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发展下“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
——浙江省江山市的经验

2021-12-28 18:42毛香水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江山市江山教育局

□毛香水

(江山市教育局,浙江江山 324100)

“家门口的好学校”应该是以均衡为前提的优质,就是要以一流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环境设施、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它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园、快乐成长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放飞理想的田园,也是师生生命绽放的花园。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围绕高质量发展教育的要求,“五育融合”,统筹推进,依托各校特色与优势,确立不同定位和方向,因地制宜,努力打造真正属于江山人民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建设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多年来,江山市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抓手,先后启动实施了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补短、义务教育均衡市创建、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等一系列项目,加大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力度,每个乡镇扩建1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基本建设类项目61 个,新建、改建学校27 所,总投资约13 亿元,总建筑面积24.4 万平方米(含幼儿园),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其中,在江山最繁华也是土地资源最紧张的城北新区,近年来就建设了城北中学、城北小学、城北幼儿园、幼儿成长中心、锦绣江山外国语学校等。江山市还先后投入近1.5亿元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实现万兆光纤校校通、千兆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人人通,不断拓展优质资源辐射力,打造了一批最先进学校;投入资金2 亿多万元,推进校园环境改造和三防建设,全省率先实现校园污水排放工程全覆盖、全达标……可以说,江山市真正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项目建设的背后其实是“崇学、务实、包容、创新”江山精神的体现。“崇学”是江山人的优秀传统。江山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出台了33个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在市政府每年确定的10 个民生实事项目中,教育项目是雷打不动的必选项目。

二、创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

为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江山市教育局以江山实验小学为中心设立一校三区,即实验小学本部、贺村校区和保安校区,让处在偏远山区、教学资源薄弱的保安小学和贺村镇新建的第二小学成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分校。互派教师、分享理念、共享课程,促进了两所小学办学水平、内部管理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0 年,江山教育局探索推进“党建统领”集团实践,选取贺村一中、贺村二中和凤林初中,成立贺村一中联合党支部,集体讨论三所学校的主要工作和重大事项,共同研究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表彰奖惩、干部任免和重要改革、重要政策措施等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党建统领、管理互通、资源共享、队伍共建、研训联动的保障机制,带动薄弱学校发展。短短一年的时间,三校联合办学就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赶超城区初中,出现了学生“回流”和教师“零进城”现象,贺村一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凤林初中被评为省绿色学校,三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人数不断增加,青蓝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贺村一中教育集团的发展之路亦是江山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创新之路。2019 年,江山市教育局积极推动学校办学模式变革,探索城乡结对、托管、集团化等办学模式的创新,试点县管校聘制度均衡师资力量,建立“山海协作”线上、线下工作机制,开通新教师进城委培通道,鼓励优秀教师下乡支教,采取“1+N”方式(即由1所优质学校为龙头,若干所潜力学校参与),建立10 个教育集团,启动中小学集团化教育联盟项目,构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新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新校即优校,全市无弱校”行动。2020 年,江山市继续打造集团化办学升级版,建立了16 个教育联盟,实现了义务教育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撤学区成立督学中心、农村初中升格为市属学校,江山“均衡”教育打出了组合拳,也收获了丰厚果实:在2019 年全省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结构型质量两项综合得分差异度都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20 年上半年的期末考试中,有4所农村初中学生的平均分超2 所城区初中,2 所农村小学的质量监测结果超2所城区小学。

另外,教育局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六个一”制度。同时大力提升教师素质,实施新进教师“365”、青年教师“1358”、骨干教师“百师带千徒”、名优教师“151”、管理队伍“领雁带飞”等五大“千师登高”工程,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柔性引才高军玉小学校长导师工作站等6 个专家工作站落户江山。成立周井尧、杨根法和廖小英等3个江山市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制度规定新评高级教师、名师下乡支教。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特岗津贴,给优秀下乡交流支教教师提供乡镇专项工作奖励。这些做法有力促进了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了江山人民群众的“上好学”需求。

三、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

江山市教育局始终树立“健康第一,注重品行,突出学业,抓好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育人准则,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实施“体艺2+1”行动,抓实近视综合防控“310”工程和劳动教育“311”工程,鼓励各校培植和发扬特色文化,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于办成校校有特色、师师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人民满意学校”。

关注学生的全面、全员、个性发展,各学校每年都举行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智力节等“五节”活动,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市广播操、合唱、跳绳、器乐、眼保健操等比赛,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现在的江山教育,城北中学有“清廉文化”,贺村一中有“国防文化”,解放路小学有“婺剧文化”,峡口小学有“峡风福娃文化”,城关幼儿园有“党建文化”,廿八都小学有“剪纸文化”,还有31 所全国或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3所省级艺术教育实验学校,随着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箭、啦啦操、经典诵读等项目的广泛开展,体艺类考生被高水平大学录取的人数逐年增多。

四、成就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温暖有方的江山教育”

在激发每位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神圣感方面,江山市教育局这些年做了不少努力。

教师入职,有入职仪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0 年以及退休,有颁证仪式。退休教师50年金婚,通常收到的是亲朋好友的祝福,但在江山,教育局会举办金婚颁证仪式,让更多的人见证美好。为激励正能量,江山从2018年起开展“好老师讲好故事”活动。江山中学“教师妈妈”郑水菊、江山中专教师吴晓彩的一次“雪”考、江山培智学校教师曾岑的“春夏秋冬”……目前,已累计讲述100 多名优秀教师的故事,这些事迹被收录到教育局正在编印的《生命之光——教师好故事集》一书中。

为让外地教师安心从教,江山市教育局挖掘内部资源,多方联动启动了“进城送家”项目……目前,江山市已有150间教师公寓房,让外地来的教师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进城送“家”,是江山市教育局“三个心中”教育信念(局领导班子心中有校长,校长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有学生)的体现。“入职送证”“退休送暖”“天使送医”“虹桥送情”……一个个暖人暖心的举措,成为江山尊师重教的一张张名片、一段段佳话。班子心中有校长,促校长积极有为;校长心中有教师,让教师潜心育人;教师心中有学生,助学生快乐成长。如今,全市农村学校建设了45 间爱心母婴室,为超过300位的哺乳期乡村女教师提供便利;社会各界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捐资助学5293万元,设立了18 个奖教奖学项目……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满意、社会放心已经成为江山教育的新名片。

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山市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加快扩大优质资源增量,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强机制创新和督导考核,切实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以更高起点、更大力度、更优举措办江山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江山人民家门口的学校,全面推进“学在江山”品牌建设和江山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江山市江山教育局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毛佳颖??《春》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江山市城南小学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