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12-28 09:45王佩瑶张绪良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研学期刊

王佩瑶 王 晨 张绪良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引言

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方式[1],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很多学者使用“修学旅游”一词。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2]。此后在国家政策和行政力量推动下,全国各地进行了研学旅行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研学旅行对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3],是各种校本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因其兼具“学”和“游”的双重功能,研学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为把握研学旅行的研究趋势,梳理当前重点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知识梳理分析从中国知网检索的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学旅行研究的现状特征和研究热点,并预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进研学旅游研究。

一 研究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研学旅行”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时间选择“不限—2021年”(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1日),共检索到987条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剔除掉报道、行业咨询等无效文献,最终选定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CSCD期刊论文135篇、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196篇,共331篇论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文献发表时间和不同机构、作者发表文献数量等方面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总结国内研学旅行研究发展的现状特征、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二 结果分析

(一)研学旅行论文发表时间分析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发表文献数量的时间变化,能够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2014年国内出现了首篇发表在权威期刊的研学旅行文章,即白宏太在《人民教育》发表的一篇题为《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的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调查,通过对安徽、上海、苏州、西安等试点地的调查,研究了研学旅行对学生、教师、教学工作的意义,总结各试点省、市的实践经验,试点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4]。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首篇学位论文发表于2017年,即东南大学邱悦的学位论文《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论文以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提出研学旅行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方式,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2014—2016年,权威期刊发表的研学旅行论文仅3篇,这表明研学旅行研究刚刚起步,2017—2020年,关于研学旅行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数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7年权威期刊发表的研学旅行论文数量最多达到35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虽然出现较晚,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除2017年少于期刊论文外,2018—2020年都多于期刊论文,2019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达到顶峰,为84篇(见图1)。

图1 2014—2020年关于研学旅行的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数量

(二)作者期刊发文量分析

通过统计作者的发文量,可以分析出长期从事研学旅行的专家学者。殷世东在核心期刊发文量最多(4篇),谭诤、王晓燕和钟林凤发表3篇论文,丁运超、马波、卢立涛、郭鹏、王润、张增田、林德荣、刘俊、范胜武、邹大龙等10位作者发表2篇论文,其余作者均发表1篇论文。可见,虽然国内研究研学旅行的学者较多,但能持续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

(三)论文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统计135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文机构,有7个机构发表论文3篇或3篇以上,其中福建师范大学发表论文最多(6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各发表论文4篇,华东师范、石河子大学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表论文3篇。通过对196篇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发文量最高的高校为山东师范大学(16篇),其次是河北师范大学(10篇),华中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分别有9篇和8篇,西北师范大学(5篇),其余学校发文量在5篇以下。这表明师范类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对研学旅行研究关注度较高,且东部地区高校对研学旅行研究的关注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

三 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演进热点分析

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贡献分析,可以分析当前研学旅行领域的研究热点,把握行业动态研究方向。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数据处理后,生成关键词频次,共现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越高表明该关键词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领域。2014—2020年,国内研学旅行关注度较高的有“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方案设计”等(见表1),这说明研学旅行一直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

表1 研学旅行关键词共现频次

根据研学旅行关键词分布时空图谱,可以反映关键词出现的初始年份以及该关键词数出现频次。2016年以前国内研学旅行处于起步阶段,2016—2019年研究主要集中于初、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9年由于前期研究的铺垫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研究所涉及内容的广度有所增加,“实践育人、研学课程设计”等体现出研学旅行正在逐渐走向“课程化”,同时通过“课程开发、乡村旅游”等热点关键词我们可以看相互,研学旅行的产业研究也在逐步兴起和完善,研学旅游市场空前繁荣[5]。

四 结语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快速发展,研究的覆盖面和深度正在不断加强,大部分研究从宏观的理论描述走向微观的课程研学,各学科、各学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研学旅行教学研究,如何将研学从地理学科向各学科推进,如何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促进研学旅行[6],将研学旅行系统化、专业化是今后应该考虑的问题。除针对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还应该推进研学旅行与旅游研究结合,关注研学旅行对旅游业发展的价值[7]。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研学期刊
期刊简介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期刊审稿进度表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期刊审稿进度表
2008—2013年《档案法》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