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育德与育心的耦合策略研究

2021-12-18 09:56杨永磊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育德后疫情时代大学生

摘    要:后疫情时代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成长带来新的挑战,更为其带来宝贵的机遇。育德与育心作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柱,既目标一致、相互借助,又边界模糊、实践竞合。必须从顶层设计并整合两大支柱的优势,构建价值导向、良性兴趣、寻常态与获得感高效互动的耦合策略,发挥育德的定向和育心的载体作用,进而在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发挥两者的最大合力。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育德;育心;耦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90-03

回应时代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确立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仅为高等教育统一思想、指明方向,也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的单打独斗,后疫情时代高校育人策略要求打破学科桎梏,推进学科深入交融与共同发展,“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进而为大思政格局下育德与育心的耦合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思想与心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

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德、智、体、美、劳的高水平状态,还包含着知、情、信、意、行的协调性发展过程,从由内而外的体验感知,到由外而内的规范认同,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思想与心理便是这一发展逻辑的重要节点,它们相互连接、相辅相成,共同贯穿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全过程。

(一)认知、情绪与行为的发展逻辑

无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结果性状态还是发展性过程,都必然涉及认知、情绪和行为三大方面,这也是育德和育心的重要切入点和共同连接点。一方面,对客观事物性质与规律的不同认知,影响着基于个人需要的主观态度体验,进而激发个体适应性的身体与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来自本能的需要,而需要的性质、层次与范围以及满足需要的时机、条件和方式等,又依赖于认知水平和客观活动背景。因而,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三维矩阵发展态势,其中任何一端的发展都需要矩阵的聚合与支持,单一的突进或是滞后都会影响矩阵结构的稳定性和个人发展的持续性,乃至造成知行脱节和心理危机等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德、智、体、美、劳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其衡量的维度涵盖了思维、思想、心理、品德、技能、习惯等多个方面,其中思想与心理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是认知、情绪与行为三维矩阵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首先,思想是核心,心理是基础。思想水平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潜能,而心理状态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动力与效率。其次,思想是内化升华,心理是外化体验。思想内容主要依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成果,而心理反馈主要表现于对外部世界的主观体验。最后,思想是起点,心理是终点。人的本质决定了成长的要义即社会化,需要不断学习先哲的思想精华,而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彰显了意识体系的创造性建构,以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目标[2]。

(三)育德与育心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思想与心理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育德与育心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柱。育德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生命线;育心即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关注个体身心协调发展、悦纳自己、理解他人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学问。育德与育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下:一是既目标一致又边界模糊,两者虽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且部分交叉,但均将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共同目标;二是既相互借助又理念各异,两者虽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理念差异明显,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又相互支撑;三是既功能互补又实践竞合,两者虽在育人方法的选择上有竞争也有合作,但基本上能够实现主客观与内外化的统一。因而,育德与育心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共同而有区别的关键作用,其中,育德借助先进思想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化与起点特质发挥着定向作用;育心凭借健康心理的基础、外化和终点特质发挥着载体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成长中的新现象与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铸就新理念、新精神和新气象,成长于斯的大学生沐浴着全面深化改革、“互联网+”、人工智能、5G、云课堂等时代春风,展现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以及主动担当的良好整体风貌。后疫情时代也带来新挑战,由传统向现代、单一向多元、泛化向集中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的显著特征。新特征不仅是时代的烙印,更是时代的考卷,面对愈发复杂的社会变革,后疫情时代的考生展现出的部分现象各高校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扩大的鸿沟:知识与真知

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大学课堂迅速“云化”。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途径,同时,知识的更新速度、传递效率、来源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知识信息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也为知识的筛选、辨别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在强烈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各类实践活动因防疫受阻的促使下,更多地畅游在各类网络知识信息的海洋之中。但是往往由于知识获取的不完整、辩证思维的不成熟和社会体验、经验的不足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或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或是碎片化阅读、快餐式研究,亦或是纸上谈兵、理想化偏执化表达,以致无法獲得知识的精髓和真知,而倾向于“杠精”式的表达。诚然,“杠精”的出现有着打破僵化、教条和沉默的一面,但它的另一面却是没有对错、没有逻辑、没有权威、没有意义,只有为反对而反对、为快感而批驳、为逃避而狡辩,往往情绪宣泄多于理性表达。

(二)可能的迷失:无畏与无所谓

追求个性发展或是不走寻常路越来越受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青睐,但如何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尤其是区分个性与任性的界线,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勇气与敬畏、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使命等涉及大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也愈发突出。后疫情时代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更为其拓展了选择性、包容性和人生蓝图,然而,外在客观条件的改变和优化,在为大学生成长增加可能性的同时,也给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带来了更大的考验。部分学生无论是出于原生家庭教育的偏颇或缺失,亦或是个人的懒散或迷茫,可能会陷入藐视一切、放任自我、逃避责任和乱用权利的歧路。此时,概念化的理论说教和一味的爱护纵容都无法有效应对,而呼唤平等、尊重、有态度、有力度以及有温度的教育引导,方能真正“解渴”。

(三)艰难的选择:从容与委屈

建国七十多年来的伟大成就聚焦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身上,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更加自信和从容,由此也激发了诸如游学、灵活毕业、慢就业以及创新创业等新现象。大部分学生不用再为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担忧,不用再为家族的期待而仓促应对,也不用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不堪。然而,当他们远离这些曾经的压力之时,也很容易丢失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和强大精神动力。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大部分是从温室里来到象牙塔,缺少了风雨的洗礼,也就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厌恶损失、不愿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等畏难心理较为普遍。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只有50%左右的学生完全不焦虑,30%的学生存在轻微焦虑,5%左右的学生焦虑程度偏高[3]。以至于遇到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类事件时,往往表现的极易委屈,尤其是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情绪的表达超越了理性的审视,最终使问题的性质背离了事件本身。

