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下的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2022-01-01 00: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院校高职

章 婷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1)

0 前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旨在培养能够短时期投入社会进行各项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其教育水平与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对建设中的中国各行业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我国的多领域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之基。

室内设计是高职专业体系的构成成分之一。立足当今的教育现状,高职室内设计的教学面临着一些发展上的阻碍,亟待整合与改革。结合当今世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信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与我们必须要遵循的改革方向。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如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将高职室内设计教育与信息工作室制模式进行巧妙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成为高职互联网+背景下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重点;除此之外,室内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还有一些不同的特殊之处,实际操作能力是室内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团队协作的能力更是拥有良好素养的必要诉求。因此,使学生在工作室互联网+模式工作室制模式下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良性竞争的观念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与树立学生的正确三观意义重大;另外,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教学是网络与传统行业相融合,这并不同于以往模式下的教学,需要我们有取舍的摒弃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所创新,有所变革。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将教育教学与其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全新主流与方向。故而,室内设计行业想要获得新的发展,就不能不去积极地顺应这一潮流,去积极的变革自身,以求能够跻身时代的洪流之中。将室内设计转向人工智能化的方向也是当今社会的积极诉求,面对这样的全新挑战与机遇,高职室内教育与教学,必得要在这样的全新背景下,积极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着更好的方向蓬勃发展,顺利进军。

1 高职室内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浅析

1.1 教学方案更新滞后,不能及时顺应市场形势变化

室内设计这一专业对市场的灵活体察要求极高,与市场接轨非常密切,因而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及时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动,及时的、与时俱进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够保证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适应市场、造福社会、为人民创造福祉。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室内设计相关从业人员至今依旧存在非常大的人才缺口。庞大的就业缺口使得众多高校竞相开办这一社会紧缺的热门专业。据统计:我国截至今日大概有两百所高校以上专门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其中高职院校的开设保有率在一百所以上,所占比例超过了一半。这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每年大批的涌入社会,争抢就业岗位。面对如此现状,室内设计行业的人才缺口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这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出于对人力成本的考虑,并不愿意耗费心力去培养毫无经验的高职学生,他们更加倾向于已经拥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能够直接担任岗位,承担设计重任的大学生群体。这样的现实情状造成本来冷清的专业,如今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这充分的向我们显现了传统的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方案存在有很大的弊端,在培养目标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移。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之中设计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还同样不利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弊端之一。

1.2 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然而,众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或是受到具体的现实情况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实训中都表现得很是缺乏。例如: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应有的实践作业布置上,设置的课程皆是仿真虚拟课题。通过让学生根据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去盲目的进行空想设计,而并没有真正的带领学生去进行具体的剪裁、衡量、房屋设计,更谈不上去实地地体验真实设计项目的案例。如此,仅仅从课本上得来的知识,并不足以支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以这种方式进行培养的学生,在真正的实操能力上会有很大的能力缺口,这样的素养缺失在校园中表现为技能不够扎实,走出校园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在社会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因为没有结合社会需求与自己的专业效能而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与社会市场的需求脱节;另外,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于经费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实践实训场所,这样的原因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专门练习。实践操作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尤为关键的技能掌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如果缺乏具体的实践,而只从理论下手,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均衡,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与社会的彻底脱节。

2 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下的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2.1 积极利用新媒体,增加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比重

伴随着新时代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在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在课堂中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比重。在室内设计的专业教学中,加强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的全新媒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课程动画提升专业课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清晰化与明确化,使得从前一些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能够被学生通过在多媒体中及时的暂停,重复演练等功能,能够得以更加清晰的掌握,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进一步全面提升。另外,在室内设计这一专业中,有许多难以言传的教学内容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教学困扰,如今,通过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的逼真化动态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室内设计的模型变化成为真实的案例进行具体的、生动的演示。在这一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设计,凭此,再进一步提升他们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下的高职室内教学,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到一些技能,解决了老师的一些专业困惑,也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选择,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所要奔赴的全新方向,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

2.2 增强互联网+大背景下的课程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及室内设计这一专业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室内设计的教学中,将真实的项目案例与具体的设计场景添加入教学的课堂内容与教学目标之中,是互联网+在室内设计课堂中进行有效运用和巧妙融合的切入点之一。在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课堂中,几乎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在围绕书本理论进行展开,缺乏相当的实践性,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的实际案例接触较少,也会导致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对当今社会中室内设计真实案例的了解,使他们的设计水平与设计能力的提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因而,在互联网+工作室制模式下的全新的高职室内涉及课程教学中,要将案例设计与项目建设场景投入其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今市场对于室内设计从事人员的专业要求与职业诉求,也能够将中国的传统人文知识与室内设计相结合,与社会的主流现状结合,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的三观得以进一步重塑,培养出真正爱国的,对国家建设有益的专业人才。

2.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全面实现课程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性内容。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工作室制的采用不仅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在室内设计课程中进行具体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还可以充分提升培养人才目标的综合素养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平台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度,能够从最根本上使得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优化与提升。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锻炼自身的教学本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进入到课程的学习状态之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同合作与讨论法,教学与现场施工结合等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与教育方式优化,在与当今的行业现状进行充分结合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所学即所用”,能够在未来具体的实践中拥有先天的理论与实践优势。

3 结语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入,互联网技术对于生活的影响产生在各方各面、各行各业,这种趋势持续地渗透到了教育之中。在高职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将二者进行紧密的、有机的结合,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中与社会进行最大程度的有益接轨,能够使学生的市场与社会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从而全面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国家的建设塑造出更加全面的人才力量。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院校高职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