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工艺中光辊系统磨辊的表面特性探讨(2)

2021-12-22 22:04
粮食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胚乳齿形粗糙度

1.齿形。齿形轮廓在磨辊表面每个方向上的分布机率是相同的,齿形的立体形状是不规则多棱形椎体,齿的刃口没有固定的方向,呈不规则折线。

2.齿角。齿角为不固定、不规则、锋利的齿角,一般在70~150°之间(以不规则折线的外轮廓作切线构成的齿角θ计算),随着碾磨的不断损耗,齿角变大直至磨光,外轮廓线趋于180°成为名副其实的光辊。

3.齿高。齿形剖面是具有粗糙度表面轮廓曲线,本文引用表面粗糙度概念解释和计算齿高。根据国标GB 1031-2016《产品几何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有:①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Ra;②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值Rz;③轮廓最大高度值Ry。其中,Ry是描述针齿最高齿顶到最低齿谷的距离。Ra,Rz用来测量轮廓平均高度值,Rz直接表示出针齿的平均高度值,定义为在取样长度l内,5个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轮廓曲线的评定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对于磨辊来说,在全长范围内,沿母线方向取三个取样长度l(中间1个,两端各一个),所测到的数据取平均值表示磨辊粗糙度,Rz即为齿高。一般的经验为:粗糙度均匀的表面,在三个取样长度上实测数据应一致或接近,如相差较大,或不在一个范围内,说明粗糙化处理不均匀,需要重新磨光磨辊后再进行磨辊表面粗糙化处理。

4.齿数。在齿数计算时,在测量取样长度内的峰顶和谷深的同时,要考虑略低的一些齿形(他们的平均高度值和取样长度内的算术平均值是在一个范围内),应用光切显微镜,可以测出不同齿距(ti)和齿高(ypi+yui),计算测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得出,齿距为齿高的5倍:t=5Rz。这样计算出沿磨辊圆周排列的齿数,进一步算出磨辊表面的总齿数。计算实例如下:

已知磨辊直径φ250 mm,粗糙度Rz0.06 mm,计算1 m磨辊的总齿数:

齿距 t=5Rz=5×0.06=0.3 mm,

每毫米齿数n=l/t=3.33个,

每厘米齿数N=10n=33.3个,

齿辊圆周齿数Z1=ΠDN=2 614个,

每米磨辊齿数Z2=LN=3 333.3个,

磨辊表面总齿数,Z=Z1× Z2=8.7132×106

如果其他参数不变,Rz为0.03 mm,则磨辊齿数66.667个/cm,总齿数3.4×107。而拉丝齿辊的齿数,最细的15牙/cm,快慢辊在工作状态时,齿形刀口的交叉点比较少,针齿辊的刀口交叉数量大,交叉点多,有利于物料的破碎。

5.针齿辊的碾磨工作原理及特点

①经皮磨破碎后的胚乳颗粒,具有拉丝齿辊相同的作用机理,对胚乳颗粒进行剥刮碾磨,进一步刮干净带麸胚乳上的小麸皮,由于齿角尖锐,前角较小,对胚乳的剪切力较大,因此,出粉率高,动力消耗低。

②由于齿形是椎体的的。胚乳受到的剥刮和碾磨是在三维空间中,同时这种磨辊在碾磨取内比光辊占更大空间,具有更大的流量和产量。

③由于粗糙度表面具有更大的摩擦力,比光辊的轧角更大,扩大了物料碾磨区。

④具有更大的剥刮齿数Z。Z=2sn[(k-1)/(k+1)],公式中:K为快慢辊速比;S为碾磨区长度;N为磨辊单位圆周长度的齿数。

⑤针齿对胚乳主要起剥刮和碾磨的作用,硬麦淀粉的粒度为2~40 μm,心磨的轧距一般在0.3 mm,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淀粉的损伤,而光辊对胚乳主要是挤压,粒度越细,淀粉损伤越严重,这是无法控制。

面粉颗粒在125 μm时,在同样动力消耗的情况下,针齿辊出粉率更高,随着产量的增加,电耗也增加。光洁辊在达到出粉率顶峰时Ha时,曲线很快走向下滑的趋势,出粉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针齿辊的出粉率还在提高,当达到顶峰Hb时开始下滑,趋势平缓,两种磨辊的出粉率差距较大,说明针齿辊具有更高的出粉率,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线。

面粉颗粒在475 μm以上的厚度片状物时,两种心磨的出粉率与动力消耗情况比较,表明在出粉率在15%以下时,两种齿形的研磨曲线变化趋势不同,前者的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后者的斜率却越来越大,说明针齿辊出粉率高时,电耗较小,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线。在相同的轧距时,针齿辊比光磨辊具有更小的电耗。

猜你喜欢
胚乳齿形粗糙度
基于统计参数开展天然岩石节理粗糙度非均匀性和节理尺寸效应关联性研究*
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
框架材料表面粗糙度控制工艺研究
综述玉米胚乳发育的研究进展
高粱种子胚乳完整程度对芽苗建成的影响
正前角双圆弧谐波传动柔轮滚刀设计与齿形误差分析
浅谈齿形的质量对手表走时的影响
CFRP槽的表面粗糙度预测
风电齿轮箱中齿形角的选择
为什么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