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手指末节远端离断再植41例

2021-12-30 07:58陆广旭王均强杨泽宇董茂州刘天盛
武警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象断指指腹

李 通,陆广旭,王均强,杨泽宇,董茂州,刘天盛

成人手指末节远端离断是手外科急诊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因该部位血管过于细小,吻合难度极大。临床中常通过残端修整缝合或V-Y皮瓣等方法进行治疗[1-3],虽然方法简单,但缩短了患指长度,手指的部分功能丧失。有学者主张行不吻合血管的原位再植术,但成功率较低[4]。相关部位断指再植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术式,因其可获得接近正常的手指外观及功能[5],易被患者接受。2013-04至2019-04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对41例(62指)手指末节远端离断患者行再植术,20倍手术显微镜对血管进行吻合,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1例(62指)手指末节远端离断患者,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18~55岁,平均(35.07±10.77)岁。其中拇指8例,示指17例,中指19例,环指11例,小指7例。切割伤27例,电锯伤14例。受伤至再植手术时间2~6 h,平均(3.80±1.26)h。

1.2 手术设备及器械 采用LZL-6A手术显微镜(镇江中天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显微手术器械(宁波成和显微器械厂)包括:显微镊15 cm×0.15 mm、15cm×3 mm,显微剪14 cm,显微持针钳14 cm,平头冲洗针4#;5-0 PROLENE缝合线(强生公司),11-0 NYLON缝合线(RESORBA公司)。

1.3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将断指放入4 ℃冰箱低温保存,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置臂架,消毒、铺单后采用指神经阻滞麻醉,指根扎橡皮条止血带止血,修整骨折端并用克氏针固定,拔甲,修剪甲床,用5-0 PROLENE缝线缝合甲床。5倍显微镜下清创,20倍显微镜下寻找一至两条可供吻合的动脉,肝素盐水冲洗管腔后,用11-0 NYLON缝线吻合动脉,条件好时在指腹皮下寻找可供吻合的静脉,并用11-0 NYLON缝线吻合(不做常规吻合),各吻合口吻合4针。如图1所示,血管横断面缝合点位为3、6、9、12点位,第一针缝合两端6点位,在B端6点位由外向管腔内反手入针,然后在A端6点位由管腔内向外出针,打结固定。第二针缝合两端12点位,在B端12点位由外向管腔内入针,然后在A端12点位由管腔内向外出针,打结。第三、四针缝合A端9点位与B端3点位及A端3点位与B端9点位,两针的缝合顺序按术者习惯而定,均由B端管腔外侧入针,A端管腔外侧出针。松止血带,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观察指端颜色以确保吻合成功,最后用5-0 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皮肤,无菌敷料包扎。

图1 血管吻合示意图

1.4 术后处理 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绝对禁烟,给予止痛、抗炎、抗凝、抗血管痉挛药物,烤灯照射,密切观察末梢血运状况,2~3 d换药1次。 术后2周拆线, 1个月去除克氏针并逐步加强手指屈伸功能锻炼。

1.5 观察指标 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6],满分100分。包括6个部分:运动功能(20分)、日常生活活动(20分)、感觉恢复(20分)、血液循环状态(10分)、外观(20分)、恢复工作情况(10分)。判定标准:(1)80~100分为优;(2)60~79分为良;(3)40~59分为一般;(4)<4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100%。

1.6 结果 本组41例(62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进行1年随访。62指坏死9指,成功率为85.5%,其中3例发生血管危象,经侧方切口放血、应用肝素等对症处理后存活。患指外形饱满,感觉基本恢复正常,指腹两点辨别觉3~6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8],本组成活的53指功能优49例,良4例,优良率100%。

典型病例:患者,女,41岁,因机器切割致右手示指指端离断2 h入院(图2A、B)。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急诊行指端再植术。术中均吻合动静脉各1条,术后1周,示指成活良好(图2C)。术后1个月去除克氏针,再植指尖成活良好,指腹饱满,指甲已部分生长(图2D)。

图2 右手示指远端再植术手术前后情况A.术前背侧;B.术前掌侧; C.术后1周; D.术后1个月去除克氏针

2 讨 论

血管重建是断指再植获得良好预后的先决条件。随着截指平面变远,血管直径变小,吻合变得更具挑战性。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指端再植病例获得成功[7-9]。指端固有动脉在远侧指间关节近端1.0 cm处发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继续走行直达指端,并发出分支到达手指侧方及指背;另一个分支向指腹中央走行,并与另一侧分支汇合,形成指动脉弓。指动脉弓位置通常恒定,位于深肌腱附着点的远侧,体表投影在甲半月线[8, 10]。指动脉弓通常发出数条纵行血管分支进入指腹,纵行血管贴近骨膜走行,到达指尖后转向背侧,与背侧血管相通[11]。Nam等[12]根据指动脉弓发出分支的数量,把指端动脉分为三种类型,认为不论那种类型在指端中央均有一条优势血管。

笔者认为,寻找可供吻合的动脉并进行高质量吻合,是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清创时需注意保护条索状组织,应在高倍显微镜下分离寻找,对管腔十分细小的血管进行吻合时,先缝合6点位,能够有效避免因手术操作带来的视野遮挡,可以充分暴露管腔,提高血管吻合质量,吻合血管时在右侧断端反手由外向管腔内入针,操作更加方便、精准。本组41例(62)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进行1年随访。62指坏死9指,成功率为85.5%,成活的53指功能优49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

充足的静脉引流,避免残端淤血、肿胀是确保术后断指存活的关键[7, 13]。血管危象以静脉危象为主,一般不进行二次手术探查。未吻合静脉或发生静脉血管危象时,通常利用甲床渗血改善静脉回流障碍,利用肝素盐水间断滴注可防止血液凝固;也可在指尖做1~2个小切口,促进血液流出。本组3例发生血管危象,经侧方切口放血、应用肝素等对症处理后存活。证明借助高倍手术显微镜进行手指末节远端再植,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伤指的外观与功能,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危象断指指腹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不得凉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警惕甲亢发威可致命
深低温保存技术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焕“发”光彩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
《断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