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12-21 05:38廖玉荣程美玲宋承霞
全科护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程溃疡

刘 帅,廖玉荣,程美玲,宋承霞

2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素抵抗兼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1]。该疾病目前在缺乏根治性治疗手段的情况下,病人需通过长期服药控制血糖水平,随着糖尿病病程及发展,并发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增加[2-4]。其中糖尿病足(DF)发生于糖尿病病人下肢远端神经及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及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5]。该症状通常伴有难治愈且病情反复等特性,一旦发生感染或坏疽将延长治疗时间,最终可导致截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6-7]。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通常以早期筛查等方式的预防为主,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积极预防及治疗,以改善病人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影响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相关诊断标准;②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可靠;③思维清晰、意识清楚,具备正常语言表达能力;④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诊断为1型或特殊类型糖尿病足的病人;②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的病人;③伴有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病人。

1.2 基本资料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内容自行设计基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体重、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溃疡部位、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合并糖尿病肾病(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体质指数(BMI)的计算:指导病人于清晨空腹状态且排空大小便后,按照BMI公式进行测量;血压测定:选择定期校正的血压计,在病人安静休息15 min后由专业医护人员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以mmHg为血压单位测定。

1.3 糖尿病足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糖尿病足诊断符合以下标准[8-9]:糖尿病病人发生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根据Wagner分级法[10]:①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现无溃疡;②1级,足部皮肤浅表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③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深部脓肿和骨髓炎;④3级,深部溃疡,伴脓肿和骨组织病变;⑤4级,局限性坏疽(足趾、足跟或足背);⑥5级,全足坏疽。

1.4 研究方法 根据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将0~2级的病人分为轻度组,将3~5级的病人分为重度组,同时提取病人入院时的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等检验数据及双下肢血管彩超等检查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χ2检验。对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足病人中,>10年的糖尿病病程(75.56%)为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主要临床特点,见表1。

表1 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特点(n=90)

2.2 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对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是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2.3 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将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将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是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3 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足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 2型糖尿病足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有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缺氧、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足细胞自噬失调等方面为该发病机制[11]。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相关并发症涉及多个器官与系统,多数2型糖尿病足通常存在无症状高血糖期,在就诊时可能就已经合并肾脏并发症[12]。且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13-14],主要通过促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促进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AGE)受体表达、激活蛋白激酶C(PKC)亚型、增加细胞内ROS水平、激活多元醇途径以及激活己糖胺通量,该6种途径促进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微血管并发症。为尽量让病人免受长期并发症的困扰,在药物方面目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主要以改善靶器官、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为目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磺脲类、氯茴苯酸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糖苷酶抑制剂和DPP-4 抑制剂对症治疗[15]。据本研究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足病人调查结果显示,>10年的糖尿病病程(75.56%)为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主要临床特点。同时大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或坏疽,溃疡部位以足底及足跟为主,足趾、足背及踝关节以上次之,提示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足底触地时间等因素有关,这一结果也与既往研究结果大致相符[16-17]。因此,临床中需注意病人足部暴露与受压等情况,并加强对高龄、职业为体力劳动、病程较长及长时间站立等高危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及时普及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指导病人正确观察足部情况及做好双足防护措施,以避免病情进展或复发。

3.2 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现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逐一进行分析:①年龄、病程。高龄本身就是糖尿病与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及糖尿病足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能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及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影响,无法及时发现足部病变,也更容易出现严重感染,从而延误就诊[18],甚至病情加重;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加重,甚至胰岛素明显缺乏,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风险[19],从而导致或加重病情,加之病程长的病人往往年龄也较高,因而病情相对较重。因此,对高龄、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足病人需予以重点关注,全面评估病人身体、病情、自理能力等情况,及时识别相关风险因素,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以避免病人病情恶化。②居住地。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病人足部暴露及皮肤破损概率相对要高于城镇地区病人,加之受经济条件、医疗水平、医疗设施及疾病知识普及不足等方面限制[20],病人往往不够重视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因而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应加强对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宣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提升病人对糖尿病足知识、足部观察及足部防护等的认知水平,并告知病人应重视自身病情与足部护理。③空腹血糖。病人不注重自身血糖控制,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血栓等形成,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发生溃疡坏死,当糖尿病足发生后,若血糖长期不达标,又可导致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加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21-22],因而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导病人保持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及观察自身足部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特点以男性、年龄>60岁、体力劳动职业、居住农村地区、糖尿病病程>10年为主,且大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或坏疽,溃疡部位以足底及足跟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是影响2型糖尿病足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针对2型糖尿病病人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尽可能避免病人病情加重,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病程溃疡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都是“溃疡”惹的祸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