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速度与温度”写作指导

2021-12-23 18:38丁智会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方舱速度温度

丁智会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突发初期,武汉仅用3天就新建了三所方舱医院,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建好的方舱医院内,饮水机、洗漱台、淋浴间、移动厕所和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Wi-Fi、图书角,满足放松休闲、辅助治疗,也成为了方舱医院“标配”。这些充分展示了人文关怀和“中国温度”。

“小慢慢”是普速列车的昵称。这种列车大都在山区穿梭,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如果进行简单的经济成本核算,显然是亏本的,但它大大降低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成本,是沿线百姓出行离不开的生命线、致富路。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速度与温度”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两则材料的关键词都指向“中国速度”和 “中国温度”。写作时首先应抓住“中国”二字,写作时应体现中国的发展速度和關注民生,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可以从中国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多方面展现“中国速度”,从扶贫政策到减负、减政等民生措施分析“中国温度”。体现我们的发展不以短期利益作取舍,有“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情。第二,它的主题“速度与温度”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考生在分析时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只谈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举例或论证时要两方面并举,彰显发展中两个方面的特点。

例文

春潮暖意浓,中国疾速行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   王若雨

如果说风驰电掣的高铁彰显的是中国速度,那么缓步慢行的普速列车则彰显的是中国温度;如果说三天建成武汉方舱医院体现的是中国速度,那么一应俱全的“标配”设施则体现的是中国温度。中国发展,速度携温度共行。看,春潮已升,暖意正浓,中国扬帆,疾速而行。

中国速度鼓舞民心,中国温度抚慰人心。

什么是中国速度?我看到从设计到完工,仅十天时间,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我看到缩短工期超过两年,仅用221天港珠澳大桥人工桥建成,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我看到中国领跑抗疫科技,98天完成新冠灭火疫苗的研发……什么是中国温情?我看到我们的政府宣布免费救治新冠病人,免费为全民接种疫苗;我看到一桥飞架南北,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携手共同发展,互利共荣。中国速度彰显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创造中国奇迹,它给了我们披荆斩棘,共同追梦的豪情与勇气。而中国温度,拂去人民的焦灼与无助,送来朗朗风清,皎皎月明。

中国速度引领发展,中国温度聚焦民生。

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到如今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们已把泱泱华夏文明,一次次写入九天星河;从1G时代的落后挨打到如今5G时代的引领世界风潮,我们已把通信技术的发展写成了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国速度凝聚磅礴力量,引领时代发展,助力中国崛起。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整村推进”到“扶贫入户”,致富路上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从加强老年手机设计研发,到以科技助力关心留守老人日常生活,我看到数字科技背后浓浓的真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发展的指向是为百姓谋福祉,让人民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这,便是中国温度!

中国速度彰显强国风范,中国温度展露仁者情怀。

从1949年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中国快速崛起,成为国际舆论中的“优等生”,更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怀柔远人,世界大同,我们将武汉抗疫经验无私分享给他国,将新冠疫苗火速支援多个国家。驼铃声声,响彻丝路,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彰显了我们愿把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给全人类的仁者情怀。强者怀仁心,还有什么山海不可跨越,什么未来不可抵达呢?

中国速度惊艳世人,中国温度熨帖民心。促进发展永无止境,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正如从加拿大归来的孟晚舟所说:“正是那一抹绚烂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 这中国红啊!是疾速发展的强大中国,是那轮关爱游子的皎皎明月,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评点:文章思路清晰,事例丰富。三个分论点形式整齐,展现了清晰的文章脉络,既展示了“速度”与“温度”的具体体现,也彰显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与作用,既有高度,又有深度。题目运用对偶句式,主体段落中多用排比句式来构成事例,使用比喻、反问、引用等修辞,这些要素都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方舱速度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速度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停留在心的温度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测个温度再盖被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