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2022-01-05 07:28兰燕琴解凡许经纶刘冬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团荨麻疹病程

兰燕琴 解凡 许经纶 刘冬梅

荨麻疹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过敏性皮肤疾病,而其中的部分患者会转变为慢性荨麻疹,病程多>6周,甚至持续更长的时间,同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及关节疼痛等情况[1]。目前,临床大多采用西医治疗,该方式能够短暂性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较易出现复发,而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效果相对较好[2-3]。作者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脾虚湿蕴证型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脾虚湿蕴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2012版《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辩证为脾虚湿蕴证:伴胃脘胀满、隐隐作痛、纳呆便溏、困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细弱。(3)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近1个月未采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近2周内未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无药物过敏;自愿参与,依从性好。(4)排除标准:物理性荨麻疹或急性荨麻疹;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2.7±5.6)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3)年。中药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3.1±5.3)岁;病程6个月~3.5年,平均病程(1.6±0.2)年。联合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2.8±5.1)岁;病程6个月~4.5年,平均病程(1.4±0.5)年。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西药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口服,5 mg/次,1次/晚。(2)中药组:采用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治疗,组方:炙黄芪30 g,苍术及蝉蜕各6 g,陈皮、制半夏、防风、白鲜皮、厚朴各9 g,茯苓12 g,党参、山药、薏苡仁、冬瓜皮各15 g,炙甘草3 g。1剂/d,每剂用水煎服,取其汁300 mL并分早晚2次服用。(3)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组药物。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疗效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每日风团发作次数以及风团最大直径的改善情况。(2)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三烯B4(LTB4)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参照《荨麻疹》[4]标准结合患者的症状积分评定。临床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70%~<90%;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愈显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4)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症状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症状比较(x±s)

2.2 三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比较三组患者免疫学指标(x±s)

2.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 西药组出现6例胃肠道反应,中药组3例,联合治疗组4例。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水肿以及风团情况是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风团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强而导致,血管扩张情况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红斑,受炎性刺激而导致瘙痒情况出现[5-6]。该疾病的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7]。本资料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经治疗后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每日风团发作次数及风团最大直径均低于西药组以及中药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Eotaxin、TNF-α以及LTB4水平均低于西药组以及中药组(P<0.05)。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联合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预后[8-9]。既往文献中多将慢性荨麻疹分为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胃肠湿热证、血热生风证、血瘀生风证、气血亏虚证,多选用麻黄汤、荆防汤、当归饮子、四逆散等经典方剂进行治疗,但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患者病症兼夹存在,且由于现代人生活饮食习惯有诸多改变,饮食上偏爱贪凉饮冷,肥甘厚腻,且多熬夜,均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临床上患者多有脾虚湿蕴证存在,在此基础上可能兼夹风邪,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是在多年观察此类临床患者证候的基础上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治疗方,能很好的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及抗组胺药减量。Eotaxin是主要的CC型趋化因子,是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选择性趋化剂,与变态反应各个环节有密切关系,同时具有组胺释放活性、免疫调节活性、调节血管生成和细胞生长代谢等功能,故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Eotaxin有着密切的关系[10];TNF-α和LTB4是过敏性炎症疾病病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炎症介质,TNF-α可明显加重慢性荨麻疹的慢性炎性损伤与嗜酸粒细胞浸润[11];LTB4是已知对白细胞趋化作用最强的一种物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参与过敏性疾患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因此,测定TNF-α和LTB4的含量可以间接反应患者炎症发生和发展的程度。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的同时进行优势互补,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风团荨麻疹病程
箕的琴弦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突然来的风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