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学生近视防控研究综述

2022-01-01 00:26吕佳颢高铭佳张梓瑗刘淑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视力防控小学生

吕佳颢 苏 敏 高铭佳 孙 欣 张梓瑗 刘淑美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

近视是目前全球公共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近视问题提出,矫正儿童视力是2020年全球倡导优先议题之一,并将儿童近视列为“Visual2020”行动中要求显著改善的五类眼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2018年全国小学生近视率已达到36.0%,近视低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关于近视防控的相关研究在近年来出现高峰,眼科学、公共卫生学和健康教育领域都集中关注近视这一主题,尤其是小学生的近视防控。

截至2021年6月8日,笔者通过主题词“近视防控”“小学生”在知网上检索到了127篇文章,以小学生近视现状调查的有43篇,有关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的有45篇,有关干预研究的仅有5篇,其他的是有关具体近视因素分析和政策解读的文献。在调查地区分布方面,在上海市做的研究有9篇,北京市、重庆市和深圳市各4篇,安徽省和沈阳市各3篇。笔者根据研究近视防控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研究。

1 小学生近视的现状研究

1.1 小学生近视的地区分布综述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视力不良的流行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在城乡方面,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依次为52.85%,61.47%,37.22%,46.01%。郝无迪,曹玥等以辽中县为例调查了城乡六个年级学生的近视率,结果显示1~6年级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0%、10.8%、9.4%、26.6%、41.0%和53.7%;农村学生1~6年级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8%、4.8%、10.3%、20.0%、33.3%和52.6%。在省份分布方面,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甘肃、山西、四川、辽宁、宁夏和重庆为“相对高流行区”,贵州、海南、新疆、青海、江西、天津、广西和河南则为“相对低流行区”。华文娟等的研究发现,在我国中部6省城市地区,随着纬度的增加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高纬度地区学生接触阳光时间相对低于低纬度对区。由此可见,小学生近视率存在城乡、省份、维度的地区分布差异。其中,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高纬度地区高于低纬度地区。研究表明,视力不良率可能与各地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人口密度相关。

1.2 小学生近视的年级分布综述

此外,很多学者针对小学生近视率的年级分布进行了研究。学者吴爱华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率占比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其中轻度近视与中度近视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升高,高度近视学生较少,研究还发现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及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长是影响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梁文静的研究则提出了近视率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的原因,即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用于学习的时间更多,眼睛疲劳程度更高。

1.3 小学生近视的性别和遗传综述

我国对学生近视现状的调查数据众多,其中在性别差异、近视增长率趋势、城郊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数据大致同一。就性别而言,女生近视率总体高于男生,以初高中为主,小学尚无显著差异。就近视增长率趋势而言,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学段的不断上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就城郊差异而言,城区学生近视检出率高于郊区。杨建文等人还发现,父母是否近视对小学生的近视情况也有显著影响。随着父母近视人数的增加,学生近视率显著上升。

2 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研究

儿童不良用眼习惯与近视有显著相关。龙培培等人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学习时眼距书本不足1尺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一项在深圳的调查显示,近距离用眼1小时以内休息1次眼睛的儿童比近距离用眼连续超过3小时儿童患近视比率更高。

父母近视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近视的重要遗传因素。有研究指出,父母双方均近视者学生近视率显著高于父母双方均不近视者。谌丁艳团队还发现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父母均不近视与儿童近视呈负相关。

多数研究显示,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是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每天用电脑时间在2~3小时与儿童近视呈显著相关。对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的视力调查也发现,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时间的管教程度是儿童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

过去的相关调查,均将学习时间长短作为衡量课业负担的重要指标。张芯等人发现,做家庭作业时间长的学生进行每天体育锻炼1h的概率更低,这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宋乃庆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作业时间越长,则体育活动时间越少、且更容易近视。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访谈发现,接近一半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天做作业时间大约超过2小时。较大比例的学生家庭作业负荷,家庭户外活动时间却得不到满足,家长没能充分发挥家庭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3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研究

户外活动已被实验研究证实是对近视防控的有效保护行为。研究证明,每天增加1-2小时户外活动,可使近视发病率降低 25.0%-50.0%。这种预防策略对年龄更小的儿童最有效,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Pei-ChangWu在中国台湾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学校课间休息期间的户外活动对近视发生和进展有显著影响。主流研究认为,“光—多巴胺”作为视网膜调节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有效阻止眼轴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王丽蒙和Shi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分别进行了户外体育活动防控青少年近视的调查和干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加强学生近视易感性、威胁性、严重性、预防近视自我效能的相关认知。李志超团队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阶段的近视干预周期宜采用16~24周,干预频率为每周三次,干预时长为每次60~90分钟。干预以小球运动的锻炼项目为主效果最佳。

4 小学生近视防控的研究评述

目前对于近视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得较为完善,近视的现状作为全球的流行病且在国内发病率高居不下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国内的高发现状引起学者极大关注。围绕近视发病率,既有根据大数据的视力不良检出率的现状调查,也有学者做出预测。陈军团队根据多状态马尔可夫(Markov)模型进一步预测,如果未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至2030年,我国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将升至45.6%。目前研究表明近视是不可能逆的,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无论是戴眼镜、角膜塑形镜、做激光手术都只能通过改变成像在视网膜前的光线折射路径,而非解决眼轴增长的问题。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儿童视力防治工作的主要原则。

在研究方式上,88.2%的文章是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尽管有大数据的支撑能真实反映很多问题,但是问卷调查往往不够深入,点到为止。真正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的产生需要结合访谈研究对被试进行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从而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与建议。其次干预研究的文献占总检索文献的3.94%,说明对于实验研究还未深入展开,当然也存在实验研究本身的开展具备一定的要求和难度。未来研究者可以深入开展干预研究以弥补这一研究空缺。

猜你喜欢
视力防控小学生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