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2-01-01 21:3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

李 鑫

(常州大学安全保卫处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是国家比较重视的教育工作之一。由于大学生初出茅庐、缺乏社会经验、轻信他人言论,缺乏判别是非的能力,导致大学生容易出现信息安全、意识形态以及电信诈骗、校园贷等安全问题。近年来,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的速度更加快速,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广而杂,安全问题尤为凸显,高校需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互联网时代高校安全教育意义

互联网时代有着开放、自由、便捷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运转缺一不可的工具,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都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在高校,互联网成为开展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安全教育有了新的目标。高校需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重视互联网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缺点,以辩证的思想看待互联网所传播的内容。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意识形态,始终牢记使命,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努力学习和奋斗,将来成长成材。若因为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稳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高校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2.1 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过去高校的安全教育主要放在日常校园安全问题上,如大学生防火用电安全、大学生法律常识教育、大学生防骗意识提升等等。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了新的教育方向。针对网络安全而开展的安全教育课堂,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网络安全常识,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也能够辨别互联网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高校的大学生能够在相对健康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还存在问题,学校以及老师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够,没有全面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系统。很多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自身对于互联网的运用都不够熟练,也与时代有一些脱轨,导致他们自身的经验无法支撑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给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对学生宣传安全防范的相关制度,却没有通过实质性的教育,将规范贯彻落实到底,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会出现安全管理大于安全教育的现象。

2.2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对单一

由于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网络课程设置的比较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实施诈骗;一些不良自媒体引导错误风气,让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物质,甚至在贷款平台借贷;一些社会事情传播者不注重事情的真实性,导致谣言满天飞。这些不良网络风气都在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意志。然而在当前的部分高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网络安全的课程的实施机会比较少,导致大学生网络安全课程体系严重缺失,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当前网络安全防范知识仅限于理论知识。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收集大量的资料,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2.3 高校大学生的防范意识较低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安全教育不只是网络信息安全,还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贷款等。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和阅历相对较少,见识也不够,学校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都相对单纯,且心地善良容易轻信他人。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诈骗集团就将目标瞄准了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套路骗取教学生的钱财,使大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甚至一些不法贷款平台也瞄准了大学生,利用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现状,出现裸贷,较为脆弱的大学生,无法接受自己被诈骗贷款平台的威胁,出现了轻生的举动。这些安全隐患都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身体、钱财带来极大的危险。高校的安全教育,一定要重视开展的有效性,让安全教育的内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学生面对诱惑威胁的时候能够想办法自救,第一时间告知学校和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

3 互联网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强化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

在高校的安全教育上,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网络安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强化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高校从国家安全出发,培养国家责任感,意识形态正确的大学生。高校也应当明确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继续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安全教育宣讲,更是要结合高校安全教育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征,通过对内监督教育,对外宣传渗透的方式,持续性为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让他们严格遵守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要谨言慎行,不可为了一时情绪,随意发布煽动人心的言论。

3.2 优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安全网络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因此就要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要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多个方面去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安全教育尽可能做到全面兼顾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所有安全隐患,展开安全教育。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实际案例分析,开展辩论会等,让大学生思考网络背景下,安全教育如何兼顾,而又如何看待网络带来的利弊因素,让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了网络安全健康环境而努力,保证自身能够健康成长。

3.3 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组织管理

高校应当成立网络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部门,专门派人负责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并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计划和制度,并研究和解决当前网络安全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学校的宣传部负责整个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宣讲,并且保持教育方向思想一致。网络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要全面监督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在高校的网站建立安全员,若出现不当言论与行为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不至于将事态扩大化。很多时候大学生容易血气上涌,失去基本判断能力,作为高校的安全员,需要管控大学生一切冲动的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辅导员,学生会等力量,强化安全教育,深入推进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安全工作落实到底。

3.4 创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方式

首先,创建更为有趣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不喜欢一板一眼式的科普教育,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应当创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方式,采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更有代入感、参与感,进而掌握更多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诈骗意识。在传统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大部分是开展各种安全讲座,为学生讲授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有的大学生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根本没有仔细听教师的讲解,所以安全教育取得的成效可想而知。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安全教育与小视频或者图文漫画结合等方式,激起大学生的兴趣,引导大学生认真了解安全教育知识,改变以往的说教式的方式,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应当遵循时代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特征,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