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星光汇成璀璨星河

2021-12-27 06:20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杨木栅子中心校男特岗教师群体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特岗中心校学校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杨木栅子中心校男特岗教师群体

编者的话:杨木栅子乡地处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南部,位于天河川流域上游,当地人喜欢叫它丰宁的“小西藏”。

在杨木栅子中心校,当地的老教师几乎全部退休了,学校近几年入职的特岗教师逐渐增多,其中,比较稀缺的男特岗教师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下面,让我们认识其中的几位吧!

刘洋:踏风而来,迎风而上

2017年冬季,我曾经来过丰宁的杨木栅子乡。我自己开车跟着导航一路前行,路是越走越深,山是越来越高大,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我肯定不来这大山深处,还是在城市里生活更加的舒适。

转眼到了2018年夏季,我很幸运地考上了丰宁特岗教师,分配到了杨木栅子。缘分真是妙不可言!我来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的女朋友在2017年考上特岗教师分配到了杨木栅子,我也于第二年追随而来。因为之后自己也认真想了想,两个人的异地生活远不如在一起,妥协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也是很荣幸的,我希望自己能踏踏实实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当初刚来到丰宁时,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天真蓝,云朵很大,空气很清新。来到杨木栅子,除了以上第一感觉,还有第二感觉,这里的风——真大。放眼望去,四面环山,学校的布局十分简单,小型操场,几排平房,一目了然。我心想:看来也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多艰苦嘛!竟然还有教工之家。高兴劲儿没过多久就被一盆凉水浇个正着:整个学校只有一个水龙头,学生和教师用水十分不方便;同时,因为校舍紧张,我与另一名新特岗教师一起临时入住在广播室内,有意思的是第二天早起一睁眼,对面床上有两只老鼠在啃食我们昨晚买的零食,内心一阵抵触。一星期后学校腾出了一间屋子,我俩也算是有住的地方了,不足之处就是前面柏树遮挡住了阳光,屋子也没有窗口……就这样,我俩一起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放眼现在,学校周转宿舍已经修建好并能入住,生活设施也是逐步完善了,现在用水很方便,宿舍内有卫生间,无线网络全覆盖,保障了基本的生活。

缘分真是很奇妙。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家乡人,比如汪李明夫妇,开始不知道,细问才知,原来我们除了是同乡人,还是校友,他俩比我大一届,算是我的师兄师姐。再比如在杨木栅子任教十来年、来自于邯郸的马老师,和我们一样毕业于邢台学院,这也是我们的大师姐了。还有于瑶老师、王博老师、赵占跃老师,当然还有我爱人,远到邯郸、衡水,近到唐山,我们来自于外地,周末只能驻守学校,相比于本地周周回家的老师,确实也着实有些羡慕他们。但好在我们还是人多有伴儿,周末一起涮个火锅,自己做饭,也都很有意思,每个人真诚以待,就跟家人一样,归属感油然而生。

我也有朋友分配到其他乡镇,听到说得最多的是好无聊,打个篮球都凑不齐人。这点我很幸运,我自己喜好打篮球,在这里又遇到相同喜好的同事,吃完晚饭一起打会儿球,聊会儿天,很是充实。

身为教师,重中之重就是教学。记得刚来时,我站上讲台,虽然说是不紧张,但是看到40多张陌生的面庞,多少也是有些心虚。第一次站上讲台,记得的是想要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怕他们不听话,不过经过半年的相处,发现孩子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纯真!三年的努力,让我学会了与学生相处,教学教法也在逐渐进步。学生评价我,只要看到我笑,他们就会有些“害怕”,他们知道了,除了严厉批评外,还有更柔和的方式“管理”。比如今年班上一名后进生,刚开始时也就只能考20分左右的成绩,很多字不会写。其实这样的学生不是学不会,只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可以从接纳入手,让学生接纳我,然后对学科感兴趣,经过努力,他的成绩提升很明显。要说我的教学措施也很简单,先与学生打好关系,买一些笔记本、文件袋奖励给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平等,然后再买一些学习用品或者小挂链之类的物品作为进步奖励、突破奖励等,这样也能够统筹兼顾;另外,作为对学生整体的激励,我告诉学生们,如果这次进步人数达到50%以上,带着大家看电影,一起做游戏……就这样,进步人数节节上升,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好学习科学了。

