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风、促自律

2021-12-30 02:09朱向莹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人才培养高校

摘要:在新时代的“全方位、全员、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的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学风建设依然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基础和中心环节。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程教学、线上考核等新型教学方式对各大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和难题,暴露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薄弱环节和诸多问题,本研究是针对于其暴露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并依照正学风、促自律两个方向的提出相应的合理措施,确保在新时代中高校的学风建设能够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高校要将党的教育路线全面贯彻于学风建设的始终,更要将学风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高校要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构建以学习为主线,以自律自强为工具,以担当时代责任为目标的新时代学风。

一、目前高等院校学风建设所具有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楚,学习动力不足

首先,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便是学生自身。但在现阶段的学风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学生自觉性不高,态度不积极,对待考试和学习并没有应该具有的态度,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早退”、“旷课”、“逃课”等恶劣的行为,更有甚者在考试中会出现作弊这种违纪违规行为,其中所凸显的厌学情緒是高校学风建设所面对的难题之一。而这些难题都可归根于学生自身对于所学专业前景的不了解、对于自身学习目标的不清晰所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也同样会导致学生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丧失了对于学习的探求和追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并且在学术方面缺乏应有的耐心和造诣。

(二)教师教学方式传统,与学生互动不足

在我国高校现阶段普遍向高质量高内涵式的教育发展时,吸收了大批新进的高校教师队伍,缺乏对其的培养和考察,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的课程缺乏吸引力和制约力,学生在课程上不认真学习,开小差,也就随之导致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不高,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甚至使用作弊等违纪违规行为。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科研压力和升职压力,对于课程的更新不足,依旧采用传统的课程方式和教学模式,还具有课件老旧缺少创新点、教风不严等问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进一步加剧,学习兴趣的进一步丧失,成绩下滑等。

(三)学风建设路径单一,考核机制不足

虽然各大高校针对于本校的学风建设都多多少少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完善和发展,但只是开展了第一课堂的课堂育人和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形式的育人模式,并没有在其他环节开展育人工作。而且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学风建设的考核机制只限于班级的课程通过率,考试的合格率等卷面成绩,而对于学生的真正的学风思想和优良品质没有一个积极的评价机制,学风建设的好坏只看一些单纯的指标完成率和数据。

二、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外部环境诱惑增加,学风建设压力增大

但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流行趋势下,外部的诱惑因素增大,学生内部自身的动力不足问题便凸显出来。一方面,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经过了高中三年学习的洗礼后,进入大学首先便会放松对于自身的管控和协调,容易形成懒惰和散漫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现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达,带来的网络直播、游戏、短视频等形形色色的娱乐形式,都在冲击放松限制的学生们的感官神经,并且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的影响下,就更加加大了学生凭借自身从中脱离的难度。而学风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抵御其诱惑,将生活的重点放在自身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上去,这就要求现阶段的学风建设必须要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运用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学风建设。

(二)内部学风建设缺乏有机统一

高校的学风建设应当是一个自上到下,从内到外的系统性的建设过程,其中所需要的是各个部门和学院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沟通,而这不仅仅要求高校要有一套完整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而且需要高度的执行力和向心力。学风建设是一项需要高校各部门、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管理者、任课老师、学生工作线都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2]一方面部分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完成自己的指标和数据,忙于自己的工作琐事,对于学风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后勤保障、培养计划设计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其中包含着规划、执行、保障、检验等各个方面,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缺失和不足,势必会对整个学风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将难以更加有效率的开展和完善。

三、正学风、促自律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路径

(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就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开始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风建设的系统中去,作为学风建设的思想引领,运用新时代的新思想引导学生们树立一个健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引导学生们将“个人理想信念”同“中国梦”相结合,将自己的未来发展同国家的前途结合。依托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坚实理论基础,让学生们从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中脱离出来,激发学生敢于有梦与勤于圆梦的意志力,彻底地从精神层面拒绝不思进取和得过且过的思想态度。

(二)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针对于高校的学风建设排在首位的一定是各大院校和省份的顶层设计,一个完善的体系和政策可以从全局出发对其进行专业化、高效化的资源配置和系统调配,使学风建设的模式可以更好的统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理念和社会荣誉感。学风建设须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展开,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学风目标管理,授予被管理者一定的权限,一定程度上由被动管理转向自我主动管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我督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风目标完成的概率与效率。[3]其次,针对于学风建设的考核体系,要建立一个不仅仅根据学生课程通过率,成绩优良率等数据指标进行考核,而且要将学生学习品德和思想道德素质包含其中的新型考核标准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积极促进学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三)寻求可持续发展,探求现代化学风建设模式

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实用的新媒体方式,用以加强学风建设。并积极打造立体化的学风建设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的规划,定位学生的状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丰富发布形式,满足学生需求,增强师生互动性,从日常信息发布到沟通交流,打造一个多向互动,为学生提供分类服务并且提供学风监督的多维度平台。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宣传平台,定期为学生提供与学风建设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实现推送精确化,内容丰富化,效果的有效化。积极运用互联网的影响而非一刀切,合理的使用技术性工具对各班级学生进行学风的监督和考察。

(四)加强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多方育人环境

学风建设不仅仅是要求的是高校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健全,还必须要求高校从学生家长的视角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自我独立的能力,激发学生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而非完全由高校进行主导。学风建设的首要受益者必定是学生自身,而高校就必须通过多视角多维度去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发挥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通过自我疏解压力,自我调节学习状态,营造出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的学风建设环境。

四、结语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树德立人任务的必要环节,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来进行,既要发挥学风建设的引领思潮作用,也要积极完善和发展新时代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01).

[2]林丽,郭兆颖,王智博.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其转型[J]. 《教育探索》,2017,(01):97-100.

[3]钱文玉,田永康.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0):132-134.

作者簡介:朱向莹,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刘茂倡,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法学,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工程大学2019年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正学风、促自律——高校人才培养学风建设推进及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人才培养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