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器材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以甘肃省体校为例

2022-01-10 13:26王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接球投篮器材

王鼎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 苏州 215600)

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常见体育项目训练和竞赛中的辅助器材屡见不鲜,教练员、科研人员利用一些辅助器材来改变训练的模式,提高训练的效率,使得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训练方法更加多元化。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中,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作为篮球项目的基础内容,是运动员不断提高的主要训练科目也应该单元化、细节化,但是以往常规的训练器材似乎难以满足现代篮球发展的需求,如何寻找有效、快速提高青少年篮球技术的辅助器材,推动篮球水平发展是每个篮球从业者的目标。

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培养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一部分,根据调查发现担任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教练员,专项技术训练主要以传统训练方法为主,技术训练中很少结合辅助器材来完成训练。

本文利用辅助器材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弥补辅助器材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中研究少的现状,为篮球教练员技术训练提供理论支持,丰富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的实践方法,有利于辅助器材在篮球训练中的推广使用。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辅助器材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基础训练内容,在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训练中运用辅助器材进行实验。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青少年篮球训练、辅助器材训练方面的书籍,掌握篮球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引擎检索相关的文献,整理且进行分析篮球教学理念、方法和基础知识。为实证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作者利用参加相关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培训的机会,以及在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实习执教的机会,有幸接触到该领域的专家、教练员,针对本次实验有关于青少年篮球训练方面的问题对他们进行访问和交流,按照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本实验进行调整。

(3)问卷调查法。

本次实验中相关辅助器材的选取,实验前实验对象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测试指标的筛选。对10位从事篮球领域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份,回收和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4)实验法。

本次研究将30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样本配对实验。实验组队员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辅助器材训练,对照组不使用辅助器材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两组在完成预期实验周期的训练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技术指标测试。通过实验前后采集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对象结合辅助器材训练的实际效果,检验各类辅助器材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使用价值,最终得出结论。

①实验时间

实验共进行12周训练实验,两组运动员都在相同篮球训练场地进行训练。实验组的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三、五,对照组的训练时间为每周二、四、六,均为下午15:00-17:00。

②辅助器材在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的使用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篮球基本技术,分别是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针对以上三项技术筛选出相应的辅助器材。

传球反弹网、传球训练圈,传球训练圈和传球反弹网都是用于传接球技术训练的辅助器材,该器材由底座和篮框大小的传球孔组成。运动员需要将篮球传向与篮框大小的传球孔,所以对运动员传球的精准性要求比较高。

特制半指手套,为了有效发挥运球时手指的功能故为半指设计。运球和投篮技术要求掌心稍空出,在掌心处有弹性的半圆弧形皮垫,避免持球手的掌心触球。迫使手指更加充分感知篮球,及时调整触球手势;网球主要用于提高训练难度,持球时的反应能力,网球不仅体积小,有一定弹力方便抛接特点,训练的方法较多。

分心术训练锥桶,主要针对运球时降低持球重心、人球合一反应能力、提高护球意识的训练,迫使队员突破时降低其体位重心,提高实战中的眼手反应速度;提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对抗下大脑的专注度。

投篮纠正器,将投篮训练器套在投篮手的指根部位。手掌离开球体,使得投篮手的五指张开,保持触球和投篮出手时手势的稳定。投篮时依靠手指覆盖并拨动球体以达到适当地旋转,提高投篮出出手点的高度和投篮的准确度。

超大规格篮球的球体直径为37.94cm,大于普通规格的7号篮球,但是在重量上与7号球相同,球体表面特制了旋转弧线,有助于运动员判断投篮出手后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

③实验变量

自变量: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进行训练的方法。

因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实验对象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是否存在改善。

(5)数理统计法。

实验测试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运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处理,以及通过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结果。

2、实验设计与实施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实验过程中使用盲测法,实验过程中两组运动员的训练时数和时长进行严密控制达到基本相同。为保证两组对象的同质性,分别进行形态、素质、技术测验。身体形态测试指标主要是身高、体重和训练年限;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是5.8m×6折返跑、全场3/4加速跑、15m×17耐力跑、60s俯卧撑和立定跳远;基本技术主要是传接球、运球、投篮。

