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史”经典文献与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探析

2022-01-01 00: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四史智慧图书馆

崔 芳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各单位都陆续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史研究”“习近平关于学习‘四史’重要论述研究”“学四史、守初心、践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将“四史”的精神与内涵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为学生的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来源地,为师生学习党史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与信息资源。

1 “四史”教育学习的内涵和价值

1.1 “四史”教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可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开展大学生“四史”学习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史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见证了我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全部发展历程。

1.2 “四史”教育价值

1.2.1 理解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深化大学生对党政精神理解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四史”内容是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记录,是党一路走来的凭证。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把“四史”的学习放在首位,理解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深化大学生对党政精神的理解。

1.2.2 展现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为大学生树立模范标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伟大的时代总是英雄辈出。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又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与建设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当代大学生应以此作为模范标杆,在实际生活中追寻共产党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3 彰显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红色精神是中国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真实写照,折射出老一辈革命人的光辉精神,能够彰显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四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导学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真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 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慧图书馆开始从概念构建走向实践探索,智慧图书馆一词发端于美国,普遍使用的英文名称为Smart Library,近年也有不少人使用Intelligent Library。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智慧空间的建设可以提供许多智慧服务,例如智慧检索、智慧推荐、学科服务、移动图书馆、个性化定制、信息共享空间等等。这些服务都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四史”学习教育方式,增添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与趣味性,发挥图书馆的空间管理与服务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智慧空间的建设。“智慧空间”是图书馆的一个发展阶段和生长过程,“智慧空间”的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析:

2.1 智慧平台的建设

无论是计算机图书馆,还是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和服务平台始终囿于图书馆,基本上是自循环的封闭系统与服务平台。智慧平台应贯通知识生产、资源采购、知识服务、知识利用上下游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应该包括生态链整合、资源整合和资源处理三个方面。

2.2 智慧空间的建设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关注“增强用户体验”的同时,把满足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感知技术,实现图书馆空间的公平、合理利用。以智能技术为主导。智能化的空间应该具备包括网络接入能力、知识资源接入能力、设施设备接入能力、服务接入能力在内的高速接入能力,使之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人性化服务为目标。智慧服务空间不可以只是无人值守的服务空间,无人服务只是一种便利并不高级,馆员是最具智慧的服务者,做到静默服务和更及时精准的馆员响应服务,才是智慧服务的高级状态。

2.3 智慧服务的开展

智慧服务包括智慧检索、学科服务、智慧推荐、智慧参考咨询、空间服务、移动图书馆、资源获取智慧化和隐私保护等,还包括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智能机器人、自助式服务系统、慕课课程收集开发、一站式学术搜索、个性化定制、信息共享空间等新型智慧服务内容。

“智慧空间”的建设是“智慧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来看,智慧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普遍应用,为读者提供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服务进而促使图书馆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3 如何在智慧空间中学习四史教育

日前,“四史”的学习教育热度越来越白热化,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应为“四史”的学习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3.1 利用新媒体学习“四史”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新媒体涌入人们的视线,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同样,我们智慧图书馆中的智慧服务也包含新媒体的使用。我们可以利用为微信公众号作个性化推荐、智慧推荐,把“四史”的内容作为专题向读者展出;利用新媒体平台在线向读者解答有关于“四史”书籍的相关内容。并且我们通过新媒体平台向读者推荐书籍,推荐形式新颖多样,更能贴切读者的阅读需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2 智慧空间建设与智慧党建相结合

近年来,图书馆掀起了一股“空间再造”热,丹麦奥尔胡斯图书馆馆长罗尔夫·哈佩尔(Rolf·Hapel)指出:“在当今网络社会里,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已经从工业时代的教育和文化机构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非正式学习中心”。现代图书馆已不仅仅是藏书之地,悦享知识的第三空间,而是创意孵化的天然氧吧,信息交换的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要服务好读者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开展其他学习教育活动,在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空间不断向着智慧化方向迈进,图书馆空间的建设应顺应当下“智慧”时代的要求,坚持服务至上的建设理念,吸纳新技术,探索新服务,不断优化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建设。图书馆应把智慧空间的建设与智慧党建相结合,搭建多元互动平台,为读者提供阅读场所、文献、新型设备等。同时图书馆的智能空间还应为读者开辟党建阅览区、朗读区、视听区、讨论区、展示区,为读者构建学习“四史”的智慧空间。

3.3 为学习“四史”提供智能服务

图书馆应为学习“四史”提供更多的智慧智能服务。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讲座,创新讲座形式。通过图书馆本身具有的资源平台,将“四史”的内容以纸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多样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将党建的内容做的更有温度和情怀。同时图书馆陈放的移动图书馆,视频一体机、智能机器人等智慧服务设备都可以为读者提供新型的读者服务,为学习“四史”提供更有体验感的智能服务。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5G和VR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建设也逐渐登上浪潮。智慧空间的建设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在智慧空间中学习“四史”,能够充分发挥智慧空间的文化传播作用,更好的为智慧党建服务。

猜你喜欢
四史智慧图书馆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图书馆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