最后,我想说,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一滴一滴水,每一朵花会枯萎,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失色。平凡铸就伟大,每一个人都了不起。我珍惜团体内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就如这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前行。

赵占跃:离家辛勤育人梦,天下繁花桃李红

2017年,当我得知考取了丰宁特岗教师时,内心是跌宕起伏的。因为我不再是刚毕业的心浮气躁、玩心很重的“毛头小子”,而是到了“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担起家庭重任的年纪,父母年过六旬,女儿刚满一岁。如果从老家衡水到500多公里外的承德丰宁从教,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需要妻子打理。当我征求妻子的意见时,她目光坚定地告诉我:“既然考上了,你就安心去工作,家里的事我来照应。”妻子需要照顾双方父母,还要日夜呵护刚满一岁的女儿,为了打消我的顾虑,妻子还提出很多可以兼顾的解决方案,我心存感激。

心怀忐忑的我出发了,首先坐火车从衡水到达北京,然后通过地铁周转,再倒城际班车,最后再乘坐公交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随后得知被分配到杨木栅子中心校,并见到了张国友校长。在和张校长一起乘车去杨木栅子乡的途中,需要途经一大段蜿蜒的盘山路,毕竟是第一次走盘山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初见杨木栅子小学,一排排平房林立,操场也很简陋,儿时上小学的情景瞬间浮现。抖落一襟风尘,挥去一身疲惫,我立刻投入工作。在张国友校长的引荐下,我先随舍务老师吕树国带着行李和被褥来到宿舍,里面三张床、一张办公桌、一个铁皮柜子、一只水桶,地方相当局促,连洗脸的水盆都只能放到办公桌下面。这样的场景,确实有点出乎意料。“既来之则安之”,当时学校校舍紧张,我和负责学校食堂工作的李冰老师一起住在吕树国老师的舍务办公室。条件虽然简陋,但这一老一小两位舍友给予了我生活上很多帮助,工作上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我的“主战场”是六年级科学课,一开始就担任毕业班的课程,我感觉压力很大。学校有“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传统,我的师父是成军平老师,成老师在如何组织科学课的教学和怎样巧妙设计科学实验方面传授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让我的课堂生动有趣又饱含知识量,孩子们非常喜欢。

敢于接受挑战,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教师。2017~2018学年下学期,舍务老师吕老师面临退休,任课教师又人手紧张,学校综合考虑,让我担任舍务老师,同时兼任三年级科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我还担任过半年的食堂管理员。这半年,正赶上学校在生活区盖学生宿舍楼,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要每天去工地拍摄施工照片,结合照片,写施工日志。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2019年秋季开学,在杨木栅子中心校富贵山教学点,由于之前任教的刘老师退休,并且富贵山教学点“独处一隅”,较为偏僻,位于富贵山村的西南角,不具备给任教老师提供住宿的基本条件,中心校急缺一名能往返于中心校和教学点之间的教师,作为全校男教师的代表,尽管当时知道每个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而且需要担负起复式班(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的全科教学任务,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主动请缨,担负起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寒来暑往,一辆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我最亲密的“战友”。

学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每当看到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已为人父的我深知重任在肩,所以刚到教学点短短一周的时间,我向中心校的老教师虚心请教,制订出了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从吃透教材、钻研教法、组织教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到教学反思,每个环节从不懈怠,悉心呵护每一名学生。2020年9月,新生中有个小女孩,性格内向,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后来,通过家访得知,孩子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住在姥姥家,姥爷还患有骨癌,不定期需要去医院辅助治疗。考虑到这个孩子的特殊情况,为了能让她快速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我制订了每周一次的家访计划,给孩子做好心理辅导。有次周末,这个孩子生病,姥姥心急如焚,当我得知情况后,来不及多想,亲自将孩子送到乡卫生院及时就医……

