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医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路径研究

2022-01-01 00:26徐晓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学医学生院校

徐晓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医药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行业,当前开设医学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多,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医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其在学历与专业技能领域存在诸多限制,许多大型医院在人才招聘时往往更加青睐于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

就业环境的变化,使得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在职业发展、选择等方面出现多种不可预知的心理阻碍。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就需要发挥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调适作用,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 积极心理学及其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的,该学说注重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体内心积极、正面的力量,使得个体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获得自我认可,比如说个人力量、美德品质等等。

积极心理学在观点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心理学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以及认同感等等,其主张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对人类的各种复杂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通过多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使得个体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过更加快乐、积极健康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领域涉猎广泛,一是对于积极情绪与体验的研究,其关注个体在各种环境下所获得的快乐感;二是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比如说乐观、勇气和希望等等;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比如说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等。从根本上来说,人性的积极面对于个人的健康发展以及成长有着较大的引导作用,其可以使得个人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对个人心理进行调适时,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解决人在心理或者是行为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其还关注对个人良好心理的重构,因为通过心理干预,虽然可以将个人心理问题调适到正常的状态,但是这种方法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未来如果出现消极负面因素,个人的心理依然可能会被干预,但是如果个人架构了积极正面的心理模式,自身具有较强大的心理,那么后期其必然不会再受到不良心理的影响,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的独到之处。

2 高职院校医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2.1 高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

现如今,高校扩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大规模扩招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其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与此同时,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医学专业是当前高校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专业之一,多所高校都开设有医学专业,其与教师、会计等专业类似,是社会发展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多所高校开设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上可谓是大同小异,这就容易导致人才市场上在毕业季时涌现出大量同类型的医学专业人才,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相较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可谓是更加严峻,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历、学习时间等方面都要短于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其在就业时选择面相对比较狭窄,比如说,一些大型医院在人才招聘时,往往会优先将橄榄枝抛向双一流高校,职业院校医学生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其只能选择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医院,但是即便是这类医院要想真正地扎根,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核才能如愿以偿。严峻的市场就业环境,不断被挤占的就业空间,使得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2.2 医院关系严峻,职业认同感低

对于刚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其在入职之后越快获得职业认同感,那么对其适应新工作和新岗位往往是越有利的,反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则会不断增多。医院的工作环境相较于企业来说有着鲜明的差异,医院的工作人员压力通常都比较大,日常工作繁忙,同时医院内工作关系严峻,医院的晋升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一名医生要从住院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许多医院在晋升条件上做了诸多限制,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工作年限或者是学历,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之后,才能顺利晋升。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来说,其在医院内工作时,周围的同事毕业院校以及学历水平均高于自身,晋升速度更快的情况,就容易使得高职院校医学生产生一种紧迫感和焦虑感。此外,在医院内工作时,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其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灵活处理这一类纠纷和矛盾,这也容易使得高职院校医学生在工作中产生职业怀疑感,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度降低,在工作中得不到认可,由此恶性循环,学生在职场上的挫败感越来越强。

2.3 价值观错位,自我认知偏差

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是帮助毕业生更好求职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来看,诸多高职医学生存在有价值观错位,自我认知偏差的问题。首先,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社会实践相对比较少,对于社会上的各类事物了解和认识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并不是十分的了解,直到学生真正踏上求职之路时屡次受挫,其才对求职的艰辛有所认知和了解。而且医护工作本来就是一个付出和奉献的行业,在疾病面前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学医人的天职,然而实际上当前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认识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求职时首先考虑的是薪资,而非发展前景等等,认为自己努力学习十余年,如果薪资低是不应当的。而且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小困难就想临阵退缩,这些也对学生的就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4 专业技能水平低,就业信心缺乏

医学是一个对于个人专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行业,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其要想在未来谋求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医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发展中实际上是存在有多种瓶颈和不足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专业技能水平低,在就业中缺乏信心。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办学水平相较于双一流大学来说是有着明显差距的。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当周围的竞争对象多为本科和研究生时,高职医学生可能会觉得压力倍增,在求职时觉得自己技不如人,缺乏求职的信心和勇气,部分学生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最终破罐子破摔,选择了转行,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就业发展中也并不少见。

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医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路径

3.1 提高自我效能,增强职业发展认识

所谓的自我效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个体对于自我能力的感知与判断,每个人对于自我的判断都是不同的,如部分个体对于自我判断过高,当最终所获得的结果与此不相匹配的时候,其就容易因此而产生一种挫败感;反之,当一个人的自我判断过低则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所以说,只有理性地进行自我判断,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知,才能使得自我效能不断提升。

在职业教育工作实施期间,高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场所,其不仅要做好专业课知识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发生的种种变化,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进行积极正面指引。如可以对近几年来高职医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就业理想的榜样案例,使得学生们能够正视自身当前所处的就业环境,了解自身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困境与不足,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在阶段内的职业发展目标,要正视自己在刚刚就业时,就业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从普通岗位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新知识,才有可能成就自我。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态度、道德标准等开展求职就业活动,找到最能够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使得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3.2 培养积极人格,提升自我就业竞争能力

积极型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外在表现,拥有积极型人格的人在看待事物时往往更加乐观,其在面对生活中困难以及不如意的事物时往往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已经是成年人了,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等逐渐固定,其对于学习以及发展也有了相对比较清晰的认知,但是个人的思维认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校园内的生活相对比较安逸,但是进入到职场之后,其所面临的环境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渴望能够独立自主,希望可以尽早完成自我实现。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四处碰壁,对于医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部分学生在碰壁时可能会总结经验、反思,使得自我更好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碰壁之后,则会止步不前,产生自我怀疑,这对于其就业显然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想办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将学生内心深处积极的元素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应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主动探索知识,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添筹码。

此外,还应当做好学校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合力,保证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心理调适以及学生求职就业工作之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指引。

总之,高职医学生在求职就业路上绝非都一帆风顺,由于外界环境以及自身思维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学生将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困难,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降低不良心理因素对就业产生的干扰,促使医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这样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必然是有利的。

猜你喜欢
心理学医学生院校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