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配合康复训练对治疗恢复期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2-01-10 03:16周海英吴云英吴春兰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八段锦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周海英,吴云英,吴春兰

1.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成都610500;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610500

祖国医学将脑卒中(cerebral vazculalaccident,CVA)称之为“中风”,其又分为颅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脑卒中与颅内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缺血性脑卒中[1]。CVA 后患者神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康复训练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已成为CVA 患者恢复期的必要练习[2]。但练习的规范性与效果密切相关,而康复训练治疗对场地、技术要求较高,患者同时存在训练依从性差、主动性不强等问题[3]。八段锦练习是中国传统气功,其招式简单、易于学习,具有安神养心、调理肺腑、疏通经脉之效,有研究提示[4-5]八段锦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问题。为研究八段锦联合康复训练在老年恢复期CVA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开展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70 例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在医院行住院治疗、康复训练及恢复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 例脑卒中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 例,年龄61~82 岁,平均(69.1±8.5)岁,病程0.5~6 个月,平均(1.88±0.84)个月,疾病类型脑梗死30 例,脑出血5 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2 例,中学13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3 例,年龄62~81 岁,平均(69.5±8.3)岁,病程0.5~6 个月,平均(1.91±0.73)个月,疾病类型脑梗死32 例,脑出血3 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1 例,中学12 例,大专及以上12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差异>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脑卒中定义,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2)均为首次发生脑卒中,卒中发病时间距就诊日期2 周以内;(3)患者处于brunnstrom 恢复阶段3 期;(4)患者年龄>60岁;(5)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要脏器功能缺陷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并发心力衰竭、呼吸系统衰竭者、既往精神病史者及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八段锦练习,以上训练均持续3 个月。

康复训练在具有康复治疗师治疗资格证的医师指导下进行,训练方法如下。(1)运动功能训练:采用Bobath 技术[6]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卧位、坐位、站位等各种体位及步态和上下楼梯等练习;(2)日常生活训练:采用ADL 能力训练[7],包括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自理内容的练习。每日将以上内容练习2 次,每次30 min,连续训练3 个月。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颁布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相关标准,由护士带领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练习,动作包括预备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收势等10 个动作,每次练习60 min,每周进行5 次练习,持续3 个月。干预3 个月后,观察2 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观察2 组神经功能损伤水平: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dicifit score,NDS)[8]从8 个方面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量表总得分0~45 分,其中0~15 分为轻度损伤,16~30 分为中度损伤,31~45 分为重度损伤。(2)观察2 组平衡能力:采用Berg 平衡量表[9]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平衡能力,量表总得分0~56 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强,0~20 分表示平衡能力差,21~40 分表示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他人辅助下步行,41~56 分为平衡能力较好,患者可独立步行,<40 分代表有跌倒危险。(3)观察2 组运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10],总分100 分,得分与肢体功能呈正比。(4)观察2 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11]从生理、心理及健康总评价3 个方面8 个领域共36 个条目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2 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资料采取秩和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水平比较 2 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脱组。干预前,2 组患者NDS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 组患者的NDS 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下降(.05),且观察组干预前后NDS 量表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水平比较(±s,分)

表1 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水平比较(±s,分)

时间 观察组( =35) 对照组( =35)images/BZ_85_2059_1176_2082_1200.pn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后差值images/BZ_85_238_1452_261_1475.png36.34±5.13 24.64±5.42 11.70±2.29 13.12<0.05 35.79±5.44 30.56±4.57 5.23±1.07 6.18<0.05 0.44 4.94 15.14>0.05<0.05<0.05

2.2 2 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 组Berg 平衡量表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上升(0.05),且观察组干预前后,Berg 平衡量表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比较(±s,分)

表2 2 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比较(±s,分)

