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教师积极人格的培养研究

2022-01-01 09:05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也
区域治理 2021年46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消极情绪幸福感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彭也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有关积极人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作为美国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当下心理学领域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们积极方面的心理。塞利格曼是最先研究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此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来研究积极心理学。

在积极心理学这一领域中,研究者们对于积极人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首先“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1]由于以往的人格心理学大多都在研究人格形成和问题人格这两方面,因此,导致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失衡的问题,也就是鲜有对良好人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两股力量,分别是积极的力量和消极的力量。而只有人们的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增长,才能够抑制或消灭体内的消极力量。其次,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并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到其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人格主要是在社会的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还在成长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围朋友、同学的影响,并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积极心理学指出,外部环境及外在行为对个体人格形成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体的生理机能。第三,“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提倡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2]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既要有接受自我、感觉生活有意义和能够欣然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挑战等方面的特征,又要能够与他人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的特点。其主要有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和乐观三方面。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满意感,又称主观幸福感,简称SWB,积极心理学认为它是积极人格的核心特质。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持满意的态度,也就是说个体对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及状态是满意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方面因素,内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个体先天内在气质发展而来,也是对外在环境适应的结果。外在因素方面:个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其自身的文化信仰都影响着其主观幸福感。因此,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同一个人既会产生相同的,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二)自我决定性

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这种积极人格特质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幸福感的获得都有促进作用。而对于自我决定性这种人格特质的形成,据研究表明,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形成,分别是个体的本性、社会价值观以及个体在自身健康和幸福方面的自我实现这三个方面。其中第三方面因素是形成自我决定性这一人格特质的前提。

(三)乐观

乐观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体验。据研究表明,乐观看似是个体内在的一种人格特质,但其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这种乐观的人格特质,那在他遇到困难时,他会将其看作是一种外在因素,并会积极地朝着好结果的方向去努力,积极地面对困难,而不是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走向极端。一般来说,具有乐观人格特质的个体会拥有更加良好的心境及坚韧的毅力,在行动上更易成功。

由此可见,人们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以积极的情绪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能够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因此,培养人们的积极人格特质十分重要。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研究者们常常会关注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但教师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积极人格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情绪、状态等方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保证教师拥有积极人格,对于其良好的教授学生,会起到明显作用。

二、教师消极问题的原因分析

积极的教师们会促进学生发展,但教师们的消极情绪也需要关注,掌握教师们消极情绪的成因,才能够有效地采取策略来抑制或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是: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个人因素

教师本身的人格特征对其教育工作有重要影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教师自身首先要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要对自身的职业充满幸福感,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职业生活中的未知挑战;此外,教师自身还要具有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自信。教师们只有内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拥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发光发热。因此,教师若消极情绪占了主动,那么从自身来看,就是教师个人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并未产生热情,没有体会到幸福感,且对自身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如果教师的这些消极情绪占据了他们的整体情绪,那么就会出现教师们对教育工作产生倦怠、冷漠甚至不关注学生发展等消极情况,这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是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更容易产生此类消极情绪。因为有些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太长时间,刚入职时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消磨殆尽,这就需要教师们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审视,并给予解决。

(二)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教师的一方,会对教师们的教育工作做出安排,教师每天不只是给学生们上课,还会有其他一些工作。而工作压力与教师的消极情绪密不可分,大量的工作会导致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教师的上课质量。此外,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课,也会使教师觉得从事的职业枯燥乏味,没有乐趣,间接地磨灭了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热情。因此,虽然教师的任务重,既要教授学生,又要完成一些自身的本职工作,但是,学校也可以考虑给予教师适当的放松,使教师们对待教育工作能够既热情又积极向上,且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效果。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一般指教师与家人的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如果教师的家庭幸福,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且他们与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相处得很好,那对于教师个人来说,他的生活情感上对其没有造成压力,而是使其充满了幸福感,这就对教师对待自身职业的态度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教师幸福的家庭和友好的朋友有助于教师建立自信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教育工作,而教师的积极态度往往就会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相反,如果教师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与家人的感情不好,且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也很紧张,那么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就会迅速增长,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工作消极,更会影响其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乐观的环境,否则也会对学生的积极人格养成产生负面的影响。

以上是对教师消极问题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主要分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于教师的消极情绪,要给予对策使其能够抑制或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并培养自身的积极人格,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的积极人格培养策略

教师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会使教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授课并完成其他的相关工作,从而也在影响着学生们积极人格的养成。而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人格尚未健全,在学校中教师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们的人格养成,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培养策略。

(一)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很多,核心主要是增加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个体对当下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3]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讲授法往往是他们的常用教学方法,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但小学生往往会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会存在忽略学生想象和创造方面的潜能的现象,在课上教师们只是把知识内容教给了学生,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给予教师所期望的回应,使教师在一堂课后没有什么成就感,反而带来的是更多的挫败感。这种情况下,教师们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主观幸福感,也就不存在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们可以改变一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尝试类似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这样教师们不仅可以接收到来自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完成了一节优质的课程,与学生们一起体会到了进步的喜悦,幸福感自然也得以产生。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获取,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人格的积极情绪体验。此外,除了教学,教师还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教师们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一定要多关注自身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并通过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来使自己情绪稳定。

(二)培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则需要教师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校的授课工作以及处理好其他方面的工作等。[4]适当且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使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能持续保持积极进取,充满自信的工作态度。教师们通过一堂成功的授课,使自身获得成就感,也增强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信心;同时,教师的状态也会影响着学生,教师对讲课既积极又热情,那么学生们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习产生热情和信心。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由于学生的在校时间很长,因此,教师是否积极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

由于教师们不仅需要每天工作,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还要处理来自周围朋友、同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带来的压力。因此,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教师的积极人格就显得十分重要。[5]教师需要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全力支持,在整体大环境下,教师能够得到认可,这首先就会使教师减轻自身的压力,放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从而将自身消极的情绪抑制或消除。因此,要提供给教师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教师们积极人格的养成。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积极人格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培养教师们积极人格的策略,主要从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提供充分社会支持三个方面来研究。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人格特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们的消极情绪是当下应该关注到的,并要及时提出策略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积极人格的表现刚好就是个体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所以,教师们也需要培养自身的积极人格,才能够积极地完成教育工作,对待工作热情,这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消极情绪幸福感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静心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测试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