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60~74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1-10 03:17陈秀芹姚春霞马慧芬赵琦黄丽妹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松江区健康状况慢性病

陈秀芹,姚春霞,马慧芬,赵琦,黄丽妹

1.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科,上海201620;2.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上海201620;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由2015年的9 亿增加到2050年的20 亿(即老年人所占比例将由总人口的 12.0%增加到22.0%)[1]。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老龄化进程远快于诸多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1],截止2019年底,中国60 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占总人口的18.1%;65 岁及以上人口约1.8 亿,占12.6%[2]。在上海,老龄化程度则更为严重,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18.1 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5.2%,65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361.7 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6%[3]。据公安松江分局统计,松江区60 岁及以上和65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比例分别为29.1%和20.6%。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4]。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本研究对松江区16 395 例60~74 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水平、人口特征、地理位置及参与意愿,在松江区15 个街镇中抽取4 个街镇(新桥镇、佘山镇、泖港镇、中山街道)作为研究现场,每个街镇按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3 居委会参与调查,居委会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60~74 岁的老年人皆可参与调查[5]。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使用统一设计的社区居民健康调查个人问卷[5],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意义,征得被调查者书面同意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村卫生室等地点用平板电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身体健康情况、个人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健康自我评价等。其中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1 支,连续6 个月以上者;喝酒定义为每周至少3 次,持续6 个月以上者;喝茶定义为每周至少3 次,连续喝茶6 个月以上者;每周体锻定义为每周至少进行3 次持续10 min 以上的身体锻炼或体育运动;自认睡眠状况定义为对自己近一个月睡眠状况的总体评价,分为“很好”、“较好”、“较差”、“很差”四类;各项慢性疾病患病情况以自我报告既往诊断为准[6];根据自填的自评健康状况得分,将健康状况划分为“优”、“良”两类。

1.3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开始前统一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方可开展调查;调查过程中有质控员随时督导质控,发现问题及时让调查员更正;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质控,如若发现问题,通过电话联系被调查者进行核实信息。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描述,比较采用检验;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s 回归分析<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完成有效问卷调查16 395 份,其中泖港镇完成问卷调查数量最多,占35.7%。调查对象中,女性(54.5%)略多于男性;60~64 岁年龄组人数最多(41.1%);绝大部分已退休(94.0%);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47.9%);90.6%的调查对象为在婚状态;吸烟率为26.2%;喝酒率为16.5%;喝茶率为30.8%;每周不进行身体锻炼的比例为67.9%。见表1。

表1 被调查人群基本特征分布

2.2 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调查人群中,慢性疾病的总患病率(至少患1 种慢性疾病)为80.2%,慢性疾病的共患率(至少患两种慢性疾病)为54.3%。慢性疾病患病率居前3 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压(47.1%)、脂肪肝(25.6%)、高血脂血症(12.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支、哮喘、COPD、肺结核、肠炎、肝硬化、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患病率在逐渐增加,甲状腺疾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在逐渐下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被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2.3 健康自我评价 调查人群中,有3.1%的老年人行动有困难,0.9%的老年人不能在洗脸、洗澡或穿衣等方面自我照顾,2.2%的老年人在家务、家庭或休闲活动等日常活动有困难,有18.0%的老年人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情况,有3.8%的老年人有焦虑抑郁情况,有26.2%健康自评为优。随着年龄的增加,行动有困难和日常活动有困难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健康自评为优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被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

2.4 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退休、是否患慢性病、吸烟、喝酒、喝茶、自认睡眠状况、每周体锻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后,将变量间相关性较小且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与研究相关的年龄变量一同纳入模型进行二分类Logistics 回归分析,其中关键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4。采用Backward: LR 自变量筛选方法,进入模型的界值标准选择0.05,剔除界值标准选择0.1,分析得出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为女性、年龄增大、未退休、不喝酒、自认睡眠状况较差、未进行每周体锻,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为文化程度较高和未患慢性病。见表5。

表4 社区居民健康个人问卷调查主要变量及赋值

表5 被调查人群自评健康状况的二分类Logistics 回归分析

3 讨论

松江区老年人文盲比例为25.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为75.6%,此略低于上海市老年人平均水平[7]和深圳市南山区老年人[8]文化程度,提示松江区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应注意宣传形式的可接受性,尽量选择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视频、连环画、海报等形式,避免专业术语和文字太多的宣传册或宣传折页。

松江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研究发现松江区老年人有焦虑抑郁情况的占3.8%,此结果略低于田诗音和段文娟的研究[7,9],提示松江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强,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很多城市。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惠老政策和服务,比如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65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经济困难老年人补助,养老普惠津贴等。(2)松江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部,地域宽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老年人宜居之城。

是否患慢性病是影响松江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此与国内多项研究结果一致[10-11],这可能与慢性病患者长期承受病痛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导致健康自评下降有关。慢性病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此与国内同类研究[12-13]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包括以下两点(1)年龄越大,高血压患病风险越大,这可能与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降低有关[14];(2)高盐、高脂等不良饮食习惯、过于肥胖、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皆容易导致老年人高血压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等相关疾病的防治,减少并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对未患慢性病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其清淡饮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已患慢性病人群,应积极治疗,并继续加大组建高血压等慢性病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引导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方式也是松江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不进行体育锻炼者,此与国内类似研究结果一致[15-16],分析原因为运动锻炼可改善老年人机体功能状态,而机体功能状态是影响健康自评的重要因素,此外,运动锻炼对减轻精神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有很大作用。研究也显示,饮酒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此与一贯倡导的戒烟限酒相悖,但与田语音、夏玉宝等研究结果一致[7,17],分析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两点(1)老年人晚年生活相对单一无趣,在饮酒中可得到些许慰藉,适当饮酒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利大于弊;(2)存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饮酒的老年人可能是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而因饮酒对身体造成了不良影响的老年人则不再饮酒。因此应引导老年人加强身体锻炼,适当饮酒。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针对饮酒等调查结果可能为老年人患病后为保持身体健康而改变的行为,因此饮酒与健康状况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松江区健康状况慢性病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郊外の学生街・松江区で暮らす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