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耕耘一路歌
——记石家庄市西三庄学校教师陈会敏

2021-12-27 08:03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数数感研修

教师档案

陈会敏,河北省数学学科骨干教师,曾获石家庄市跨世纪青年拔尖人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名师等荣誉称号,现任教于石家庄市西三庄学校。她曾在全国、省、市作公开课20余节,发表论文、教学设计等30余篇,指导20余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数学及英语等学科的优质课评比,均获优异成绩。2019年,她带领团队成员,两次走进河北师范大学,为大学生以及国培班的学员作专题讲座及培训。

课堂教学

在认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陈会敏

【课前思考】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入学前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第一课时《认识11~20各数》教材集中选择了一些典型事例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对熟悉的事物动手、动脑做的过程中,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体会1~20各数的特征,学会各数的读、写,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用11~20各数表示的事物。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数概念的教学中逐步唤起、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流程】

1.数一数——读数、数数。

教师首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说一说有哪些水果?如果不一个个地数,你能估计一下哪种水果个数最少,哪种水果个数最多吗?之后师生共同数一数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数数”活动是学生形成“数概念”的基础。通过一个一个点数,学生知道了某个集合的数量,“点数”时学生必然用到“一一对应”的原则。在交流数数结果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怎样在图上数物品,就能一个不丢地数出来”,强调“有序地数”“做标记地数”,获得在图上数实物的经验。之后,师生共同把水果的个数从少到多排序。

2.抓一抓——估数、数数。

提出要求:抓——每人抓一把花生;

估——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数——数一数你一把到底抓了多少粒。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计”,所以活动前,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估计的意思,就是先凭自己的感觉猜一猜有多少粒。之后要求学生每人抓一把花生,指名几个人说出估计结果,教师进行板书。其他同学把估计的数告诉同桌,然后开始数,看谁估计得准。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大家都是抓了一把花生,为什么数出来的数不一样呢?

这一问题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又具有“数学味”、有思维价值。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懂得这一活动和每个人手的大小以及抓的是一大把还是一小把有关之外,还与花生的大小有关。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后安排第二次活动“再抓—再估—再数”,交流时教师着重关注学生估计的经验是否在上一次估计的基础上有了反思、调整的意识。

通过“抓→估→数→再抓→再估→再数”这样一个开放、个性化、反复的过程来丰富数数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同时感受估计的乐趣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

3.读与写——读数、写数。

在学生已经对11~20各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出示装鸡蛋的托盘,“认真观察,这个装鸡蛋的托盘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盘装10个鸡蛋。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知道这两个托盘中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数?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方法:(1)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是11个。(2)左边盘中有10个,右边盘中有1个,在10后边接着数一个是11。教师介绍11的写法,说明每个“1”表示的意义。让学生直观感知10和几合起来就是十几,体会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下一课时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好铺垫。

4.练一练。

至此,学生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读数、估数、写数。练习部分可以灵活采用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中直接让学生读直尺上的数,以及从1数到20,再倒着数。可以把这两个内容合并成一个练习,设计“给数找家”活动。首先出示直尺,上面显示0~9,再出示10、20,之后提问:15的家在哪里?18是离15近一些还是离20更近一些呢?比10大比14小的数都有哪几个?学生借助直尺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0~20数的顺序,明白直尺上在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去感悟数,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小关系的直觉认识,在读数、数数、估数、写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亦教亦思

用心求索 收获成长

○陈会敏

我在石家庄市西苑小学的教学副校长岗位做了七年,后又担任西苑小学两个校区的书记,2020年组织任命我来到西三庄学校。无论在哪里,我都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并且一直致力于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成长,和教师们一起上课、磨课。在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的帮助下,我和团队成员开始单元起始课的研修,学校教研团队的建设向着活跃、专注、深刻的方向不断迈进。

