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5 09:04周文欣
南方农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区块标准化农产品

周文欣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是指综合运用了多种网络技术、条码识别等前沿技术,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记账、加密技术、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等手段,实现对农产品整个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信息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的追溯管理,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档案实现实时查询功能,真实反映农产品整个生产流程,建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机制。这对提升当前的农产品溯源行业发展水平,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产品溯源系统发展现状

农产品溯源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溯源体系和行业标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因为疯牛病的暴发,西方建立了旨在追溯牛羊肉等畜牧业农产品的农产品溯源系统。1996年,英国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家畜跟踪系统,记录追踪家畜整个生命周期信息。2001年,澳大利亚建立了全国性的牲畜认证系统,追踪国内的牛全生命过程。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生物反恐法案》等文件,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设由此起步。我国农产品溯源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迟,2002年,农业部出台《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建立起了我国免疫动物免疫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2003年,“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启动零售商品条码,现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04年,农业部率先在北京和河北实施了“进京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项目”,北京开始了蔬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试点。与此同时,其他省市也相继开始了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试点工作。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7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四川、广东、山东展开试点。综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农业的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各地区、各行业纷纷建立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溯源进行结合的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能够很好地革除传统溯源的弊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国内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质量信息标准,还不能做到跨系统查询,需要开展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2 农产品溯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农产品追溯领域行业市场迅速膨胀,出现了大量的农产品溯源服务提供商。但还普遍存在着涉及农产品溯源系统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市场标准不统一、信任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2.1 法律规范有待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出台了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但不足以实现农产品自生产至消费的全过程监管。食品安全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如何建立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是建立真实可信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尚未建立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全程的统一行业标准,存在着各行业溯源标准不完善、多头管理溯源系统标准不统一、信息无法自由交换、壁垒无法突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2.2 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农产品因其价值的特殊性,无法完全实现农产品生物个体的标记溯源与验伪,所以标准化量产是实现农产品大规模快速准确溯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当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观念上认识不足。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标准化的政策不了解,没有看到农业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优势,仍然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种观念。二是在推广上力度不足。由于农业标准化工程“周期长、回报慢”,导致出现科研机构研究热情不高、市场主体投资动力不足的情况。虽然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标准化农业,但人才紧缺问题突出,农民对标准看不懂、学不会、做不好,年轻人又招不来、留不住。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监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相同地区的同类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溯源。

2.3 信任体系有待健全

当前我国尚未确定农产品溯源监管的职能部门,虽然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多个部门均对农产品溯源进行开发建设,但因职责边界以及协调统筹的问题,例如农产品生产的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督管理主要由农业农村部负责,而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生产、加工环节后主要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职责模糊的问题。农产品溯源缺少统一有力的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快速高效的监督管理。在农产品溯源的过程中甚至存在数据完全造假的风险,并且在农产品溯源信息数据造假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惩戒措施、行业规范标准,造假成本低、收益高。这导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虽然实现了线上数据的不可篡改,但线下数据造假依旧存在很大可能,所以建立健全农产品溯源系统信用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2.4 溯源系统建设成本偏高

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制度下,农产品溯源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以及小型民营农场。除国营农场外,大都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但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是硬件设备的投入,信息采集、信息录入、二维码标签打印机、PDA设备等。二是软件设备的投入,当前市场上平台化的溯源系统均需要一万至数十万的入驻费用,自行设计运营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成本更高。三是员工成本及服务费用,包括追溯系统维护费用、人工工资、培训费用。综上,当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存在着投入高、收益慢的特点,严重制约着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发展。

3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议

3.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业标准

随着人民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我国在传统的较为完善的农业法规体系上,根据当前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产品溯源系统应用现状及难点,针对法律制度过于原则或笼统、追溯义务规定片面、追溯主体激励较弱的情况[1-5],建立完善法律支撑体系。一方面,严格监管农产品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完善监管,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可信。同时,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追溯标准是实现农产品溯源信息流通、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建立统一的溯源标准和编码制度,在数据入口实现一致。其次,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传输标准,不论何种产品,怎样的加工流程,只采集相关模块的监管信息。最后,建立统一软件设计标准,保证数据的可流动,为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数据溯源奠定基础。

3.2 强化智慧农业,加速规模生产

加快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必须直面我国当前“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2亿农户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快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数字化农业+农业全产业链转型,充分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6-8]。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全面营造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支持研究机构及市场主体从事农业标准化建设,在企业税收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政策帮扶,从而激发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组织专业人员与资源在专用传感器、精准作业、农业机器人等领域加快突破技术难关,加快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的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转型。四是要加快基地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要建立科学的市场评价体系,实现农产品差别定价,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引导农民、企业自觉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标准化市场良性发展,为农产品溯源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3.3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信用机制

我国农产品生产销售涉及面广,在生产监管中一直使用的是分段、分类管理,所以导致农产品溯源需求的多元化,进一步导致溯源标准的多样化。针对现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考虑将其纳入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中,从而建立质监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管模式,统一溯源系统标准,打破多元壁垒,保障农产品追溯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提高数据造假违法成本。一是要优化农产品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增强采集系统防篡改功能,提高农产品数据采集可靠程度,确保上链数据不会因设备问题导致误差。二是要加强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在一定范围内配备合适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纳入溯源系统的生产基地及人员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提升生产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9-12]。三是要将农产品溯源数据造假纳入个人征信以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制定并严格落实数据造假联合惩治制度,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愿造假的良好社会氛围。

3.4 建标准降成本,普及溯源系统

针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成本高、见效慢、投资回报率差等特点[13-15],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使用平台系统方面,政府可以在建立统一的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标准基础上,建立农产品溯源基础系统,由政府从保护食品安全的初衷进行推广应用,有效解决各类平台系统的入驻费用偏高的问题。二是为有能力、有意愿使用农产品溯源平台的用户统一采购硬件设施,提高议价能力、降低投资成本、保障后期维护,同时因使用统一采购的设备更便于农产品溯源标准化的推行。三是将区块链溯源系统与食品检验检疫机构纳入政府监管平台,确保将育种、生产、加工、包装、流转全链条纳入监管体系,从而实现农业全链条监管。四是由政府农技部门提供统一的人员培训服务,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系统培训不仅降低人员成本更可以提高培训效率,从而降低农产品溯源系统使用成本,提高农产品追溯的社会影响力。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真实可信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势在必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推进、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逐步培养农产品溯源意识。当前农产品溯源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研究力度,明确系统薄弱环节,并结合市场使用需求与农产品特性,以达到理想的产品质量溯源效果,建立健全完善追溯体系,确保我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

猜你喜欢
区块标准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标准化简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