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社会行为主题心理课程助力校园欺凌问题解决

2021-12-28 08:34
辽宁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个体校园价值

于 童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一直备受社会高度关注。高中学段的校园欺凌现象往往不以身体欺凌行为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在学生群体中蔓延,更多地表现为网络欺凌以及人际排斥。因此,心理教师可从心理课程设计的角度,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来改善学生的个人认知和群体价值导向,从而避免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一、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是反复发生的,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在身体上、言语上、关系上或网络上进行欺凌,造成他人身心伤害的事件。

(二)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一词由美国学者威斯伯文提出,它代表了与攻击行为等各种否定行为相反的行为。我国学者寇彧教授从亲社会行为的本质来解释,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自愿提供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它起源于个体对他人的关注,是发生在社会性交往中的行为,是人们为了维护彼此的友好和谐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积极的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与校园欺凌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指向对他人有益的行为,而校园欺凌行为指向对他人有害的行为,两者从概念和行为上均属于对立且相反的行为。由此推断,学生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和建立可以相应地减少个体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同时通过培养亲社会行为,还可以激发旁观者做出施救行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的发生。相应地,在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暗示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一旦发生校园欺凌现象,受欺凌者的自尊水平降低过程得以减缓,能够帮助自己及时调整自我的认知偏差,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将校园欺凌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亲社会行为主题心理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依据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行为理论来培养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改善其行为。

首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换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在社会交换中获得较大的收益。亲社会行为通过相互帮助从而获得利益,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其他的回报,如他人对自我的赞许、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内心的愉悦等。

其次,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由于情景对头脑中亲社会价值动机的激活。亲社会价值取向动机的强弱决定了激活行为的难易程度,也就对不同个体在相同条件下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差异提供了解释。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价值取向越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通过两种理论的描述,我们推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从认知调整、价值引导和行为建立三个方面来入手。结合校园欺凌现象的特点,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冲突,区分冲突和欺凌的不同,生活中用友好的方式来处理冲突。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事件,不做欺凌者;作为旁观者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手,选择正确的方法保护他人;对欺凌行为有理性的认知和思考,共同努力来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遭遇欺凌后,能第一时间寻求身体和心理援助,最大限度地控制个人及他人的受伤害范围。

四、亲社会行为主题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认知完善,培养深度共情能力

首先,通过名人画像引发学生对个人特质的探索,激发深入了解自我的兴趣。例如,抛出诗人李白的画像,让学生猜是谁,通过回顾李白的诗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又从其生平经历来分析个人特质,由此引发学生想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色彩的期待。

其次,通过活动“20个我是谁”,让学生填写20个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反思。通过分享展示自我,在加深同学之间了解的同时,发现青少年心理的相通之处。经过实践,我们发现每个同学对自我的描述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矛盾,这样正好引导下一个环节。

第三,播放电影《风雨哈佛路》主人公的求学和生活经历片段,抛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概念,激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在人生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最后,通过“从众”“责任分散”等心理效应解释,解析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网络欺凌等情况时的内心反应,并通过移情训练,完善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培养学生深度共情他人的能力。

(二)价值引导,建立公正世界信念

首先,进行“生命之舟”活动。描述一个场景:在一场风暴中,有一艘可以救命的小船,但是人物角色中只能存活几个人。在这种面临生死的极端情况下,让学生作出选择,从而明确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其次,进行“价值观探索”活动。事先准备好十几个未完成语句,让学生来填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中添加所需问题,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如:“假如生命只剩下24小时,我希望做……”从而逐渐探索出学生的内在价值。

第三,教师讲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学生清楚其中前两种是物质性价值需要,后三种为精神性价值需要,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需要层次,用更高层次的需求引导学生价值发展,探寻自我生命的意义。

最后,播放名人演讲“坚信自己能让世界变更好”,引导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这一环节衔接上一个活动需要层次理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更宏大的范畴之中,超越小我,奉献社会,引发青少年价值观的升华。

(三)技巧加持,促进积极人际交往

首先,进行活动“心有灵犀一点通”,导出沟通主题。活动过程会比较幽默,用于课堂之初,既起到热身的作用,又能够引出有效沟通的主题。

其次,播放电影《荒岛余生》主人公在荒岛生活中与排球“威尔逊”沟通的片段,真实感人的情节可渲染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三,进行主体活动“盲人与拐杖”。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用眼罩蒙眼,一组做拐杖来帮助前行,结束后互换角色,再次体验。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设置很多障碍,加大行走难度,让学生在艰难的体验中,感受同伴的温暖帮助和体贴,很好地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共情能力,同时移情训练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人。

最后,练习手语操《相亲相爱一家人》。在音乐的氛围中,配合贴切的歌词与手势,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氛围,为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而努力。

猜你喜欢
个体校园价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