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

2021-12-31 08:01卢利颖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层检票终端设备

卢利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

1 概述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等,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服务的核心子系统,该系统集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和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极大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一般由5层架构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清算管理中心系统(ACC)、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车站计算机系统(SC)、车站终端设备(SLE)和车票。ACC系统一般设置在控制中心,负责轨道交通与一卡通间的清分对账,负责轨道交通内部各换乘线路间的清分对账。LC系统一般设置在线路控制中心,负责线路内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制定和维护本线路系统参数,接收和下达清算管理中心系统指令。SC系统一般设置在车站的AFC设备室,对车站内部所有AFC系统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车站AFC系统运营、票务、收益及维修的集中管理,上传车站内数据至LC系统以及下传LC参数至终端设备。SE一般由自动售票机(TVM)、自动检票机(AGM)等组成,可接受SC系统下发的系统运行参数、运行模式及黑名单等,向SC系统上传原始交易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车票主要分为单程票、储值票以及其他特殊票种。轨道交通线路AFC系统采用专用通信传输网实现ACC系统、LC系统、SC系统3级组网进行数据通信,各线路LC系统与ACC系统之间、ACC系统与一卡通系统之间采用标准开放的通信协议。

当前各城市已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不断增加,客流量及运营的负荷也在持续的增长,这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向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以期给乘客带来更舒适、便捷的体验。

最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物联网业务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物联前景广阔。物联网技术将发挥更加完整且智能化的作用,将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场景更加数字化、信息化,可满足轨道交通日益增长的应用场景使用需求[1]。

2 物联网技术

自1999年提出物联网概念至今,物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概念的主要阶段。阶段一,M2M (Machine to Machine)概念阶段的信息共享,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阶段二,M2M概念阶段的万物连接,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阶段三,IoT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阶段的智慧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如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阶段四,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概念阶段的无限可能,这也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终愿景[2]。

物联网体系的定义不一,各组织分层定义略有差异(ISO/ITU/ETSI等)[3],从各行业的产业视角,物联网技术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架构Fig.1 Architecture of IoT

物联网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智能终端设备组成,网络层又细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交换层,应用层包括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物联网能够支持更加丰富的业务种类、终端种类和服务种类[4]。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FC系统探讨

3.1 感知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FC系统终端设备层主要包括自动售票机TVM和自动检票机AGM等,这些终端设备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芯片模组和操作系统。

传统的传感器通过分立器件实现动作监测,仅能做到察觉功能,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中,车站内的AFC终端设备通过安装定制化的高集成、低功耗、智能化的传感器,上层LC系统通过应用数据处理算法可实现对所辖车站内所有TVM和AGM状态及数据的动态监测。

传统的芯片模组主要包括分立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和无线芯片,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中,考虑车站空间限制对终端设备外形尺寸和数量有严格要求,TVM和AGM的芯片模组需要集成传感器、MCU和无线通信模块,以适应本系统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和微型化的应用需求。

物联网操作系统主要分为3类,传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和桌面/手机操作系统,考虑AFC系统与其他设备专业系统有接口,为了满足系统间交互的可靠性和互通性,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推荐使用Windows/Android等操作系统,使得各设备专业间应用软件架构趋于一致。

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感知层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感知层Fig.2 The perception layer of AFC system based on IoT

感知层能够实现对AFC系统自动检票机和自动售票机的状态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在设备中安装集成传感器、MCU、无线模块、物联网模块套件,可以实时检测AFC设备的运营数据及关键模块的运行状态,实现车站终端设备与上层系统间的上传下达。

3.2 网络层

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的网络层是实现ACC系统、LC系统、SC系统三级组网的关键,而网络层的关键是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的网络接入技术为低功耗广域(LPWA)技术[5],可划分为3类:移动蜂窝技术、短距物联接入和其他广域技术[6]。移动蜂窝技术中,基于LTE的窄带物联 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演进物联网协议(Enhanc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是5G的 基 础 技 术,5G的重要场景之一就是海量物联[7-8]。短距物联接入主要是IEEE提出的各类短距接入,2018年推出的802.11ah(Halow)为面向物联网的WLAN技术标准。其他广域技术是由各类技术联盟提出的,主要代表有Sigfox和LoRa等[9-10]。

本文对以上几种主要的物联网低功耗广域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如表1所示,给出更适合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物联网网络接入技术。

表1 LPWA技术对比Fab.1 Comparison of LPWA technologies

通过对比和分析以上4种物联网接入技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应用及系统设备的特点,即AFC系统应以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为原则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因此工作于运营商授权频段的NB-IoT和eMTC更适用,通过调研当前国内各厂家物联网设备、终端(芯片和模组)的开发情况,主流厂家均支持NB-IoT芯片。因此,本文推荐基于LTE的NB-IoT网络接入协议。

3.3 应用层—基于平台

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推荐采用基于平台的应用开发模式,也就是将传统物联网架构的应用层再细分为平台层和应用层。

平台层的终端侧面向各类不同的终端设备,屏蔽底层接入设备的差异性,为上层应用抽象出统一的设备接入和管理能力;平台层的应用侧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应用开发所需的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能力,加速业务应用的开发和创新。平台层能够解耦感知层和应用层,构建终端和应用之间的透明通信通道,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平台层的功能逻辑分类如图3所示。其中,连接管理平台提供对于物联网卡的卡管理、业务计费等功能;设备管理平台用于提供设备的接入与控制,为不同类型的设备提供统一的管控;应用支撑平台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应用开发所需的PaaS能力;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内的数据分析工具,实现对设备行为的建模,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业务应用平台是面向最终用户提供的应用服务。

图3 平台层逻辑分类Fig.3 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platform layer

根据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应用需求,应用层主要划分为设备管理、票务管理、收益清分、客流统计、智能维修等系统应用。除这些基本的应用场景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FC系统可扩展出许多更智能、更高效的应用场景,例如设备数量优化应用,通过对线路所辖车站内AFC终端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及对车站客流、运营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提前预测,应用层下达指令至感知层各车站设备的开关模块,可实现对不同时段下设备开放数量的及时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节能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架构Fig.4 AFC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IoT

4 结语

本文在概述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并探讨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关键技术。AFC系统的感知层终端设备需要集成传感器、MCU和无线模块等,网络层设计应用基于LTE的NB-IoT网络接入协议,平台层主要包括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支撑和数据分析等逻辑功能,应用层主要包括票务管理、收益清分、客流统计、设备管理、智能维修等应用场景,并给出了基于物联网的AFC系统架构。目前,物联网技术与轨道交通的融合正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物联网技术将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智能化、自动化和全过程、全系统的全新升级,可以帮助运营单位建立起高效且智能的管理体系,从而为乘客打造出更舒适、更便捷、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猜你喜欢
应用层检票终端设备
“佳联”检票系统为影院开业保驾护航
检票
传输层和应用层的隧道技术
行车记录仪通信连接方法、行车记录仪及终端设备
基于分级保护的OA系统应用层访问控制研究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电网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研究
电网监视终端与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
报警等2则
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机房制冷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