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职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改革

2022-01-01 00:26周梦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典型性产教知识点

周梦婷 王 媛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肇庆 526000)

0 前言

我国教育教学不断向前推进,使得教育教学模式愈发趋向于信息化和现代化,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面向学前教育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我们推进“园校结合”模式,并基于以上进行课堂改革,采用“三种视频”互联网+与实践基地合作的项目教学法,突出职业本科的特色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特点。

1 产教融合与互联网+

1.1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简而言之,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充分体现在教学充分融合、实训充分融合以及合作两主体之间的作用,即学校与产业互惠互利。

1.2 互联网+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前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互联网+学前教育”的这种新形态,冲击着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形态下,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寻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新变革。

2 互联网+课堂改革的作用

为了适应现代新形势的要求,满足学前教育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需要,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用PPT进行课堂讲授,学生易视觉疲劳,易走神,甚至打瞌睡,其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把专业理论知识学好,更不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运用互联网+,引进“三种视频”项目教学法,教师设计覆盖教学内容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加入企业要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观看不同教学目的的视频,观看结束后小组讨论,教师对视频进行讲解,从项目当中学习和巩固知识,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实干型的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目的。

3 互联网+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改革——“三种视频”类型

3.1 典型性视频

典型性是指代表性,个性反映共性的程度。而典型性视频就是能反映出共性的,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视频。

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在网络共享平台上,找出一些符合学前教育专业书对应专题案例的典型性视频。例如: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了解到实验的结果证明,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成熟是推动孩子发展的主要动力,当时身体不成熟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在课堂上播放像这样的典型性视频,以最直观,最真实,最准确的视频依据,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并熟记视频带来的专业知识点,以典型性的视频案例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典型性视频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本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播放知识对应的典型性视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该知识点,更给予学生一个新的途径或方法来学习知识。典型性视频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载体,当教师提到某个典型性视频的时候,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该典型性视频对应的知识点。或者以后在职工作,在幼儿园看到某个场景对应某个典型性视频里的内容以及知识点,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他们能很快作出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原因并给予最准确的回应与解决。

因此,通过互联网+在课堂上播放典型性视频给予学生学习,是为他们学习该知识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生活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堂授课不可缺失的基础一部分。

3.2 针对性视频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为解决实践教学难题,加入企业要素,我们在校内与幼儿园之间构建园校网络视频系统。

该系统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实景等传送给教师,教师在幼儿园传送过来的视频中挑选出符合之前课堂学习过的知识点相应针对性的实际幼儿行为表现视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探、拟、评”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实践六步法”,引导学生在“任务交接、任务观摩、任务描述、理论探究、模拟实践、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认知岗位任务、强化专业能力、达到工作标准,系统为实时互动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典型性视频是为了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学生观看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视频,让学生联想之前看过的典型性视频,对应联系之前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视频时长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一个视频的时长大概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待学生观看结束后,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再把这些想法进行总结,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后的结果,问学生从中观察到什么内容,对应之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针对性地播放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突发状况处理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第一手教学资源,通过指导教师的分析,获得最直观的教学经验。

在课堂上播放教师专门挑选的针对性视频,是给学生做知识点的针对性练习,教师在挑选视频的过程,将视频与专业知识点一一对应起来,针对性地选出一些比较常见或者容易混淆、弄错的知识点的相关视频以及一些对应之前播放过的经典视频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针对性视频在“三种视频”项目教学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3 一日活动直播视频

在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观看过典型性视频和针对性视频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加入社会要素,根据幼儿园工作环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观看“一日活动直播视频”。

一日活动视频是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学校课堂可以对幼儿园课堂进行远程连接,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幼儿园课堂直播或将幼儿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的视频传送到学校,让学生远程观摩幼儿园小朋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观察幼儿园里的孩子一整天的行为举止。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幼儿园的孩子一整天的活动,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写下对应的专业课本的知识点,课后与同学进行讨论校对,最后学校课堂与幼儿园课堂相互沟通交流,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回答学生问题,帮助学生完成某一主题的项目实践教学。

一日活动视频观察,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给予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职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课堂中就走入社会服务相关实践工作。在幼儿园传送过来的幼儿一整天活动的视频中,可能会出现课本内容对应的多个知识点,这不比针对性视频,针对性视频只针对一个或两个知识点。而一日活动视频观察考验的是学生对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点的储备量和熟悉程度,幼儿的一日活动视频中可能涉及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中的很多方面,视频中有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来的特点,也有稍微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属于小细节的方面,这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性练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培养学生的耐心。

一日活动视频观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性练习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促使他们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

4 “三种视频”项目教学结合的作用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在课堂上,依据学习的进度对应的三种视频,环环相扣、互相呼应,层层递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共享平台上,查找与学前教育专业课本某个知识点相呼应的典型性视频,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与幼儿园之间构建园校网络视频系统,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专门挑选从幼儿园传过来的幼儿活动视频中,找出具有针对性内容训练的视频,给予学生观看,观察幼儿的行为,巩固学过的知识;观看从幼儿园传送过来的幼儿一日活动视频,则是给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项综合性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社会实践工作的应用能力。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方便教师的教学。无论是这三种视频中的哪一类视频,在学生学习初期,总会有观察不仔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再一次让学生观察视频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在讲解视频的时候,也可以针对视频的内容和细节,选择性回放或暂停视频,对视频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讲解后可以再让学生重新观察视频内容,总结与第一次观察视频内容时的区别,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加深学生对该视频所对应的知识点的印象,方便之后的专业知识教学。

5 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互联网+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牢固、专业性强、综合实干”型人才的重要改革方向。三种不同类型的项目教学法,促进互联网+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改革,给予学生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典型性产教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