。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发挥英语阅读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学。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和大量的课外阅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 。
(作者单位:四川省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 6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