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1-12-16 02:25白继荣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变色蒲公英金色

白继荣

教材简析:

《金色的草地》(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颜色变化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一是让学生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二是让学生能说出草地颜色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三是让学生做到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某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尝试仿写一个片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回答问题。同学们,在春天和夏天,你看见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是呀,在春天和夏天,我们常见的草地都是绿色的,可是,作家普利什文却说,草地是金色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2.引导质疑。看到“金色的草地”这几个字,你有什么疑问?(①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②金色的草地是怎样形成的?③在金色的草地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④在金色的草地上发生的故事会给我们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为学习和理解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进行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圈出生字,画出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3)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是什么让草地变色的?

2.认读字词。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认读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齐读。出示去掉拼音、打乱顺序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然后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2)认读生词。(出示: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哈欠 钓鱼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3)读多音字。出示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指导学生读。

(4)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3.回答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完成填空题:本文讲了生活在   (乡下)的   (两兄弟)经常在草地上   (玩耍),发现   (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2)是什么让草地变色的?(蒲公英)

4.阅读资料。出示蒲公英的花与种子的图片,简介蒲公英: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①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液体,叶子排成莲座状。②开黄色舌状花。花从植株中心冒出,球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软毛结成的绒球,成熟后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自读课文,在读准字音与读通句子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遵循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朗读感悟,探寻谜底

1.感受颜色之美。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草地颜色之美。

(1)学生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金色的草地在哪里?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观察图片。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蓝色的天空下,草地上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看着这片金色的草地,你想说些什么?

(3)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金色的草地说清楚。

(4)朗读指导。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快用你的声音与情感来表达出金色草地的美吧!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出金色草地的美。

2.感受游戏之乐。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兄弟俩在草地上的游戏之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我们”是怎么玩的?画出课文中最能表现“我们”快乐的词句。

(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样的游戏。

(3)同桌同学根据课文描述并表演兄弟俩的玩法。

(4)学生表演兄弟俩的玩法,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

(5)指导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3.探究变色之谜。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探究草地变色之谜。

(1)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描写蒲公英花朵的词句。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草地变化观察记录表》的填写。思考: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完成草地变化观察记录表。

(4)对照表格,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5)播放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的录像。引导学生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的情景(蒲公英张开时,五指张开;蒲公英合拢时,五指合拢握拳),并用手势图来解释蒲公英和草地颜色的变化。

(6)填空: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可以______、______。早晨,花朵________,是______,草地也是______;中午,花朵______,是______,草地也是______;傍晚,花朵______,是______,草地就变成______。

(7)你能学着课文中哥哥的口吻,和弟弟(同桌同学)说说你的发现吗?注意你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8)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课文中的“我”是如何觀察草地的?(“我”不只是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更进一步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观察得非常细致)对于草地的变色,“我”的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我”的观察发现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一次发现是无意中的发现,第二次发现是带着问题,特意去观察后所看到的。启示: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妙,我们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合作学习、表演、交流中体会并感悟语言文字,在读懂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四、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1.体会情感。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喜爱草地之情。

(1)学生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有怎样的感情?(喜爱)

(2)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种喜爱的?(“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连续两个感叹句表达了“我们”对草地和蒲公英强烈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这一句中的“最”字突出了“我们”的喜爱程度。“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采用拟人手法,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回答问题。联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3.讨论交流。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4.升华情感。让我们带着对这金色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我和弟弟”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

猜你喜欢
变色蒲公英金色
会变色的淘米水
蒲公英
金色七夕节
金色十年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
穿一双闪亮耀早秋的金色鞋子
金色的秋天
苹果削皮后为何会变色
蒲公英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