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征兵宣传

2021-12-21 08:58陈钰
党史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兵役参军当兵

陈钰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标语简短有力、煽动性强,作为宣传的有力手段,被广泛使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兵源严重匮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动员广大民众参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征兵宣传口号,动员全民族共同抗战,捍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并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等媒介广泛传播。此后,各地民众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参军热潮。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不仅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仅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失守不到半年时间,中国兵员共伤亡447114人,占总兵员的26.3%,多位高级将领壮烈牺牲。据统计,仅1937年至1939年,中共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纵队)共伤亡147243人。从华北抗战开始,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混战中壮烈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向北平方向突围时壮烈牺牲。在忻口战役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在率部向敌反击中壮烈殉国。忻口战役,20多天的激战中,中国方面参战人数有18万多,阵亡2万多人,伤3.5万多人。娘子关会战,中国方面参战9.5万多人,阵亡1万人,伤1.1万多人。人员伤亡十分惨重。贺龙领导的八路军第120师,从1937年7月到1940年9月,伤亡达41037人,而歼敌只有6964人,比例高达5.89∶1,约相当于6名八路军战士拼尽全力才能对抗1个日本兵。八路军只能靠步枪、大刀和缴获的武器,抵抗装备优良、军事素质过硬的日本兵。所以对于八路军,仅从人员投入方面来讲,不计装备,要比日本多投入近5倍的人力,才有可能打平或者打赢战争。

根据战时需要,日本及时调整对华兵力部署,把大量兵力都投放在中国战场。从1937年冬开始,日本就将本国师团总人数的88%投放到中国,1938年冬甚至达到94%。面对日本兵力的猛增,中国面临兵源不足的严峻现实,加之日军的暴行和残忍度变本加厉,严峻的形势需要更多的人参加到这场民族战争中,抵御日军的侵略行为,保护人民、保卫国家。因此,征集更多的士兵,尤其是青壮年士兵成为中国共产党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严峻的形势逼迫下,扩充兵力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心之一。为了广泛征兵,中共开始在全国城镇乡村普遍发动民众参军,不断充实和壮大军队。动员党、政、民、学、士绅、参议员、工人、教师和儿童团等个人和团体,一切公民,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积极参军。同时利用报纸、杂志、传单等,多处印发征兵、兵役宣传标语,喊出“用最大的热情参加兵役宣传”的口号,并在一些杂志中也陆续刊登:“各个都去当兵去,区区日本何足灭”“好男儿上前线”“好男儿上前线去,参加八路军是光荣的”“全体同胞一致起来参加兵役!”“实行兵役,保家卫国”“实行兵役要扩大宣传!”“实行兵役要优待壮丁和壮丁家属!”“实行兵役才能救亡图存!”“实行兵役才能安定社会!”“要保护父母妻儿与田园,只有充当兵役!”“凡是爱国的人,绝不应逃避兵役!”

有的杂志还把兵役宣传口号制成一套完整的标语集,如《浙江兵役》中的标语:1.兵役法是建国建军的宝典!2.兵役制度是平等平均平允的!3.良民是民兵的基础!4.良兵是良民的模范!5.全国当兵才能救亡图存!6.同心作战、捍卫国家!7.服兵役是国民应尽的义务!8.服兵役是国民应享的权利!9.服兵役是民众的事业!10.服兵役是忠勇的国民!11.大家武装起来为死去的将士和同胞报仇!12.大家武装起来参加神圣的抗倭斗争!13.优待出征抗战军人家属!14.逃避兵役是可悲的懦夫!15.造谣兵役是犯法的行为!16.真正爱国的人绝不逃避兵役!17.逃避兵役的等同汉奸!18.乡镇保甲长要认真办理兵役!19.严惩借征兵作弊的人员!20.娱乐不忘抗战,抗战必须从兵!再如《第二期抗战标语集》收录的兵役宣传标语:1.服从兵役是国民的神圣义务!2.当兵杀敌是件光荣的事情!3.建国必先建军,保家必先保国!4.全国抗战力量集中起来!5.厉行征兵制度,努力建军,争取最后胜利!6.知识青年要踊跃从军为壮丁表率!7.全国青年武装起来,为死去同胞报仇!8.入营受训,准备上前线杀敌去!9.好铁才打钉,好男才当兵!10.好男儿要当兵杀敌!11.尊敬抗战将士,慰劳入营新兵!12.优待抗战军人家属!13.协助抗战军人家属!14.实行兵役制度,切实做到平等平均平允三原则!

