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可用,屠龙有术
——宏大主题千文一面瓶颈突破

2021-12-27 00:39江雪松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和平精神作文

江雪松

如何突破宏大主题作文千文一面的困局,笔者认为可以从形成思维链、写有我之文、锤炼语言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形成思维链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这是对“八省联考”作文的基本评价标准,在“文风端正”的前提下,“文脉清晰”对考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架构提出了要求,要求考生的文章有基本的思维链条、结构清晰,对应的是东拉西扯、浅层思维、以例代证等常见作文病症。如何形成清晰的思维链,除了常见的“引议联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基本结构外,建议考生培养如下几个思考习惯:

概念辨析

当出现关键概念、关键词的时候我们不能虚晃一枪、一带而过,而应对关键概念特点、内涵外延思考咂摸,将思维沉潜下去。例如,在一篇关于“班规”的作文中,有同学思考“规则”的特点,写道:“如果人人都用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规则并要求其作改变时,规则的存在就显得毫无意义,规则应该是一个从理性中产生,在人性中磨合和完善的过程,只有当整体效果和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规则才能完成从制定者一个人的规则到大家所有人的规则的转变。认同与众,内化于心,像仙人掌不仅有尖刺,也能有柔情美丽的花朵。”“八省联考”作文我们也可以好好思考何为“铭记历史”,何为“迎接挑战”,“铭记历史不是记住仇恨,不是镌刻羞耻,而是警钟长鸣,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挑战不是以暴制暴的对抗,而是面对撕裂与不确定性更好地坚持命运共同体”等。

分类比较

可以从同类现象、异质现象、古今、真伪、对错、自然社会、文化审美等角度辨明不同层面的问题,得出异同引向深入。例如,在有关“教育惩戒”的作文中可以从惩戒的施行者与接受者两个层面分析惩戒的特点与做法,也可以从心理、教育、社会等层面分析教育惩戒带来的影响。“八省联考”作文中,可以尝试对“挑战”进行分类,例如,“挑战”可以是国内的疫情、科技的“芯痛”,也可以是国际的中美贸易摩擦、科技制裁;可以是家国,也可以是青年个体;近的如需为高考拼搏,远的如需要克服刷题、内卷、物质主义等,拥有更高的精神格局,这样才能将分析落到实处。

对方辩友意识

在立论稳固的基础上,如果能假想对方会怎么辩驳,就会有效让层次推进思维完善,如“八省联考”作文中即可有效借鉴此法:“然而,我们也难免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认为生于和平年代学习战争年代的精神是不可取的。难道那些伟大的战火英雄已经‘过时’了吗?不!战争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湮灭于历史的长河里,但这其中一定有我们和平时代能汲取的养分。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在灰烬深处有余温。’战争的灰烬散去,它留下了它的余温,这灼灼余温便是英雄的温度。”

寻找切入点

很多文章其实是散乱的珍珠,需要找到一根串起珍珠的线,化散为聚,这根线可以是一个角度、一个意象、一句话、一个比喻等,例如,可以聚焦“抗美援朝精神”,贯穿始终,可以以“我在”“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作为提纲挈领的张目。

二、写有我之文

对于宏大主题作文,很多同学存在过于急切地迎合,结果写成政治历史小论文的现象,丢失了语文味,丢失了“大我”之下“小我”的感悟与思考。只有将“大我”与“小我”结合,写出“有我之文”,才能破解空喊口号的弊端。何谓“有我之文”?

“有我之文”首先可以有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议论文绝不是板起面孔居高临下地教训人,那只会让人心生抗拒,真正的说理是平等的对话交流,甚至坦陈自己的心声,例如,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拒绝平庸》开头与结尾:“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再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由自己早上赶考看见的小餐馆名字切入,真诚生动,最后又以“我必去风沙渡”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此为“有我之文”。

“有我之文”还可以是情境的巧妙创设。例如,有同学开头结尾是这样处理的:“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团结抗疫的同时,也迎来了抗美援朝70 周年。而作为其中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曾孙女,我深有感触……和太公在小巷中散步,拾起暗红的旧砖瓦,听英雄的故事。那时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飞雪,而今的青年握住他的手,有幸此生相逢。”该文结合生活巧妙创设了一个情境,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展开体悟与思考,也可以很巧妙地将历史、当下、自己结合起来,可谓一箭三雕。

“有我之文”还应该有对写作者身份的体认。命题人希望看到的是身为青年的我们作为时代的答卷人具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例如,下面一段话就很好地体现了身份意识:“当看到几十万热血青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一首短诗《我没有说话》。最后的一句话记忆深刻,‘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而朝鲜人民却说‘他们奔我而来的时候,志愿军站出来为我说话了’。是的,今天的和平正因为年轻的志愿军不仅有说话的勇气,更有行动的决心。今天的我们还应有胆气、有侠气、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怒气和豪气,如此才能有为正义而战的勇气,才能肩负起守望相助的使命。”

