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产品CMF设计”课程教改初探*

2021-12-25 09:04
南方农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校企工艺材料

尹 程

(柳州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

0 前言

校企融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是现阶段大多数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1],明确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为一大批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了指导思想。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需建设在企业产业链上,需与企业生产一线“无缝对接”。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育界和产业界已达成共识,单从学校本身来思考培养人才教育具有片面性,更应该是校企联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教育,尤其是针对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搭建更高的教育平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技术人才。

“产品CMF设计”是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CMF含义中的“C”内容为产品设计的颜色,“M”内容为产品设计的材料,“F”内容为产品设计的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在产品设计时,设计师既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美基础,又需要具备扎实的材料理论和丰富的工艺处理实践经验。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必修课程,前期完成了一些基础的工科和艺术课程的学习,后期学生会分模块进行专门化教学,以项目式训练为主。教学中旨在通过课程间的融合与渗透,有效完成“产品CMF设计”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科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贯通,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传统的“产品CMF设计”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为主,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整体知识框架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但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的不断发展,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也要随之变化,教学上理应有所改革,紧跟时代步伐,与高校所在地域、行业紧密联系,加强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探究改革创新,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1 “产品CMF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需求脱节

1)“产品CMF设计”这门课程在材料及工艺上所涉及的领域较广,涵盖工业产品有家电、交通、机械等多个行业。因此,课程内容有着很强的材料工艺技术工程课程能力要求。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条件严重不足,无法将各行业领域所涉及的材料工艺工程技术全面整合建设实验室,将这些生产技术逐一搬入课堂,导致专业性极强的材料知识及工艺工程技术在教学上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不能有效理解材料知识及加工工艺技术。

2)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美感来自于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材料及工艺工程技术来自于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两类专业的知识融合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脱节,导致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足,实践能力不足,也导致了美学与材料工艺都掌握全面的人才较少,现阶段高校CMF教育的教师团队也存在以上问题。

1.2 传统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阶段国内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相对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逐一讲授课程的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无法将这些生产现场复制到课堂中,大多数教学现状仍为枯燥的讲授法及采取播放工艺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学生知识能力吸收差,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3 课程重视度不够

1)“产品CMF设计”课程教材资源严重短缺,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国内现状教材中包含CMF三方面知识点的产品设计教材少之甚少,少数有的教材在内容上较陈旧,较多高校依然存在教材使用上,课程C、M、F板块内容分开使用教材的现象,这样的现状与设计专业的前沿性特点相脱轨。

2)学生对“产品CMF设计”课程的认知与重视度不足。学生对材料、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进行真实产品设计项目时,对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方案、表面装饰与所选材料及其工艺的关系模糊,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清楚,对材料工艺的效果缺乏认识[2]。

1.4 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受校内教学资源的限制,高校仅依靠校内教育实践平台显然无法很好实现应用型大教育目标的转化,达不到产教融合预期效果。因此,这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它既包含校内平台,又包括校外平台。如何深化“深企入教”的教学改革,拓宽企业参与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通过与企业联盟、行业联合、企业园区联结等多种方式来培养满足企业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及重点改革的方向。

2 “产品CMF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意义

1)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注重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的研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双方共同进行人才教育培养的实施,将带动高校综合改革的深入和新一轮高潮。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在新形势下开放办学的重要举措,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完成课程设计训练等,实现“做中学”“做中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可联合高校师资力量开展研发工作,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使企业、高校、学生、教师及社会多方受益。

2)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够更好推进交叉学科课程建设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科技和人文等多学科的相互融合,是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紧密联系的交叉学科,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3]。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产品CMF设计”是一门较强的交叉学科课程,其既囊括了机械结构、材料工艺与美学知识,又要求具有极强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材料基础。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解决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长期以来认为材料知识及产品工艺处理技术学习难度系数大的难题,也能借助本门课程将艺术美感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交叉学科课程的研究与专业的贯通发展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3)高校教育借助社会企业资源,实现更好的产教融合,企业资源平台共享。因“产品CMF设计”这门课涉及高分子材料、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等多种材料及工艺技术,高校设备资源有限,无法将课程所涉及的材料、工艺及色彩管控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进行在校演示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正是将产教融合引入工业设计专业“产品CMF设计”课程中,结合优秀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与高校专业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将课程理论知识以具体的实践展现在课程教学中,把教室搬到了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师傅、专业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点线面无缝对接,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3],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企业人才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的问题。

