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老年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2-01-10 03:16孙田田卢瑛王丽董少军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例数脑出血评分

孙田田,卢瑛,王丽,董少军

1. 淮北矿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安徽淮北235000;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40

脑出血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1 种脑血管疾病,指1 种非创伤性脑实质自发性出血症状,目前认为脑出血多是由于高血压和小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所致。若患者自身存在肥胖和超重伴有较长吸烟史及酗酒史时,其发生脑出血的风险相对更高[1]。脑出血起病急,通常患者在发病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前驱症状,部分患者或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和肢体无力等表现,其病情严重程度一般会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达到峰值,往往与患者自身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相关[2]。若出血病灶位于脑部非功能区,临床一般会通过予以止血、控制血压以及神经保护剂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3],针对病灶位于脑部功能区患者来说,对其进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病灶和有效促进其脑部功能恢复,故对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更多会采用血肿清除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4]。通常脑出血患者发病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表现,临床上以控制颅内压水平和减小其脑水肿体积为主要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并予以神经保护治疗,对促进其脑部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和改善其预后均有着重要意义[5]。胞磷胆碱钠属于1 种核苷的衍生物,是1 种大脑代谢功能的激活剂。本研究旨在观察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等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于淮北矿工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5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其中男23 例,女7 例,年龄60~91 岁,平均(74.8±14.8)岁;脑出血量均在 10~55 mL,均值(32.71±20.29)mL;基底出血18 例,小脑出血4 例,丘脑出血8 例。对照组26 例,其中男21 例,女5 例;年龄61~93 岁,平均(74.8±13.8)岁;脑出血量均在15~50 mL,均值(32.53±20.47)mL;基底出血15 例,小脑出血2 例,丘脑出血9 例。2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脑出血量和脑出血部位例数等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有对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6]中所提出的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经头部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表现;(3)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表现;(4)已知悉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缺血性脑梗死等症状者;(2)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异常者;(3)脑出血发病时间已超过72 h 者;(4)既往存在脑部神经功能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者;(5)依从性较差不愿配合者。具有上述任意1 项标准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所提出的研究实施相关标准(批号为20200421)。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先统一接受脑出血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予以注射用氨甲环酸(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695;规格0.5 g)进行止血治疗,剂量2 g/次,3 次/d;同时统一予以标准降压治疗:(1)予以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山东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6,规格25 mg)+呋塞米(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4,规格20 mg)口服治疗,氢氯噻嗪25 mg/次,1 次/d,呋塞米40 mg/次,2 次/d;(2)予以甘露醇(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04,规格250 mL/50 g)静脉注射治疗,取125 mL 20%的甘露醇经静脉滴注,每8 h 1 次;(3)可酌情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规格1 mL/5 mg)经静脉注射治疗,取5 mg/次进行注射治疗,同时观察患者颅内压检测装置的参数变化情况。针对症状严重者必要时可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此2 组患者中未有大量脑出血患者,均未有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例。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胞磷胆碱钠片(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89,规格0.2 g)配合治疗,服用剂量0.2 g/次,3 次/d。2 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7]以及改良Rankin 量表(mRS)[8]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以及MMSE[10]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采用巴氏(Bl)指数[11]及ADL[12]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统计2 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1 NIHSS 评分标准[7]此量表主要包括对脑梗死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失调、眼球、事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值范围为0~42 分,分值越高表明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

1.4.2 mRS 评分标准[8]此量表常用于评价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值为0~6 分,专业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填写,无症状或无残疾为0分;症状轻微可自理生活且独立完成工作为1 分;无法独立工作生活,需别人简单帮助为2 分;工作和生活需别人帮助但可独立行走为3 分;若无他人帮助无法从事任何活动为4 分;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需别人长时间看护为5 分;死亡为6 分。

1.4.3 MoCA 评分标准[9]此量表为快速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常用量表,其满分为30 分,26 分以上表示正常;18~26 分表示轻度认知障碍;10~17 分表示中度认知障碍;10 分以下表示重度认知障碍。

1.4.4 MMSE 评分标准[10]分为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几个部分,需根据项目对患者做出相关指令,或由患者独立完成,由专业人员根据其表现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30 分,27 分及以上为正常;27 分以下则可认为其认知功能存在异常。

1.4.5 BI 指数评分标准[11]此量表为评价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常用量表,共10 项,每项分值为0~10分,由专业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客观填写,分值越低代表生活自理能力越差。

1.4.6 ADL 评分标准[12]此量表主要对患者日常独立生活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 分,20 分及以下表示完全依赖;25~45 分表示重度依赖;50~70分表示中度依赖;75~95 分表示轻度依赖;100 分表示完全独立。

治疗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反应、肺部感染、肾功能障碍、尿路感染等。总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例数+肺部感染例数+肾功能障碍例数+尿路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 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2 组NIHSS 和mR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组NIHSS 和mRS 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试验组NIHSS 和mR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组别 NIHSS治疗前 治疗后mRS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对照组( =26)32.18±2.15 32.41±2.24 18.22±2.35△▲25.27±2.52△5.62±1.85 5.79±1.77 2.25±0.32△▲4.31±0.61△

2.2 2组MoCA 和MMSE 评分比较 治疗前2 组MoCA和MMSE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 组MoCA 和MMSE 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试验组MoCA 和MMSE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2 组MoCA 和MMSE 评分比较((±s,分)

表2 2 组MoCA 和MMSE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组别 MoCA治疗前 治疗后MMSE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对照组( =26)13.69±2.84 13.59±2.71 25.44±2.46△▲20.18±2.58△20.31±3.69 20.36±3.15 27.39±2.86△▲24.18±2.15△

2.3 2 组BI 指数和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2 组BI 指数和ADL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 组BI 指数和ADL 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试验组MBI 指数和ADL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2 组BI 指数和ADL 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BI 指数和ADL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组别 BI 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AD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对照组( =26)35.22±5.74 35.61±5.15 86.42±7.39△▲70.14±7.28△45.33±5.17 45.72±5.28 88.69±5.84△▲73.42±5.61△

2.4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出血患者大多会采用内科治疗,内科常用的主要包括止血、控制血压及神经保护剂等药物,对于出血量较小的脑出血患者病情急性发作期,其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出血情况和降低颅内压等[13];但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颅内压水平及脑水肿甚至脑血肿体积较大,临床则一般会采取血肿清除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脑出血是1 种非创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其发病多与患者个人身体因素相关。在对此类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临床一般会通过询问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等;在明确脑出血病灶的时候,也应注意与老年患者常见的脑梗死、蛛网膜下出血和外伤性颅内血肿等疾病相鉴别[14]。

本研究中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均较低,故均采用相关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本研究的结果显示,2 组患者经脑出血常规内科治疗后其脑神经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但相比之下,采用胞磷胆碱钠片配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 和m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胞磷胆碱钠可促进人体内卵磷脂的生物合成作用,其作为1 种激活大脑代谢功能的核苷类药,主要是通过增强脑部网状结构的系统激活功能来起到降低患者脑血管阻力和增加其脑部血流量的效果,其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来促进其功能恢复[15]。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经此药配合治疗后,其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其对应的认知功能状态及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章田野[1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经此药治疗后,其BI、ADL 等生活能力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朱平华[17]也同样在其相关研究中表示,胞磷胆碱钠对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及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胞磷胆碱钠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在此药治疗下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水平可得到显著提升,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也较低,胞磷胆碱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此外,受限于患者样本量较少,还未进行大样本的验证。下一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对本研究进行完善,以期为其在临床上推广推行个体化方案来治疗老年脑出血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例数脑出血评分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