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与东盟怎么啦?

2021-12-16 07:50孔鹏
世界知识 2021年22期
关键词:特使缺席缅甸

孔鹏

10月26日至28日,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线上召开。东盟峰会通常于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上半年的第38届峰会推迟,与第39届峰会一并举行,属于特殊时期的非常规安排。然而,更让外界惊讶的是,作为东盟正式成员国的缅甸,没有派代表出席会议。这是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后首次缺席东盟峰会,缅甸和东盟之间发生了什么?

动荡与争议 众所周知,今年2月1日以来缅甸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动。缅甸国防军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依据现行宪法接管政权,军队总司令敏昂莱大将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随后,缅甸当局宣布废除2020年大选结果,启动对前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领导人杜昂山素季、前总统吴温敏等人的司法审判。

为调解缅甸政治危机,东盟于今年4月24日召开特别峰会,缅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到会与其他成员国首脑会晤,达成“五点共识”。但在落实过程中陷入僵局,东盟缅甸问题特使希望能与杜昂山素季等被扣押的民盟领导人见面,遭到拒绝,致使东盟特使自今年8月4日被任命后,迟迟未能赴缅开展斡旋。

10月15日,东盟峰会前夕,东盟成员国外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邀请敏昂莱大将出席峰会,而是邀请一位“非政治人士”参加。对此,缅甸當局采取行动,试图有所转圜。10月18日,缅甸宣布赦免5600名今年2月1日以来的被捕人员;10月24日,缅甸官媒刊登了敏昂莱大将致第76届“联合国日”的贺信,承诺在现行宪法框架下,努力恢复国内和平与稳定。但东盟并未收回决定,最终东盟峰会有史以来首次出现“10-1”(十个成员国缺一国)的尴尬一幕。

不同的解读 围绕不邀请敏昂莱大将参会和缅甸缺席峰会,当事方和外界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缅甸强调,不参加峰会是因为东盟强行降低了缅甸参会人选的级别,而且相关决定在没有取得完全共识的情况下做出,违背了东盟“协商一致”的原则。同时,缅甸当局还指责,部分东盟成员国受到美国和欧盟的挑唆煽动。

东盟成员国则立场存异,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的态度比较强硬,马外长赛夫丁在峰会前就公开表示,如果缅甸国内局势没有发生变化,马方不希望缅甸军队领导人敏昂莱出席东盟峰会;其他东盟成员国的表态有所节制,明年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缅甸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责任不在东盟。大多数西方媒体和缅甸反对派则对东盟的决定表示欢迎。另外,也有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东盟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此次的行动“极为罕见和大胆”,担心缅甸问题会破坏东盟内部团结,造成分裂。

挑战还是机会 10月26日发表的东盟峰会主席声明最后强调指出,将在缅甸问题上寻求“遵守不干涉原则与坚持法治、善治、民主和宪政原则的适度平衡”,希望缅甸当局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改善国内局势,回应东盟关切,维护共同利益。

但对缅甸军方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的缔造者和监护者,并不会轻易服软,面对国际压力,缅军领导人更是不愿示弱。今年3月,缅甸军方领导人在面对联合国秘书长缅甸问题特使的警告时,回应称“缅甸不惧怕国际制裁和孤立”。这次缺席东盟峰会,也是借机宣示立场,提醒外界不要试图强迫缅甸低头。

当然,缅甸和东盟都没有进一步放大问题、升级矛盾。10月26日,缅甸外交部发表声明,强调缅甸并非抵制东盟,愿在《东盟宪章》基础上继续推动“五点共识”;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苏丹博尔基亚10月28日公开表示,缅甸是东盟大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其资格不会受到影响,东盟将坚持对缅甸提供帮助。10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新加坡学者诺琳·海泽接替瑞士外交官克里斯蒂·伯格纳出任缅甸问题特使。与其前任相比,诺琳·海泽拥有更多与缅甸军方打交道的经验,其曾参与东帝汶问题的解决。如果联合国、东盟和缅甸国内各方能真正以缅甸国家利益为重,抓住机会,促进对话,停止暴力,履行承诺,破解政治僵局也并非难事。

猜你喜欢
特使缺席缅甸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中国特使 外交风采
总书记特使和主席特使有何不同
韩特使在华大谈“互信”“诚意”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台媒猜测APEC代表层级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