时间 观察组( =35) 对照组( =35)images/BZ_85_2059_1664_2082_1687.pn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后差值images/BZ_85_238_1939_261_1963.png37.65±4.54 51.25±6.13 13.60±3.08-15.08<0.05 37.79±5.06 46.24±5.47 8.45±1.93-9.49<0.05 0.12 3.61 8.38>0.05<0.05<0.05

2.3 2 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FMA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 组患者的FMA 量表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上升(0.05),且观察组干预前后FMA 量表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比较(±s,分)

表3 2 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比较(±s,分)

时间 观察组( =35) 对照组( =35)images/BZ_85_2059_2151_2082_2174.pn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后差值images/BZ_85_238_2423_261_2447.png46.58±4.25 81.68±13.62 35.10±6.84-23.24<0.05 47.06±4.42 72.31±12.73 25.25±5.69-17.42<0.05 0.46 2.97 6.55>0.05<0.05<0.05

2.4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SF-36平衡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 量表中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时间 观察组( =35) 对照组( =35)images/BZ_85_2059_2618_2082_2642.png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得分58.61±11.24 62.36±12.47 76.53±13.46 54.69±14.55 53.24±16.22 62.14±13.54 62.23±11.27 58.54±11.28 488.34±21.25 53.22±13.45 59.38±12.26 71.44±11.75 51.47±13.64 47.54±12.38 57.77±12.57 55.54±12.45 51.13±12.27 447.49±22.53 1.82 11.16 1.69 0.86 1.65 1.40 2.36 2.63 7.80>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CVA 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且疾病易复发,致残致死率极高,CVA 后期,患者易出现偏瘫、认知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表现,为其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担[12-13]。卒中后及时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脑水肿,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但康复训练练习内容单一枯燥,患者训练依从性有限,效果也因此受到限制,本研究研究发现,在康复训练同时加以八段锦练习对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有改善作用,且能提高其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

CVA后规范化康复训练可通过特定的动作练习促使各种神经冲动的发放,对患者自身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加速效果,对脑组织水肿则有减轻作用,同时加速病灶区域血液循环速度,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物质的生成,进而有助于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保护脑神经,并有效防治各种并发症、改善患者全身状况[14-15]。本研究对照组老年恢复期CVA 患者在经规范康复训练干预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得分降低,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上升,提示康复训练在老年CVA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王海燕等[16]研究结果一致。但单纯康复训练内容单一,训练过程枯燥,患者训练主动性与依从性较低,因而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八段锦练习。研究结果提示八段锦能够有效提高老年CVA患者生活质量,在老年CVA 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中医认为,气血是否充足与人体是否健康联系紧密,而心主血脉、肺主气,心肺功能与气血关系密切,而八段锦属于中国古老健身气功,能通过“调神、调气、调形”等三调作用,使人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状态,该练习动作简单、易学习,对练习地点、时间均无较高的要求,对于体力较差、记忆力低下的人群依旧适用。八段锦共由10 个动作组成,招式简单,易于记忆,可通过特定的动作,起到疏通全身经脉、调节内脏功能、防治疾病的功效。患者在进行八段锦训练时,肢体缓慢舒展,现代医学认为八段锦的动作设计符合人体关节自然弯曲状态,患者在练习过程中将腰脊作为轴心来带动躯体运动,可拉动全身经脉,使人神清气爽、体态安详,实现熟络通经、调养气血之效,八段锦练习过程中要求神行合一,强调呼吸与意念,故练习同时具有调摄精神,安神镇静之效。

有研究表示[17],八段锦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控制血压、强化脏腑,进而发挥CVA 防治作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得分更高,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更佳,且生活质量更好,这可能与八段锦练习易于学习、锻炼要求低,且能有效实现安神镇静、调理肺腑、充盈气血、改善脑部受损区域功能相关,与陈娟等[1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八段锦练习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老年CVA 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传统单一的康复训练模式,联合八段锦对康复期脑卒中老年患者进行联合康复,加速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获取的研究结果未能完全定论,可延长纳入时间,或与其他医院进行联合研究,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八段锦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八段锦源流考辩*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