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宽和性在——泽被少林两宗匠

2021-12-24 05:33岳晓锋
少林与太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巡抚少林寺少林

◎岳晓锋

“一堂风冷淡,千古义分明”。

海宽在少林寺法堂上如是说。

明末的战乱摧毁了少林寺。废墟之上,群僧无首。即使清兵入关后,海宽也没有回少林寺。“圣朝定鼎,师寓京都开法。三载后辞归山,以图恢复祖庭。”

清兵进入北京是顺治元年,为什么一直到顺治三年海宽才回到少林寺呢?

因为这一年的正月,清兵方才攻克河南府,三月,河南巡抚吴景道及河南京官上书礼部,请求按照明代少林住持任职制度给海宽更换文书。时任礼部尚书的是大书法家王铎。崇祯三年,在明代担任翰林院试讲时,王铎曾来到嵩山祭祀中岳,并前往少林寺参访,写有《登五乳峰初祖二祖庵》诗一首。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份因缘,王铎当即批准了海宽的任命书。

刚刚离开京师回到少林寺的海宽并没有再次进京。

海宽以足疾为由没有领取这个委任状,此举被后人多方解读:有人认为海宽留恋前朝大明;有人认为少林窝藏明代遗老;还有人认为少林有反清复明的意愿。其实这些诠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此之前的顺治二年,清廷认为僧人持有的明政府敕书是政权的象征。为了树立本朝形象,消除前朝的影响,下令“内外寺、庙、庵、观,凡有明朝旧敕尽行缴部,不许隐藏”。

也就是说重新任命方丈,并非针对少林寺,而是一个全国性的行为。

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在明清两个朝代一直隶属于河南府。虽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但刚刚入主中原的清朝政权尚未稳固。此外,朱明王朝的残余势力还在谋求东山再起:顺治元年六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顺治三年一月,永明王朱由榔被拥立,十二月在肇庆称帝。

对于已经经历过多次改朝换代的少林寺来说,当家人需要观察一下形势再做决定。

清顺治十四年,礼部第二次颁发给海宽的札子中说“河南嵩山少林禅寺,自达摩面壁传心之后,凡嗣位传法者,俱请钦依礼部札付住持少林,提衍禅学、嗣祖传灯、钤束僧众。如儒门之衍圣,道教之真人。千百年于兹,不随世代变迁者也”。

儒门就是孔子世家,衍圣就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这里的道教之真人,指的就是千年世家张天师。

既然少林寺方丈和衍圣公、张天师一样,不随朝代更替而变化,作为前朝刚刚任命的少林寺方丈,当“少林以兵革蹂躏,废坠不堪,鞠为榛荆瓦砾之场,几无片席说法之地”时,新朝的委任状对海宽来说并不重要。

康熙六年历任翰林院学士、户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的艾元征在《重修少林寺碑记》中描述了海宽的艰辛。面对断壁残垣,海宽自嘲“卓锥无地也升堂,及至升堂锥也亡。两袖清风难把赠,满船明月任君将。”

除了升堂说法,摆在海宽案头最重要的是恢复寺院的建筑,为大家的修行悟道创设良好的环境。

再说,登封知县与河南巡抚更换频繁。成跃龙顺治二年被任命为登封知县,但顺治三年登封知县已经换成了髙岫。河南巡抚罗绣锦在位仅一年多。时任巡抚吴景道上任仅有几个月,当时谁又知道清朝政权是否稳固呢?

顺治九年四月,海宽利用自己在河南官场的人脉,联络分守许文秀、分巡范承祖、布政使徐化成(康熙八年至康熙九年署理河南巡抚)等官员维修少林寺,并得到河南巡抚吴景道的支持。吴景道对徐化成说“尔为岳牧,职有攸司,修废补缺,唯尔是任”。吴景道“仍捐俸为倡以告同事,一时咸发欢喜之心”,在众官员的资助下,修建了方丈室、立雪亭、左右十间、西退居、正殿五间,大天王殿一座兼左右二间,费时一年零三个月。

在大修少林寺的同年九月,海宽终于为师父——少林寺第二十七代方丈慧喜在塔林修建了一座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舍利塔。而此时,慧喜已经圆寂了十三年。

殿堂修好之后,举办法会,超度战乱、饥荒中的亡灵是出家人的本分所在。所以从顺治九年至十一年,海宽连续三年主持“天地冥阳水陆赈孤荐祖大法会”,吸引了巩县、偃师、登封的众多居士参加。