遥想未来,任重而道远!回顾这四年的山区教学经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无限的快乐。我会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坚守自己的初心,希望用我坚实的臂膀,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

李冰:尽心尽责,无悔青春

这已经是我在杨木栅子教学的第九个年头了。这几年中,有欢乐,有眼泪,带给我更多的是成长。

2012年,我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被分配到杨木栅子任教。能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丰宁人,我一直知道杨木栅子被称为丰宁的“小西藏”,气候环境恶劣,但一直没有领略过有多恶劣。8月下旬的一天,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客车,我来到了实现梦想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陋的学校和破旧的宿舍,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万丈豪情一下子像掉进了万丈深渊,心理上的落差不由表现在了脸上,但是想想自己从事教育的初衷,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坚持下来的!就这样,我开始了新的体验。

我担任了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虽然没有教学经验,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一定会胜任这项工作。短短地在这里生活了几天,我就感受到了杨木栅子小学校风正、学风浓,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学生们朴实、单纯,这更加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从教初期,面对着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开展活动让我感到手忙脚乱。于是我又重新当了一回“学生”,一有时间就钻研业务,一心扑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向老教师拜师学艺,苦练基本功,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慢慢地我掌握了怎样才能教好学生的方法,这让我心里得到了更大的满足。

第二年,根据教育局三区人才支教政策,学校派我去围场支教一年。当学校领导询问我个人意见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有些不舍,舍不得我日常工作的地方,舍不得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但是我知道,出去支教也是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学到更多的技能。在不舍中,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外支教。出去支教的这一年,我学到了更多,更丰富了自己。能更好地为杨木栅子教育事业尽一点儿自己的力量,我心里是由衷地感到快乐的。

回到杨木栅子,学校把我安排在毕业班岗位上,我更是全身心地把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有时候工作加班到凌晨2、3点,有时候周六、日时间用来判作业,时间长了也感到疲累,也让我感到了有些力不从心,但是一想到孩子们,即使自己再累再苦,我想我也一定要把他们教好,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苦尽甘来,2014年9月,在全县农村小学毕业水平测试中,他们取得了语文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6年底,学校的老教师都相继退休,食堂工作出现人员短缺,由于这里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干起食堂工作来会有些不方便,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为了学生,我自告奋勇向学校提出想要担任这项工作。于是,我白天给学生上课,抽出时间去给学生安排伙食,晚上备课、判作业、算账,有时感到身心疲惫,但是一想到第二天还要为学生上课,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着。由于学校没有更多的屋子,库房贮藏间离食堂的距离比较远,每天都要扛米、扛面,为学生准备第二天需要的食物。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我在扛米面,准备学生第二天需要的吃的,汗水已经湿了身上的衣服,这时有学生过来说:“老师,你累得都出汗了,我们帮你弄,你歇着吧。”那一刻,我被感动了,心想为了孩子们,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的。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做了三年的后勤管理人员。2019年秋季开学,学校教务主任被调动到县城工作,领导们考虑再三,让我接替她的岗位。现在工作更繁重了,但在教学中我丝毫不曾松懈,依旧坚持不懈地追求严谨和提升,恪守“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教育理念,坚守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九年过去了。一路走来,尽管有困难,有挫折,有苦辣酸甜,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过当初自己的梦想,一直默默地坚守在这里。我也将继续努力,续写自己平凡而又充实的教育人生,尽心尽责,无悔青春。

张泽坤:大山里的守望

“是张泽坤吗?你被分配到杨木栅子小学了,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明天来报到!”那是一通特别的电话,一通改变了我命运的电话。