3 “产品CMF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1 校企共同探讨课程改革,明确培养目标

“产品CMF设计”是一门囊括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学科,因此高校可以依托本土企业资源及企事业中有较多设计类行业专家和产品设计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聘请知名设计类行业一线专家入校,借助地理优势,实施“深企入校”的合作模式。在合作中,双方共同探讨“产品CMF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可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完成课程设计训练等,实现“做中学”“做中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可联合高校师资力量开展研发工作,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使企业、高校、学生、教师及社会多方受益[4]。摸索出一条适合高校教育、企业人才需求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等。

3.2 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1)调整课程学时分配,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以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将产品CMF设计课程理论学时保持不变,追加实践学时,进一步强化理论转变实践能力举措,进一步强化理论转变实践能力举措。

2)对“产品CMF设计”课程的教学场所分解调整。传统“产品CMF设计”课程内容庞杂,深度不够,尤其是对工艺的实现部分无法有效展现出来,教学场所以教室为主,本次课程内容改革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搬至企业现场教学。

3)对于部分有操作性但操作难度不高的课程,可以设置体验式课程教学实践。“产品CMF设计”中,对于要求具有一定实践性但是实践性不是很强的部分内容(如材料色差值管控、光泽度测定、肌理深度测定、色卡管理及封样流程)等实操,对教学道具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而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可以请企业资深专家到校进行授课,挪动小型色彩检测设备入校的方式,来校内实践教学。以设计思路为产品设计主脉,进行产品创意设计,整合设计方案,通过CMF设计知识进行实物效果呈现,课堂制作实物。在制作实物的过程,充分体验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加工工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材料及工艺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4)产教融合,资源平台共享。针对“产品CMF设计”这门课涉及高分子材料、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等多种材料及工艺技术,高校设备资源有限,无法将课程所涉及材料、工艺及色彩管控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在校演示教学的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喷涂、材料加工、注塑工艺、吹塑工艺等教学内容,完成理论教学后,将学生带入企业现场,再结合理论课堂,进行情景式教学和身临其境的互动教学,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互动整合。

4 “产品CMF设计”教学改革优点

1)打破传统大学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需求的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各兄弟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各产业企业,探讨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对校内课堂及企业一线课堂进行内容整合,制定出适应学生成长、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2)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将传统的“纸上谈兵”的课堂教学模式,按教学内容的能力需求,逐步分级分阶段将部分课堂调整到企业一线。使得教学目标更突出“能力本位”;教学内容体现“能力主线”;教学方式凸显“能力形成”;学习方式显现“能力发展”;评价方式更注重“能力考核”。

3)探索适应工业设计专业“产品CMF设计”这类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多角度、灵活多样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从产学研人才培养的理论上进行探索,改变过去产教研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局面。建立“双导师”制度,利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企业“大课堂”相结合的渠道教学方式,建立多样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5]。通过理论授课、市场调研、企业参观、企业项目、实践操作、课程总结等多形式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产品设计的理解。

5 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CMF设计”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紧密,学习难度相对设计专业较难的一门课程,在产品CMF设计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努力、认真、勤奋,又需要较强的工科材料工艺基础,才能更好地将设计的艺术美与技术的工艺美结合起来,产生创造性的科学设计。在教学改革中,依靠传统的讲授法,照本宣科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高校教学,在教学探究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土优秀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与高校专业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将课程理论知识以具体的实践展现在课程教学中,把教室搬到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真正实现教师与师傅、专业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点线面无缝对接,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企业人才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的问题。

猜你喜欢
校企工艺材料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