少林寺各项事务逐步走上正轨之后,海宽再次踏着先祖的足迹北上京师,住持善果禅院(善果寺坐落于广安门内广义街东侧,是北京历史上的外八刹之一,现为宣武公园),在那里继续讲经说法吸引信众、扩大影响。同时他还致力于佛教禅宗史的研究,“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数百年来,传述阙然,乃着缵续一书”。这本《五灯缵续》存世的有康熙年间和乾隆九年两种刻本,前者藏在首都图书馆,后者藏在上海图书馆。

顺治十四年,河南巡抚此时已经轮换了三次,亢得时作为第四任巡抚已经在位近四年。整个国家趋于稳定,驻锡京师已经一年多的海宽终于走进了礼部,正式领取了委任状。

一年多的京师驻锡换来的是四众的赞扬和朝野上下的认可。礼部在这份委任状中夸赞海宽“戒德清白、禅学精炼,堪为一代之表率。”人们称颂他“鞠躬尽瘁能荷担,自有芳名达九天”。

也正因为如此,海宽被誉为少林寺曹洞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除了海宽,清初的少林寺还有一位宗匠影响朝野,留名灯录。这就是海宽的师兄弟性在。

性在,号别山,河北唐山丰润人。十四岁随安国寺出家,师从愍忠受具足戒。深入经藏,遍访名师。慕慧喜之名,来到少林寺“钳锤陶汰有年。忽有省,呈解,喜可之,即付衣法。”性在擅长书画,其所画白菜“平怀一种天然趣”。在少林寺和中岳庙内,他分别留下了一幅梅花图,古朴苍劲、栩栩如生,刻在石碑上保留至今。明末战乱,性在于崇祯十七年回到河北迁西景忠山静坐参禅,曾在知止洞面壁九年,“一方道俗,归依如市”。

顺治八年,福临首次“出狩蓟东”来到昌瑞山。他说“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遥掷佩鞢定下了自己寝陵的位置。确定了吉壤之后,福临围猎来到景忠山。听说山上知止洞内有位少林寺僧人静修了九年,福临甚为诧异,便上山探望了性在。史书记载性在的应对非常契合上意——“由石室出谒,对诏称旨”。

传说中的见面是这样的:福临看见性在跪在地上迎驾,便伸手拉他。结果发现他的手很烫,便问:“你的手怎么会这么热?”

性在答:“因贫僧终日烧香持火!”

“那朕的手为何这么凉呢?”福临反问。

“因为陛下兵(冰)权在握。”

福临龙颜大悦,他又手指景忠山上的百年古松树问:“这是什么树?”

性在回答:“这是万年青(清)”。

这些曲意逢迎的话应该是后人附会。按照《五灯全书》记载,“圣驾临幸洞中,问佛祖根源,师应对称旨。盘桓终日,驾回行在。次日钦差内侍赍白金百两赐师,师辞谢。”

顺治十一年,性在奉召入万善殿,福临赐号静善禅师。“师虽受宠荣不矜不伐,安居禁城宛若深山。”正因为性在人品高洁,应对自如,让福临非常感动,以至于“数为动容”。对顺治影响极深的两位高僧性聪憨朴、木陈道忞也非常佩服性在的修持。二人均写诗赠送给别性在。性聪憨朴在《赠别山禅师》中写道“负笈曾闻叅少室,昔人已去更安心。

本无世念居岩谷,得晤天颜住禁林。提唱宗乘施法雨,弘扬教义动雷音。我因诏对非缘小,又遇高禅意转深!”

同一年春,当福临和性在在宫廷内谈论佛法的时候,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尤侗专程前往景忠山,拜访性在面壁九年的知止洞并赋诗两首。

在《憩石洞留示别山上人》一诗中,尤侗写道:

“石洞阴森小有天,朗公卓锡此安禅。钵龙夜静归山雨,野鸭秋高起海烟。玉磬每闻村照里,蒲团忽挂御炉前。悬知树下无三宿,面壁因何历九年?”

福临把西苑椒园改名禅室,专供性在念佛静修。诏书上是这样写的:“敕景忠山主持僧海寿知道:别山法师在尔山洞居住修静已经九载,朕今降诏入京师。而山洞内居住年深,供养久远,朕不胜嘉悦,赐尔银五百两,故此降敕”。

海宽的《五灯缵续》之所以能够入藏,性在起了很大作用。性在“来京笔授赞襄,成就诸先觉未续之案。”《登封县志》也记载,海宽“篡续五灯会元录进呈,世祖章皇帝召见,赐紫归山”。

海宽与性在,一个坚守少林祖庭使得灯灯相续,一个真参实证,进而影响朝廷。二人均被列入传灯录集大成的《五灯全书》,增辉少林。

猜你喜欢
巡抚少林寺少林
编辑部的故事
一字一师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寺2》立项拍摄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陈县令拍错马屁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张少林诗词选
遥远的道德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