除此之外,还将征兵标语编成脍炙人口的歌谣,在群众中广为传唱。群众也利用本地歌曲特点,自发编歌。如“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保家先卫国,国强家必兴”“现在没有平时和战时,没有前方与后方。我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举起我们的刀枪。站在你们一道,捍卫我们的家乡”“好男儿吃饱去打仗,犹如猛虎下山岗”“中华男儿莫偷生,大家踊跃充壮丁”“当兵去,去当兵,身家性命忘干净,为国进军营”“救国无分兵与民,保家也要去当兵”“快当兵,快来当兵,跟随大军向前进”“全国人民均是军,何患敌人来犯境”“从军之乐乐无穷”“行装打扮去当兵,当兵去打日本人”,等等。

当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人员损失比较惨重。1940年冬,日军加大侵华力度,将本国78%的兵力输送至中国战场。虽然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1941年起日本向其他战场分散了一部分兵力,逐渐减少了对华的兵力部署,但总体来说还是比例较高。中国革命的现实力量还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力,尤其是青年兵向前方战区补给。

在战略相持的情况下,谁的装备多,谁的人力多,谁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是,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各地组织部门纷纷积极开展征兵宣传工作。他们动员当地人民:要想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保护财产、保卫家乡、保卫生产,求得丰收和太平,就要扩大自己的部队,自己的部队越壮大,就越有保证;并且提出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创立新的部队,创立和加强正规军的青年部队。作为抗日战场上的主力军,八路军在此时积极号召必须“动员青年参加军队坚持抗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要保卫家乡,保卫华北、西北、边区,要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要战胜敌寇和汉奸卖国贼,要渡过并克服当前时局的危机难关,必须坚持持久抗战,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华北战场一直是抗战时期敌人主要进攻之地,人员伤亡十分惨重。面对这种情况,华北抗日根据地号召:“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同胞,要想避免日寇的屠杀宰割,就要人人参战,普遍参军。所有华北一万万同胞动员起来,普遍的掀出响亮而热烈的参军参战的巨大热潮,才能谈得到抗日根据地的益发巩固与壮大。抗战则生!屈辱必死!……英勇的同胞們,你们要为殉国的将士,要为惨死在日寇烧杀之中的兄弟姐妹父老叔伯报仇,要保护自己的父母妻子田园,要保护自己的家乡吗?那我们就得加紧要武装起来!参加到地方武装!参加到抗战军队中去!”随后的一个月中,再次发出:“为保护家乡踊跃参军矣!”

作为在华北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热烈号召“全边区各个抗日党派,群众团体,父老兄弟,诸姑姐妹,一致为动员千百万群众参加武装而斗争”,还制作出参军动员标语:1.好男儿武装上前线去!上前线去保卫家乡!保卫边区!2.唯有抗战才是活命的道路。3.我们要为动员千百万群众参加武装而斗争,并创造千百万的晋察冀边区的铁的子弟兵,粉碎敌人的新进攻。4.我们要送我们的丈夫、儿子、哥哥、弟弟上前线去。5.我们要认真实行优待抗属,使前方将士好安心杀敌;青年壮丁前线杀敌,老年妇女后方生产。6.全边区的人,要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来粉碎敌人的新进攻。

