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视角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究

2021-12-28 07:34
当代旅游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庄研学旅行

李 琳

开封大学,河南开封 475004

引言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高度评价。在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文件总明确指出,为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发展,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及相关校方领导有计划的组织安排的活动,以集体旅游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集中住宿,让学生把传统课程学习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是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新发方式方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此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 研学旅行的历史回顾

回顾历史,中西方自古以来都将研学旅行视作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1]。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为例,他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旅行的早期实践者,为继承其父的修史事业,20岁时停止了古文经典的背诵,转而走访各地的名山大川。他从陕西出发,足迹遍及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浙江等地,深入考察了先秦和汉初历史遗迹,不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还为后期修订《史记》收集了众多第一手资料。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速,今天传统教育模式已开始瓦解,无论是制度上、观念上还是地理上的疆界都越来越模糊,而各国的教育机构、组织、政府部门开始合作渗透和跨越。如今研学旅行的应时开展,将帮助学生培养出更丰富的同理心、好奇心和包容心,更好地接纳跨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2]。

二 研学旅行的意义

在中小学文化课程开发过程中,研学旅行已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其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提高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组织中小学考察旅行,可以丰富中小学的文化生活,让优质教育有目共睹。就河南而言,它拥有无限的资源。无论是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都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如今,通过新乡南太行五龙山的研学旅行具有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全国各省开展考察旅游具有借鉴意义。

(一)加快文化变革推进素质教育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学成后一定要外出旅游,走遍祖国的大江大山,体验风土人情,最后成为一代伟人。因此,简单的阅读远远不能让一个人成长,知识和行动的结合是成功的正确途径。素质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一直是一种概念性的教学方法。很少有学校真正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归根结底,素质教育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河南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教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素质教育没有直观的认识。他们只注重“知识”,而忽视了“行为”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科研之旅是一种集旅游和教育两大产业为一体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亲身体验并学生学习当地文化,生动地学习地理和其他知识,并结合教师的故事和个人经历。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技能、交际能力、广博的视野和知识也因此得到发展。

(二)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沟通。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严父”的角色。虽然距离三尺,但天地之间还是有一道鸿沟。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远远大于亲近,这使得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学校里,老师只能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理解学生。在观光过程中,教师断断续续地进行教学,融入学生集体,平等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使学生对教师的日常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在生活中的优缺点,进而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而研学旅行恰恰可以变相改善这种关系。可见,我国任何地区都事业开展研学旅游教学模式。[3]

三 研学旅行探讨—以休闲农庄为例

研学旅行涉及到农业领域很多方面,休闲农庄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农业与教育跨业的融合,这种新模式的不仅加快了农业自动化的进程,与农业相关的很多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改变了农业传统的功能,激发了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只有依靠休闲农场与传统课程配套的旅游课程,由研学旅行发展教育,把教育做到旅行过程中,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现实。现代农业和教育、旅游三者有机的融合式发展则是休闲农庄和研学旅行的结合,所以说对休闲农庄如何提升教育体验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任务驱动,以探究促进学习

以研促学是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大特点,在旅游过程中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特色休闲农庄是专门服务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学段的学生,是休闲农庄与教育领域的结合。

研学旅行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以实践求真知”,强调在实践中总结学生学到的知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情感态度,通过研学旅行中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专门服务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高中生的特色休闲农庄,是休闲农庄与教育领域的结合。特别是在国家对中小学研究型旅游的大力倡导和努力下,休闲农庄积极的提高了与中小学配套的研学旅行教学体验,休闲农庄转化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重要基地,努力打造成具有教学特色的庄园,这不仅能够提升休闲农庄自己品质,打造具有教育特色品牌的新的发展方向。

研学旅行强调的是学生实践教学体验,为学生设计出感兴趣,适合学生阶段认知水平的研学任务,以此驱动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研究,课程研发教师组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答卷,用于调查学生对于休闲农场等各方面的了解。