三、育德与育心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新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新现象与新挑战,使得传统教育方式的单打独斗和简单说教已无法适应,化解育德与育心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的现实困境已迫在眉睫。

(一)育德与育心的隔膜和误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基本上确立了育德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和主题要求在波动中持续发展。育心虽然在形式上很早就运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但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化专业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其中,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于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4]。当前育德与育心之间的主要隔膜在于,一是育德的政治严肃性与育心的人文包容性;二是育德的灌输式与育心的浸润式;三是育德的价值导向性与育心的价值中立性;四是育德的理性思辨与育心的感性共情。这就导致传统观念上育德与育心基本属于平行的两条线,或是不容质疑的思想“权威”,或是敬而远之的心理“问题”等误解,以至于严重削弱了教育的实效性,也容易累积问题。

(二)育德与育心困境的原因探析

育德与育心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的困境主要包括单一方法的有限性和交叉方法的阻碍性。究其原因,一是对育德政治属性的狭隘化理解,政治价值观的树立不仅需要外在的灌输,也需要内化的体验;二是对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的混淆,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即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性和人格相对稳定性,可初步区分心理治疗与育心的主要对象与范围;三是学科界线与教育理念教条化,教育资源阻塞,无论是传统育德对育心的不当轻视,还是传统育心对育德的有意或无意间的忽视乃至抵触,都无法适应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要求。

四、耦合与升华:引导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由本心到向善

后疫情时代新使命亟需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变革,促进多学科由统筹发展、一体化建设到融合式创新,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以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引导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由本心到向善,需要构建育德与育心的耦合策略,其主要环节包括:一是厘清价值逻辑;二是明确规则与途径;三是优化结构与步骤;四是完善激励与保障。

(一)夯实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协调的价值基石

合理情绪疗法作为育心的经典方法,彰显了认知在由事件传导至情绪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而认知体系的核心便是价值观。育德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价值观,因而,如何确立共同的价值基石成为实现育德与育心耦合的关键。不同的价值观将影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观察、解读并塑造世界,或是空洞乏味、流于琐碎,或是丰富有趣、充满意义。就價值观本身而言,它是内在需要与外在影响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内在需要的多样性,往往形成多种类型、多个层次和多个阶段的价值观体系。这就要求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在坚持统一性,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尊重多样性,筑牢社会公序良俗等价值底线。无论是育德还是育心,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价值遵循,同时也应积极关注大学生合理的个性化价值需求,及时矫正错误价值观念,避免宏大说教或忽视纵容。

(二)建构人格典范与日常规范相一致的寻常态

人格典范作为特定时代的先锋,一般有着高尚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等,发挥着引领示范和榜样激励的重要作用。日常规范更为接地气,更为生活化,也更为常态化,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捍卫社会公德和涵养文明素养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格典范来源于日常规范的升华,又引导着更多人追求真善美;日常规范依赖于人格典范的指引,又不断夯实社会文明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因而,育德与育心应共同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树立人格典范,并从日常规范入手,脚踏实地;避免绝对化概念、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测,使大学生在融入社会生活的寻常态,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三)培养阶段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良性兴趣

如果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学涯化作人生的特殊阶段,可将其细分为分离期、和解期和个体化期,学生在不同时期与包括教育在内的客观外部环境交互方式各异。由于大学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社会接触度等存在巨大差异,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矛盾”的冲击,形成了短时阵痛的分离期。和解期的大学生开始慢慢尝试用新的知识和经验审视周围的世界,进而逐渐实现身与心、主体与客体之间新的协调。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成熟和知识经验积累的增加,他们便能够依据自我稳定的性格倾向和思维图式作出選择与判断,即进入到个体化时期。因而,根据三个时期的循序渐进,育德与育心应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时期的问题症结,积极培养学生的良性兴趣,以筑牢成长之锚。良性兴趣如运动、才艺、阅读、演讲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以厚积薄发,还可以为学生拨开迷雾以保驾护航,进而更好地化解不同阶段的成长困惑,满足不同层次的成长需求。

(四)增强思维力与感受力相促进的获得感

获得感作为育德与育心耦合策略的保障,不仅需要发挥育德的思维力优势,还需要借助育心的感受力优势,进而不断强化获得感的正向激励作用。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育德应积极运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后疫情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既要从宏观上讲哲学、讲历史、讲政治、讲法治,也要从微观上讲逻辑、讲伦理、讲美育、讲生活,充分发挥思维力优势,把道理讲清讲透讲完整。“要意识到并且可以欣赏每一个事件,必须要结合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6]。育心应在注重真诚、尊重和共情的同时,积极关注客观环境的限制、要求与倡导,以及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协调与良性互动;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严格要求,并充分发挥感受力优势,把用心关心贴心落实落细,积极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新思政观引领下的育德和育心,不仅为两者的优化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更为两者耦合策略的构建指明了方向。育德与育心的耦合,不仅主动回应了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与新要求,更积极适应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心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新格局,为进一步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入了新动能,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东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有关情况[EB/OL].(2017-12-06)[2020-11-20].http://www. 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  xwfb_20171206/sfcl/201712/t20171206_320713.html.

[2]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4:13.

[3]张人上,顾昭明,邱久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

[4]姚本先.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3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德]阿图尔·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第一版)[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9.

收稿日期:2021-03-20

作者简介:杨永磊(1990—),男,安徽六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协同培育机制研究”

(2019SJB757);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学生工作)专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机制研究”(xjjxg2019-33);扬州大学2019年度共青团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YDT2019004)

猜你喜欢
育德后疫情时代大学生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