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内儿童异物窒息的预防及急救处理

2021-12-29 22:25刘小蓉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异物教职工气道

刘小蓉

(重庆市公安局幼儿园 重庆 400010)

呼吸道异物窒息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也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突发情况。儿童因食道狭窄,会厌软骨工作不如成人敏感快捷,恒磨牙未长出,咀嚼功能较差,且他们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管是不是食物,都会抓起来往嘴里送,这种习惯极易导致异物卡喉,造成窒息。幼儿园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加强安全宣传,做好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范意识及急救处理能力,一旦发生意外,争分夺秒抓住黄金抢救时间,及时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方法。

一、幼儿园内可能引起儿童异物窒息的情形

2019年3月29日,湖南浏阳一幼儿园内,曾发生一起异物卡喉事件。一名4岁男童源源疑似被异物卡喉,在监控录像中,他急得满场乱跑,不断尝试用手把嘴里的东西抠出来,其间还撞歪了教室中的桌椅,然而这些响动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他一度从地上爬起又倒地,并在地上痛苦翻滚,但依旧没有老师过来查看情况,直到他第二次倒地三分钟后,才有一名老师急忙跑来,但此时源源已经躺在地上不动了。120赶到现场后立即对源源实施抢救,但遗憾的是,最终抢救无效,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一天。如果老师在工作中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具备急救处理能力,能第一时间根据孩子的异常表现及症状,准确判断出属于异物卡喉,及时给予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那么,幼儿园内到底有哪些可能引起儿童异物窒息的情形呢?

(一)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引起异物卡喉造成窒息

进餐时,孩子狼吞虎咽或说笑,食物呛入气道,影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玩耍或户外运动时,孩子悄悄将珠子、糖果或小玩具、小发夹等物品放在嘴里,跑跳时不慎滑入咽部,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参加活动区活动时,悄悄将活动区玻璃球、小串珠、小纽扣、小塑料珠、豆类等小玩具放在嘴里玩耍或塞入鼻腔,滑入气管或肺内引起窒息;午睡时,孩子因午餐吃得过饱,饭后立即上床睡觉,食物返流,堵塞气道或饭菜包在嘴里未吞咽即上床睡觉,食物滑入咽部,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二)当班老师的不当行为可能造成孩子异物窒息

孩子哭闹或剧烈咳嗽时,老师强迫孩子吃饭、喝水,食物呛入气管,或强行让孩子躺下睡觉,呕吐物返流堵塞气道造成窒息;孩子鼻出血,止血方法不当,让孩子头后仰或平躺,大量血液流入咽喉部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窒息;当班老师责任心不强,组织孩子活动或进餐时擅离职守或打电话、聊天等,未关注孩子的动作及行为变化,未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或发现了孩子的异常情况,但无急救处理知识,不能第一时间根据孩子的异常表现及症状作出异物卡喉的准确判断,延误黄金抢救时机,造成意外事件发生。

(三)家长安全防护意识不强、行为不当可能造成孩子异物窒息

家长让孩子戴串珠项链、手链、戒指等装饰品,给孩子硬币、塑料珠、玻璃珠等玩具,或让孩子带糖果、果冻等物品入园,儿童在园玩耍、吞食过程中,特别是午睡时有发生异物窒息的危险。

二、儿童异物卡喉的症状表现

当孩子异物卡喉,会出现突发性哭闹不止,轻微或持续咳嗽、呛咳明显、张口喘气、憋气,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声嘶、双手抓住颈部、说不出话,面色涨红,继而出现嘴唇、面色青紫或苍白,最后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等症状。

三、提高安全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一)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①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园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儿童异物窒息的严重后果,熟悉异物卡喉的各种情形及症状表现;要求班上老师工作细心,儿童的任何活动环节,老师的视线都不能离开孩子,确保孩子的任何动作、面色或神态变化等都能及时发现;教师布置儿童活动区时不摆放小钮扣、纽扣电池、图钉、玻璃珠、环形针等细小玩具;班级自然观察区摆放的豆类,用可以密闭的胶袋封存,确保孩子不能取出。

②规范细节管理,增强全园教师责任意识

班上教师组织儿童玩益智区训练协调能力玩具时,应在旁加强观察、指导,活动结束后,应当清点数量,以免孩子悄悄将珠子放在衣服口袋,午睡或运动时将东西放入嘴里或塞入鼻腔,滑入气道造成窒息;对孩子要有耐心,孩子哭闹或剧烈咳嗽时不要强行让他吃饭或睡觉,让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做。如孩子午饭吃得过饱,让孩子坐着休息或散步十分钟后再上床睡觉;午睡时,教师应取下女孩子头上的小发夹或检查孩子的口袋、床单、枕头下有无危险物品,避免孩子躲在被窝内含在嘴里玩耍或塞入鼻腔,不慎滑入气道,引起窒息;当班教师值午睡时不能睡觉或做其它事情,应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班上老师不以糖果、瓜子、花生米、豆类、果冻等食品作为奖品奖励孩子;保育老师整理床铺时,将床上用品里外都整理、抖动一下,避免孩子将危险物品藏在床单下,睡觉时悄悄取出玩耍,误服或塞入鼻腔,滑入咽部,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③要求保健医生把好晨检关

晨检时检查到位,及时发现孩子手上、口袋或书包内所带危险物品,予以收缴后交予家长带回,并对家长进行安全宣传。

(二)对孩子进行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不要带糖果、果冻、珠子、硬币、戒指、串珠项链、手链等危险物品入园。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吃东西时安静,不说话、哭闹、嬉笑、跑跳;食物细嚼慢咽,口里不包饭菜;饭后漱口,吐净口腔内包的饭菜。

(三)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家长防护意识,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孩子异物窒息等意外事件发生

保健医生利用班级微信群、家长委员会、安全专题活动、宣传讲座等形式,向家长通报儿童异物窒息的案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及急救知识宣传等,提高家长防范意识;班上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反复叮嘱家长不要让孩子带糖果、果冻、珠子、硬币、戒子、串珠项链、手链等危险物品入园。

四、加强培训,让全园教职工熟练掌握儿童异物窒息的正确急救方法,一旦发生意外,能抓住黄金救治时间,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保健医生指导教职工明白抢救生命必须争分夺秒,抓住黄金救治时间,清楚儿童异物窒息的症状,根据症状学会准确判断。孩子异物卡喉,如神志清醒,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时,将理论知识用通俗易记的文字简化,与视频相结合,直观地向教职工讲解急救方法,比如以“石头、剪刀、布,弯腰、低头、张嘴、双脚分开”等词语,让教职工熟记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点。让教职工之间互相练习,领悟技巧,摸准位置,操作熟练,当意外发生时能正确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并且让教职工明白,在施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防错失最佳救治时机,孩子排出异物后,还需检查异物是否全部排出,观察孩子面色、唇色、精神状态等是否好转,无论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均应送医检查,确保孩子真正脱离危险。

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首要的工作任务,只有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加强园内安全管理,不断完善措施,提高管理质量,才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猜你喜欢
异物教职工气道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