2.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基本情况分析

统计学中当P>0.05时,两者将具有同质性。将测试收集到况数据录入的统计分析软件中,从表1中看出,两个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身体形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实验对象身体形态基本情况分析

2.2、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分析

表2 两组实验对象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分析

检验两组运动员身体素质五项指标,在实验前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水平定量基本情况分析

表3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三项基本技术定量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后,以上数据可以作为指标进行实验,不影响实验结果。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技术指标组内对比研究

表4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传接球技术定量测试组内差异性分析

将运动员测试的传接球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对照组在实验周期后,传接球技术平均成绩提高为16.73s,P<0.05,说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传接球技术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在实验周期后,传接球技术平均成绩比实验前提高了3.22s,P<0.05,说明实验组的传接球技术在实验前后存在差异性,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从表5中得出,对照组在实验后运球技术平均成绩提高为33.57s。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对照组实验前后运球技术P值为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周期后,运球技术平均成绩为30.22s,实验后比实验前的平均成绩提高4.91s,P值<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运球技术定量测试组内差异性分析

从表6中可看出,实验前后对照组的P值为0.007,小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投篮技术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方面,结合辅助器材后,投篮平均成绩相较实验前提高1.64个。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所得P<0.05,说明实验组实验前后投篮技术定量测试有显著性差异,存在明显的提高。

表6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投篮技术定量测试组内差异性分析

3.2、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技术指标组间对比研究

从表7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实验后两组传接球技术P值为0.815,大于0.05说明,实验后两组在传接球技术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传接球技术平均成绩为16.58s,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16.73s,两组在均值上只有0.15s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以上数据说明,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中,结合的传球反弹网、传球训练圈与不使用辅助器材的训练方式效果相似,没有明显的差别。

表7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传接球技术定量测试组间情况分析(秒/s)

从表8数据中可知,实验后两组运动员在运球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运球测试的均值为30.22s,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33.57s,实验组运球技术的平均成绩要好于对照组。

表8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运球技术定量测试组间情况分析(秒/s)

根据表9可得出,在实验后两组投篮技术的P值为0.002,小于0.05,说明实验后两组投篮技术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实验中采用了投篮纠正器等辅助器材后,在投篮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辅助器材结合训练后,成绩优于传统投篮训练后的成绩,故说明在青少年投篮技术训练中结合投篮纠正器等辅助器材对投篮技术有一定实际效果,而且训练成效要好于传统不釆用辅助器材的投篮训练。

表9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投篮技术定量测试组间情况分析(个)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实验组结合辅助器材进行训练后,运球技术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和实验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队员在实验周期之后运球技术有所提高。但是两组提高幅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球技术的两组评价结果都优于对照组;

(2)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传接球技术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均有幅度的提高,但两组队员在实验后传接球技术对比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传接球技术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和传统训练方法的实际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3)实验组在实验后投篮技术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后投篮技术的定量成绩比实验前有一定提高;

(4)篮球技术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不仅能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篮球技术,提高技术训练的效率,还能够提高运动员对于训练的积极性;不同于传统训练的方式,丰富了训练内容且提高了训练难度。

4.2、建议

(1)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对辅助器材的了解较少,仍然依靠传统训练方法进行执教,有必要认识到辅助训练器材在训练中的重要性,学习熟练运用辅助器材在篮球技术训练中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辅助器材在篮球技术训练中的有效性,从而改善传统的训练环境,提高训练效率;

(2)有关部门应该组织青少年篮球训练的从业者和基层青少年篮球教练员,普及关于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方法,辅助器材使用的培训。鼓励教练员积极尝试研发出能够适用于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辅助器材,重视青少年篮球训练中辅助器材的投入;

(3)教练员执教过程中对于辅助器材的选用必须符合技术训练的要求及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基本原则,科学地结合辅助器材具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提高技术训练质量。同时基层教练员要丰富自身执教的理论水平,学习世界前沿篮球训练理念和方法。

猜你喜欢
传接球投篮器材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投篮
今天你投篮了吗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投篮王和盖帽王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