中共在动员参军的时候,十分重视宣传的技巧与方法,不仅强调踊跃参战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乡、为了国家,而且还大力宣传参军的好处。比如在新四军的宣传中就明确介绍:第一,参加新四军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日本必然战败,新四军就是英勇抗战的模范。第二,新四军是一个温暖的革命家庭。不仅官兵平等,还按月发零花钱,冬天还有棉衣穿,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如同亲兄弟。第三,参加新四军可以读书识字。第四,政府优待抗日军属家庭。在边区各乡都成立了优抗会,专门负责优抗工作。第五,参加新四军是工农最好的出路。新四军是真正的大众革命武装,只有参加了新四军,才是普通大众最好的出路。如标语“新四军是工农自己的武装”“新四军是人民利益的保卫者”“新四军是抗战有功中外有名的国军,参加国军打日本”“没有新四军就没有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做一个抗日民族英雄”“参加主力是最光荣的革命军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认真实行代耕制度”“抗属是光荣的大家要尊敬他帮助他”“农救会员青救会员要做参军的模范”“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实行人人宣传家家动员,欢送老战士回家”“壮大新四军的力量,保卫我们的家乡”“进步的工人农民要参加新四军去”“参加新四军是工农最好的出路”“参加新四军打退反共派的进攻”等。

中共不仅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动员参军,同时各驻地、学校、群众团体、妇女组织等也积极行动,广泛深入地掀起动员参军的热潮,到处组织宣传队,写标语、发传单、游行、演讲、唱歌、演戏等,发动起人人宣传、家家动员的参军热潮,形成“前方作战,后方应援”的场面。这一时期,各大报刊也积极刊发与征兵有关的歌谣,供老百姓口口相传。“投笔从戎上前线,下定决心把敌歼”“拿起枪杆,穿上征袍,青年报国在今朝”“从戎、从戎,为了抗战的胜利”“当兵才算好汉子,好铁才打好耙兵”“有志男儿要出门,不成功来也成仁”“要杀鬼子快奋起,要立功劳去前线”,等等。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共果断提出“好男要當兵”的动员口号,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好男儿就应自觉担负起民族的历史重任,挺身而出,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以“好男要当兵”为主要内容的征兵标语在各地区普遍宣传后,“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被民众自觉唾弃,而根本转变到“好男要当兵”的认识。在共产党有效的征兵宣传动员下,各地群众积极响应,青年立志“誓死不做亡国奴”;学生“丢下笔杆上前线,各个雄勇杀敌叛”。在华北,尤其是晋察冀地区,妇女高呼“风头不比男儿弱,女兵今日正当行”,争上前线,奋勇杀敌;工人齐呼“世界和平应有责,中华建设更应当,大家齐心抗强敌,万众一心上战场”,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农民也积极践行“快到前线去,要把鬼子来肃清,福国又利民”的口号;就连平常好吃懒做的一些乡绅子弟也认同“乱世只有从军好,建功立业好扬名”,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出现了许多父送儿、妻送夫、妹送哥上前线的感人场面。

民为兵之源,兵无民不坚,人民群众是军队主要的兵员来源。共产党灵活利用征兵标语,最大限度地鼓动各地男儿积极参加到抗日大军中,壮大了抗日力量,扭转了抗战时期兵少、兵乏的状况。通过宣传,通俗易懂的征兵口号,不断出现在小册子、传单、广播、农村土墙、街道墙壁上,加之在群众之间口口相传,征兵这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最终被共产党顺利完成。形式多样的征兵标语不断向民众传播,最明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兵力逐渐增多。经过艰苦的抗战,中共军队由战争开始时的6万多人,发展到130多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歼灭日、伪军170多万人,在华中、华北、华南等19个省份的战场上陆续创建了18个解放区,连同陕甘宁解放区共19个解放区。中共在不断征兵的过程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雄厚的人力基础,而且也使自身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衷心拥护。

猜你喜欢
兵役参军当兵
装癫痫逃兵役,韩国有条产业链
2021年度全国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当兵为了啥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杨参军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当兵爽不爽
当兵咱咋就当不够
当兵当好兵
对兵役登记工作的调查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