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浅思

2021-12-18 12:47台万一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

摘    要: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对于研究生的知识面和科研能力要求很高。另外,药学也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直接对应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制药业和新药研发技术。文章探讨了从教学和科研培养方面提高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强调在教学方案和培养机制方面改革,采用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科研能力提高,以满足新时代下制药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药学研究生;教学标准;个体化培养;学科交叉;分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66-02

药学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层次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新药研发能力的核心驱动力[1]。药学专业研究生作为我国制药领域科研力量的源泉,其教学和培养一直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随着国内高校相继成立新药学院和药学系,我国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药学学科发展愈发倾向多学科交叉,以前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堪重负。无论是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反馈,还是高校等相关教育部门对研究生能力的调查,都反映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缺乏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不能统筹研究规划和独立操作研究项目实施、面对制药企业实际问题在开拓创新方面的能力不足等。在新形势下,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须要大幅提升,以适应制药行业科研新形势。

一、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国内现有药学研究生培养选拔制度与其他专业并无异处,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统一考试选拔研究生,在培养方面以SCI论文等形式化的要求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虽然各个学校对论文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但绝大部分研究生最后都可以达到毕业要求并顺利毕业,而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并没有多少提高。总体来说,我国药学研究生培养采用“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即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的选拔,而缺乏相应的淘汰机制。这种“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以及毕业论文的条框化考核标准导致研究生对入学考试非常重视,但在入学后却缺乏竞争意识,往往以满足考核标准为目标,而不注重自身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专一化的培育模式也导致药学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个人素养方面缺乏特色,很难满足国家和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二、加强培养措施

(一)调整研究生录取与入学标准

和本科生的统一培养方式不同,研究生的后期培养主要强调科研领域的研究深度和独特创新,因此研究生问题意识和科研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个体差异对研究生培养结果很重要,药学院在研究生录取时应该强调要录取最适合科研的,而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在调查华盛顿大学药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育经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他们在研究生录取时更多强调个人对科研的兴趣。比如,在研究生入学标准上,国外非常灵活与宽松,一般各个学院仅仅设立基本的分数线和录取标准,让一些成绩不好但是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也有机会录取。在入学初期,所有研究生都可以自发参与到各种科学研究课题当中进行轮转,了解各个课题组方向后加入喜欢的课题组。我们也借鉴国外研究生的录取制度,在录取过程中引入综合素质,特别是个人对科研的兴趣因素,同时结合国外普通应用的“轮转”制度对导师和研究生进行双向匹配。这种制度给予导师和研究生充分的时间熟悉彼此,包括研究课题、培养方式等,往往能让研究生找到个人的兴趣所在,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

(二)将课程学习分散到整个培养阶段

课程学习和实验室科研是研究生培养的两个主要手段,新培养方式应该将课程学习分散到整个培养阶段中,从而让两种手段更好的有机结合。无论是药学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现在的培养方案都是在第一年集中课程学习,后面的时间主要做科研,不再进行课程学习。这种分阶段培养方案,主要是希望提高效率,让学生有大片的时间集中学习或者科研,提高效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学研究生在科研中涉及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而第一年课程学习的内容非常有限,致使他们在后期科研时还需要补充学习很多新知识。所以,就需要导师在科研期间拓展课程学习内容,开设一些新课程,系统性地帮助研究生补充新知识,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协助药学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3]。另外,对于一年级研究生新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新生,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科研,没有实际操作经历,所以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对一些课程内容会有很强的陌生感和遥远感,往往等考试结束后就忘记了,不能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对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如果将一些研究生课程推后到二年級或者三年级,等研究生在各个课题组科研操作过一段时间,学生将更容易将课程知识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内容结合在一起,印象更深,学习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三)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找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目的。

国外大学药学研究生的培育模式比较灵活,各种课题组研究生学术讨论非常活跃,研究生学术撰写规范且严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比较强,个人专业与技能也各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他们非常注重对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启发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毕业考核方面非常宽松。我国药学研究生教学培养改革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并不适合太宽松的毕业考核方式,但是在培养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进行加强。

在培养方法上,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生的科研目的性。在日常科研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研究生对从事科研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即对学术研究没有精神上的热爱,具体分析原因主要是研究课题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讲解方法,导致研究生比较迷茫;研究生本身缺乏科研能力和热情,无法胜任药学研究生这个角色。另外,需要转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方法。现在的药学前沿科研已经非常尖端,强调应用各种新技术和各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生虽然经过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但对前沿技术和其他学科理论仍然比较陌生,而这些前沿交叉技术是科研的热点区域,也是药学创新的重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给予研究生培训,掌握前沿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培养质量评估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就是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对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经过科研培养训练,与工业实践相结合,促进研究生教育期间接受规范化的实验技能培训,进行系统的学術思维锻炼,全面提升药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考虑到药学专业的特色,培养标准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即定量化、学科化和个体化。

量化标准要结合药学专业的特色。标准评价中,应该强调药学的行业应用特色,评价标准不要有唯SCI论文的思维。量化标准首先对所有研究生提出一个基本指标,即基本科研能力和素质,比如要求所有研究生具备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实验设计、组织实施、总结归纳和科研表达的能力(包括科学论文撰写能力)。此外,还需要对研究生提出项目完成数量指标,比如硕士完成1项科研项目,博士完成2项科研项目。量化评估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科化。学科化评价主要是为了平衡各个药学学科的差异。药学的主干学科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中药学等,是几个跨度非常大的科研方向,这给培养质量评价造成较大的障碍,比如项目的难易度不同、如何鉴定各个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别等。药学院应该针对具体的子学科制定具体的标准,施行不同的评分办法。个体化评价主要是考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导师影响和学生个体因素。由于研究生培养方式都是采用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因素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导师的个人学术能力、育人方式、管理方法以及相应课题组的科研条件。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灵活培养模式,在不改变现有培养框架的条件下,研究和评价个性化培养模式对研究生个体科研能力提升的贡献。

四、讨论与展望

本文围绕如何提升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药学行业特色,参考国外在药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力求探索和创新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方法,探讨的具体方式包括改革研究生录取方式、扩大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时间跨度以及灵活的个体化培养方案。在研究生能力评价方面,提倡以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标准,同时兼顾药学各子学科的特征和个体培养微环境的差异,对研究生能力和培养方案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药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和培养实践能提升我国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满足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新需求和实现国家对药学领域新药创新方面的期望。

参考文献:

[1]贺鹏,杨岩涛,周逸群,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药学专 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0).

[2]翁勤洁,杨晓春,何俏军,等.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18(2).

[3]王颖,宋丽丽,张密霞,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学专业研究生实验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7(5).

收稿日期:2021-04-27

作者简介:台万一(1981—),男,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药学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药学院研究生科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药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研究”(20200104)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
ESI背景下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的研究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成效
美国普渡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