课程研发教师组在准备阶段和活动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作为学生研学旅行的驱动任务,这些任务涉及的问题,随着活动阶段的不断深入驱动任务的难度也跟着不断地提高[4]。以休闲农庄中的动物喂养课程为例,猪、鸡、羊、牛等动物喂养过程具有实践喂养体验的功能。认真研究动物喂养课程相关知识,在了解饲料提供和喂养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动物喂养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专业的技能技巧和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对于动物喂养课程的过程是将准备好的饲料,投喂给固定的动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喂养动物机械式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研发自动化喂养设计或思路,并对进行评价和指导。

表1是活动过程中使用的任务列表之一。本表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体验喂养动物的过程,了解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实现自动化喂养的设计或思路,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表1 学习任务单:体验喂养动物

(二)活动育人,以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课程研发教师组做好的设计计划,使学生学习从教室里走出来,加深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了解,实现了新的素质教育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融合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提高传统课程教育有着积极的效果,因为现代中小学生缺乏野外考察的经验,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和深入,中小学生的传统文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只有通过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各种活动,才能创建一个让学生实践体验,研究和理解我国文化传统的机会。

(三)物化成果,以反思助力探究不断深入

作为研学旅行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正处于思维活跃阶段,对未知事物比较有上进心喜欢实践,对研学旅行见到的和听到的充满了兴趣,如果想办法把这种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转化成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这样不仅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研学流于表面、学习的知识难以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学生的综合能力[6]。有鉴于此,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扩大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以物化的形式表达思想,如多媒体讲座课件、提案、格言墙、小论文、学习报告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游学从浅观体验到深学体验学习。

课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化过程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有聚合型、发散型和综合型三种,帮助学生挖掘深层次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只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研学旅行就走的更长远。

四 研学旅行视角下提升文化课程教育体验的价值—以休闲农庄为例

(一)促进休闲农庄的产教融合

休闲农庄集身于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经营与销售三大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企业形态,休闲业态以农业为中心,拓展产业形态是普遍现象。近几年,各部门非常重视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教育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融入农业,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质量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优质教育需要创新教育,教育内容的语境化和教育领域的广阔化是发展高质量教育的基础,休闲农庄拥有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农业、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经营与分销,能够满足当今高质量文化课程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休闲农庄与教育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研学旅行将成为推动产教融合休闲农庄的重要手段。

(二)打造教育服务的休闲农庄特色品牌

目前,休闲农庄大多以营造生态、旅游、健康等特色为目的;但教育特色建设方面有所欠缺,专门从事小学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特色休闲农庄很少,鉴于“特色”严重同质化,“品牌”过度趋同化,休闲农场与教育的结合为打造农庄的特色和品牌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特别是在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休闲农庄将积极改进现有教育经验,积极转型为中小学研学之旅,打造休闲农庄特色,积极为中小学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服务。

(三)研学旅行视角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拓展休闲农庄的营利渠道

中小学研学旅行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涵盖小学4—6年级、初中7—8年级、高中1—2年级,消费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在时间安排上,应避开旅游高峰,提倡非高峰旅游,为休闲农庄在淡季带来丰厚的收入。因此,从整合与延伸的角度,推进农业与文化课程教育的整合,促进传统教学与农耕的相互延伸,可以充分发挥休闲农耕产业整合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休闲农庄业态延伸的需要,研学旅行提升了休闲农庄的教育利润空间。结合休闲农场现有休闲旅游项目,将富有农业特色的活动转化为课程教材,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从研究型旅游的角度开发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拓展休闲农场教育的盈利渠道。

(四)研学旅行视角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延续休闲农庄的独特文化

休闲农庄独特文化的延续须通过休闲农庄与教育的融合的研学旅行视角下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来实现,这使得休闲农场肩负着传承独特文化的历史责任;有必要在提高教育体验的基础上开展研学旅行,延续休闲农庄的独特文化。休闲农庄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与农业的关系、稳定性和渐进性。稳定是休闲农场“农业”的基因,是休闲农场立足于“农业”的保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休闲农庄独特的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解读和理性认知的重要基础,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7]。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是教师最适合教学生传统文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程文化知识的社会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但是,仅仅简单的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教师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长期发展[8]。

猜你喜欢
农庄研学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快乐研学之旅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农庄
玉米人农庄
小黑的旅行
农庄里的羊圈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