三、锤炼语言

最后,还要提醒考生不要忘记锤炼自己的语言。汪曾祺说过:“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不仅是锦上添花的形式,本身也是思想内容,是考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赛场上高下立见的地方。好的语言应该是准确鲜活的,而非虚浮卖弄的,例如,引起广泛争议的《生活在树上》一文在语言上过多地运用“嚆矢”“振翮”等看上去高大却生僻的词,反而造成了阅读的障碍。此外好的语言应该像海明威所说——“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在好语段的沉潜阅读并有意识地揣摩中形成自己的表达,说自己的话。例如下面这段:“在韩国近年交还的志愿军遗物中,我们能看到的不只是枪支弹药,更多是眼镜、钢笔、口琴、恋人的相片等生活琐物,甚至还有一封大字歪歪扭扭的写给母亲的家信。他们一样想活着,他们一样想家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想让青春如烟火般华美绽放。但是,他们和我们又不一样。热爱生活,并没有让先烈耽于安乐,畏葸不前,热爱生活正是保卫和平的动力之源。一旦使命在肩,柔情百炼成钢,丹心坚硬如铁,他们对和平生活最美好的期待,立刻化作最伟大最决绝的牺牲精神。”这段话没有多少华丽的字眼,但关键是把抗美援朝的战士当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寄托和羁绊,更显出他们毅然踏上战场的牺牲精神的可贵,我认为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句子”,带上了文字的温度。

电影《一代宗师》中还有一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想这用在作文的备考上也同样合适。

【作文示例】

擎 天

解梦扬

我们是否把擎天精神遗忘在了角落?

我总认为和平就像笼罩着我们的这片天空,静谧而美好。可是不要忘了,当云朵飞过,每一声赞叹,都是擎天神阿特拉斯滴落的汗水与沉重的喘息。人类当然无法与神明比肩,然而,在70年前,抗美援朝志愿军凭借着青年的血性与凡人之躯,汇聚万千涓滴溪流,肩负着和平的天空。他们奋勇于战场,面对着强大对手,面对着北境皑皑的白雪与毫不留情的恶寒,没有丝毫畏惧,即使身上只有最普通的夹衣单鞋,也要在漫天的炮火与轰炸中握紧手中的步枪,像“移动的原木”一样一步步攻向敌方的阵地。他们用身躯强硬地把美军拦在三八线以外,前赴后继,担负起了中国的安全,支撑起了亚洲的和平。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安定!他们就是我们的“擎天神”。

没有一个士兵不会思念家乡,没有一位战士不想回到故土,但无论是向敌阵发起冲锋的猛士,还是在长津湖冰天雪地中为设好埋伏纹丝不动的官兵,即使心中暗含着种种担忧与不舍,在对敌时也没有丝毫的动摇与畏惧。支撑他们的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正因为身后有他们热爱的和平,有他们牵挂的国土,有他们牵念的亲人与安定的生活,他们才会在天穹将要坍陷时奋力一搏,以凡人的血肉之躯保卫身后的家园。为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奋不顾身,保护与捍卫和平,这正是我所说的擎天精神。

纵然生活已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他们刻骨的擎天精神也不应被遗忘,我们永远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彼时的青年因保家卫国的信念迈入铁与血的战场,对于我们,擎住这片代表着繁荣与安定的天空,仍是不容推辞的义务。贸易战的风波仍在翻涌,新冠疫情的浪潮尚未平息,影响着生活的事件又何止这些?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C,全球变暖愈演愈烈,我们也正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关口,需要更多的青年才俊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首先,便是加强自我建设,为未来迎接挑战打好基础。其次,我们的目光不要再仅仅囿于象牙塔或是安闲的安乐乡中,而要放眼看向我们所处的社会,看到他人的需要。在封锁的小区中做一个志愿者,在抗疫后方协助医护人员的工作,是一声声“我在”擎起了希望的蓝天。

我们可以享有安宁的生活,但不能耽于享乐,不能在挑战来临之时“躺平”,等待他人替自己肩负起擎天的重任。当先辈们的身影远去,天空逐渐坍向大地,正是我们从安乐乡、舒适圈中走出,坚定地喊出“我在!”之时,让擎天精神在历史中流淌,让和平与繁荣之光代代延续。

点评:本文文风端正、文脉清晰,具有写作智慧,运用“擎天”这个意象将抗美援朝精神具象化、文学化。设问开篇,先从擎天精神是否被我们遗忘来警醒大家,继而紧扣抗美援朝历史指出抗美援朝战士就是“擎天神”,他们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精神即是擎天精神。最后指明在当代的挑战下,当下的青年应如何以“我在”的胸襟抱负继承发扬擎天精神。“我在”既是对篇首设问的回答,更是对时代挑战的“迎接”,有豪迈的“擎天”之情。

猜你喜欢
和平精神作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