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探究

2022-01-01 00:26樊一帆许光日聂艳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研究生基地考核

樊一帆 许光日 聂艳玲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0 引言

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寻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与之相反的是,企业尖端人才逐年短缺,巨大的反差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故而,教育部在2008年决定增加专业硕士学位,旨在针对社会所需,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随后,专硕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攀升,逐渐成为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热门选择。

1 当前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专硕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因而其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等方面准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1.1 政策法规不完善

当前,专硕研究生的发展已逐渐得到了国家、高校重视,各大高校纷纷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但国家对其相关政策或规章制度管理不健全,未明确规定高校、企业两方的责任与义务,也无法为高校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提高制度方面的保障,从而无法有效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这极大地限制“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

1.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功构建还依赖于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同于学术型学位重视对学生理论研究的教学,专业学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当前专硕研究生培养中,校内外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满足专硕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严重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专硕研究生培养的教师大多由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教师来担任,而这些学术型指导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适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其次,在校外基地中,其指导教师多担任企业内重要职位,其工作较为繁忙,因而多为“挂名”教师,未与学生紧密联系,未对学生实践技术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因而不能满足研究生的个人发展,导致其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上得不能有效地提高。

1.3 教学实践性不足

首先,大多数高校制定的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社会相脱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当前,大多数高校未构建符合专硕型研究生特色的培养方案,而是直接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导致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相雷同,未能凸显出其实践性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沿袭了传统教学的老模式,仍以教师口授为主,而研讨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所占比例较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用书仍采用学术性研究生教材,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的评价考核评估不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其次,高校缺少精准对口的校外培养实践基地。当前高校的实践基地大多流于形式,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并未让学生具体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因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难以应用于工作实际,从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校外企业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积极性不高也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在企业参与高校专硕研究生培养、建立相关实践培养基地,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投资,然而企业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的经济效益,还需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因而导致多数企业难以积极参与高校校外基地建设。

2 “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必要性

当前,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为校内培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毕业后将走入生产岗位,高校缺乏实践性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竞争优势的形成。而构建“学校—基地”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实践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2.1 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已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工作,在社会中不利于其自我的竞争优势。而构建“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弥补高校实践性教学的不足。校外企业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为专硕研究生提供实践技术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生产实践,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推动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教育大国。然而不断增长的研究生数量与企业高尖技术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还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降低,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正因为如此,高校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推进产学结合为途径”,构建“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企业输送大量的高、尖技术型人才。此外还能够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深化产学研融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科研成本,还能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2.3 促进高校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当前高校重学术,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从而降低了高校的办学质量。而构建“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提高高校办学质量,进而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促进高校稳定发展。此外,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整合高校、企业各种优势资源,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成果的转化速度,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3 “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3.1 构建标准化评估体系

首先,在教师考核方面,制定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成绩、教学技能等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同时增加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教师的付出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给予适当精神、物质奖励,调动校内外教师教学积极性。在学生考核方面,增加考核中实践技能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丰富考核形式,将课堂考核、实习考核、年度考核纳入考核内容,从而获得对学生科学、准确的考核结果。

3.2 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

专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践性,其实践教学是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因而,高校应当与校外企业共同组成研究生培养指导部门,制定并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质量体系,从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因而,各个高校应当结合当前学校特色以及社会所需,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落实;积极组织教师在准确把握本校特色和专业规律的基础上,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生产实际的高质量教学用书,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强化企业的指导作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普及应用引导式、研讨式、案例式、实训式等教学模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等工作能力。其次,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结合教学需求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此外,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

3.3 加强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

首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校内教师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校外导师则以实践技术为主,指导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形成一批既具备深厚、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技术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并加强校内外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理论、实践能力。其次,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提高校外导师的教学质量,协助校内导师做好对专硕研究生工作实践方面的指导。此外,还应该加强校内导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评价,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还可以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来校短期讲学和任教。

4 结语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升级期间,传统、单一的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用当前现状。因而,各个培养单位应当抓住机遇,大力改革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基地”交互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基地考核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家庭年终考核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