2019年6月,我大学毕业了,参加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我准备了一个月,报考了丰宁县小学体育教师,当时要11人,1∶1.5进面试,17人进了面试,很遗憾我以笔试第14名的成绩进入了面试,当时我的内心很沮丧,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很失望。我自问为什么当初不再努力一下,非常懊悔,深深地陷入了自我怀疑,虽然进了面试,但是我的排名太靠后,希望太渺茫了。三天的准备时间,我每天浑浑噩噩,这期间我朋友说帮我准备面试,我也婉言谢绝了,实际上我已经放弃了。时间流逝,距离面试还只有一天的时间,女朋友也为我加油打气,我重整旗鼓迎战,最终综合成绩排第12名,落聘。在我要准备找其他工作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我前边的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岗位,而我将要被补录,此时我等到了这通改变我命运的电话,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这时我立志:愿一生耕耘,为桃李芬芳。

早秋天气微凉,杨木栅子小学的赵校长接我报到。一路上,环境越来越“凄凉”,直到汽车行驶到盘山公路脚下,眼看着车从山脚往山上走,我有点儿打退堂鼓了,虽然我是本县人,但是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心里还是有落差的。杨木栅子条件简陋,环境艰苦,不少外地人谈之色变。当时到学校时天色已晚,赵校长领着我熟悉校园环境,把我带到了宿舍。当我走进宿舍,看到只有三张简陋的单人床和一个破旧的办公桌,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洗漱要去百米开外的水井打水,上厕所要去二百米以外的旱厕,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可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还是让我始料未及。那时我想,想不到这个年代还有如此艰苦的学校,一股浓浓的陌生感油然而生,这与想象中的校园环境真是大相径庭!早上的期待和激动早已不见踪影,在不安中,我沉沉睡去。

杨木栅子的太阳出来得特别早,当我被一阵鸟鸣声叫醒时,心情竟然有一丝愉悦。推开吱吱作响的铁门走出宿舍,我看到一些学生在洗漱,“老师好!”“老师好!”学生们稚嫩的脸庞上挂满了暖心的微笑,那是我第一次听见别人对我说“老师好”——这个受人尊敬的称呼。

赵校长让我教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第一节课是给六年级(1)班上的,这是我作为老师上的第一节课。我既欣喜又忐忑,来到操场,那是我至今难忘的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没有任何硬化,甚至还有很多石块。上课了,学生们欢呼着跑过来!是啊,操场给我的感觉很简陋,但这里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地方。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田径运动中的加速跑,这是一项对体力有一定要求的运动,没有一个孩子偷懒,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他们把每一个动作都极力做到规范,从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上体育课的渴望,最后,我组织学生做了一场接力跑游戏,学生都在争分夺秒,团队意识极强,一节课下来,我已经被这群孩子深深打动了,他们的纯净质朴是我所渴望不来的。我陷入了沉思,如果因为条件艰苦大家都不想来农村,那么农村教育怎么办?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总需要一些人扎根农村,一起来为农村的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对于我来说,条件艰苦不可怕,失去信仰才可悲,我的故事还没写完,我将要用我的一生,尽我最大的努力,来继续谱写关于我自己的平凡而有意义的教育故事……

后记

男特岗教师团队寄语——

艾青在《光的赞歌》中写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尘埃,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而又互相照耀。”

我们是从天南海北聚集到杨木栅子中心校的一群热血青年,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奉献青春也心甘。这伙年轻人,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路途遥远,周末也回不了家,但聚在一起就是兄弟姐妹,工作上共同进步,生活上互相关心,我们以校为家,我们热爱我们家!

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希望将点点星光汇成璀璨星河,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愿这里“钟灵毓秀”,愿这里“桃李芬芳”。

猜你喜欢
特岗中心校学校
智救小鸭
坚持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引领 为“小淞果”打好人生底色——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工委工作的探索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特岗计划”背景下体育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学校推介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