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游泳的恐龙
——奇异辽宁龙

2021-12-23 06:48刘义川王旭日
化石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生残骸鱼类

刘义川 王旭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一作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二作者)

奇异辽宁龙模式标本

体内保存鱼类残骸的奇异辽宁龙标本

恐龙是古生物圈当之无愧的大咖级明星,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关于恐龙的科普读物、电子产品、旅游纪念品和儿童玩具等,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是大家知道除了笨重的植食性恐龙和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还有会游泳、爱吃鱼的萌宠恐龙吗?它就是发现于距今1亿多年前白垩纪地层中的奇异辽宁龙。

首先,我们来聊聊奇异辽宁龙的名称含义。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命名新的物种时,喜欢以该物种的典型特征和发现地点命名,如我们熟知的三趾马、剑齿虎和中国鸟、湘西虫等,有时也会为了纪念某些名人,尤其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如孔子鸟、钟健鸟和弥曼鱼等。奇异辽宁龙顾名思义首先是长相奇特,它不同于其他已知的大型恐龙,尤其是不同于它的同类——甲龙类背部有厚厚的铠甲,尾巴还有令敌人望而却步的尾锤。其次是因为它的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由于奇异辽宁龙的模式标本体长只有34厘米,部分骨骼结合处缝隙较大,因此研究者最初认为它是一具幼年个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辽宁龙化石公诸于世。它们的个体大小与模式标本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更小。更令人称奇的是,有的辽宁龙化石体内保存了清晰可见的鱼类残骸和小型爬行类部分尾椎化石。

奇异辽宁龙腹部保存的鱼类残骸(左图红色箭头所指)和后肢爪骨(右图黑色箭头所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季强等学者,根据一件体内保存鱼类残骸的辽宁龙化石,重新研究了辽宁龙的骨骼特征。他们认为辽宁龙的椎体与椎体背部的神经弓之间缝合线开阔,背椎与尾椎之间的荐椎与骨盆各骨骼接触疏松,与水生爬行动物相似,不能作为幼年特征,反而证明其适应水生或半水生的生活方式。此外,辽宁龙还具有与生活在海洋里的原始龟类相似的盾状腹板。这样的腹板不适应陆地爬行,反而适应水中生活,可以避免其在水下受到攻击。更重要的是,辽宁龙的颊侧牙齿与其他植食性鸟臀类恐龙牙齿差异显著,不是具有明显磨蚀面的整体齿冠,而是发育了多条交叉排列、彼此分开的小竖齿。这些小竖齿长而锋利,非常适合捕食鱼类或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了便于捕食猎物,辽宁龙的前后肢爪骨也非常特化,呈锋利的钩状,不像其它植食性恐龙一样呈蹄状。

奇异辽宁龙是自19世纪发现恐龙以来已知的第一种肉食性鸟臀类恐龙,不仅代表了第一种水生或半水生有甲类恐龙,更是目前已知最小的鸟臀类恐龙。

猜你喜欢
水生残骸鱼类
火箭的哪些残骸会掉回地面
鱼类运动会
The shocking disappearance of flights
互助
一个农民的四季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发现MH370残骸?
跟我进城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