深入研究,站稳课堂。做教育,就不能离开课堂,不论走到哪里,我都坚持参与一线教学。这节《11~20各数的认识》的课堂研修让我对核心素养之“数感”又有了新的认识,怎样在看似简单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在认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一次共同备课时,李淑民老师提出:“教材安排每个活动的意图是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数感的培养?”这两个问题给了我很大启发。在本课中我引导学生在数的过程中经历一一对应点数,读数写数中渗透数的组成,形成练习时让学生亲历数线模型的抽象过程。这次教研过程让我领悟到,只有真正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成长植入思考的种子才是数学素养的落地,也是数学活动的价值所在。

携手并进,共同成长。按照工作室的安排,我这两年先后承担了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单元起始课的研修任务。我带领团队成员从目标分解—集体备课—课例展示—撰写说课稿进行系列案例研究。课例打磨研修中,我们基本上是一课多上,它不仅仅是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理论学习、问题探讨、实践尝试、深入反思、行为跟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回过头来捡拾参加工作室以来团队的活动成果——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一二年级单元起始课说课稿的修订及音频、视频、微课的录制;团队成员共有41节课例获奖,其中2节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4节省级优课、14节市级优课、4节微课在中国研修网上展播……

管研结合,相得益彰。走过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团队,在经历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的课堂主要是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而管理的核心就是把教师放在心上。我们强化内在激励,让教师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给学校注入生机。2020年,我们规范常规管理,语文、数学团队进行了读书交流活动;组织了“我行我晒——青年教师人人一节优秀课”研课活动;给老师们搭台子,在教学竞赛活动中“以赛代训、以活动促提升”,开启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精进之旅。下半年我校有2位教师获得省级优课,4位教师获得市级优课,2位教师承担市级送教、示范课任务。

一路耕耘,一路芬芳。我将和大家一起在教育的原野上潜心求索,做更好的自己,成就更优秀的团队。

名师点评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李淑民

和会敏相识于2017年,那时候我们要选拔工作室队员,是省教科所崔海江主任推荐的,从她的资料中我发现她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随着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我们慢慢熟悉起来,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个秀外慧中的小妹妹了。

抓住本质,提升素养。上好课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立足之本,工作室指导各个团队立足课堂教学开展了上课、说课、微课等系列研修活动,《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就是我们布置的团队系列研修内容之一,教材安排了数数、估数、读数和写数等教学活动。正如华罗庚所说“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其本质都是度量,活动安排体现了直接度量的两种方法——点数和估数。会敏在点数中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还有意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反复估数中强化了对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在读数写数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模型和实物图初步感知度量单位“十、一”及度量单位的多少,体会度量的本质;解释应用部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计了“给数找家”活动,在思考交流中让学生亲历数线模型的形成过程,从数序、数的大小等方面多维考量。整节课层层深入,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借助多种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度量意识。

团队研修,助力成长。按照工作室1+1+n+m的研修机制,会敏把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和学校的团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出色完成了两个年级单元起始课的研修任务。研磨课例一丝不苟,坚持一课多上,扎实的研修促使她所带领的年轻教师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捷报频传,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纷纷获奖,她和教师的微课及学生快乐展示集锦在中国教研网上面向全国进行了精彩展示。

身先士卒,硕果累累。会敏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用心,有规划、有路径、有举措、有成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她一贯的风格。她经常和我说,作为管理人员,要扛着旗子走在教师的前面。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她带头上阵,进行专业引领;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她勤于思考,并将思考成文,多篇文章见诸书刊……工作室部署的任务她从不敷衍了事,单元起始课研究、学生快乐展示活动的开展、工作室跨市研讨活动等,她都认认真真有条不紊地落实,并且总能给人以惊喜。也正是她的踏实肯干成就了她,曾在全国、省、市作公开课20余节,发表论文、教学设计等30余篇,指导20余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数学、英语等学科的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她先后荣获石家庄市跨世纪青年拔尖人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衷心祝福会敏老师在未来的逐梦路上精彩无限!

猜你喜欢
数数数感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爱数数的兔十一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