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AMY、FIB及SCr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MCTSI评分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2022-01-10 03:17孔卓刘武征万极硕张正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胰腺炎胰腺血液

孔卓,刘武征,万极硕,张正

1.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5;2.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43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急症之一,以胰腺局部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较快,并发症多,治疗较为棘手,且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机能衰退,机体免疫系统机能下降,用药方案更为复杂,治疗难度更大,故早期评估老年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预后至关重要[1-2]。淀粉酶(amylase,AMY)为临床常用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指标,有一定应用价值[3];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为重要的凝血因子,与急性炎症关系密切[4];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为肌酸代谢的重要产物,除了与肾脏功能不全有关外,还与胰腺坏死的发展有一定关系[5]。改良CT 严重指数评分(modifi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能够较直观地判断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6],但很少有关于AMY、FIB、SCr与MCTSI 评分和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就血液AMY、FIB、SCr 对老年急性胰腺炎MCTSI评分和预后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明确3 个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97 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0 例,女性37 例;平均年龄(69.9±4.3)岁;吸烟史38 例;饮酒史48 例。另收集同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体检老年健康者6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平均年龄(70.1±4.4)岁;吸烟史25 例;饮酒史31 例。2 组人群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纳入标准:(1)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中有关诊断标准[7];(2)年龄>60 岁,发病24 h 内入院,病历资料齐全;(3)依从性好,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内容;(4)无精神障碍或(和)凝血障碍;(5)签署相关书面同意书。凡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病例方可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慢性胰腺炎或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2)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4)近期应用过抗凝药物;(5)外科手术后胰腺炎;(6)患者在院外已行液体治疗;(7)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具有上述任1 标准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学批号YTL201806159),患者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给予抑制胰酶分泌、胃肠道减压、纠正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体液复苏治疗,治疗7 d 以观察预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血液学指标比较 采集2 组入院时的外周静脉血4 mL(其中2 mL 加抗凝剂,2 mL 不加抗凝剂),于4 ℃、3 000 r/min (13.5 cm 为离心半径) 条件下进行离心操作10 min,取血清检测血液AMY 及SCr,血浆检测FIB。采用EPS 底物法测定AMY 水平(柏定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FIB 水平(德国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 水平(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操作。比较2 组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分析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MCTSI 评分及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分析血液AMY、FIB 和SCr 与患者MCTSI 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各指标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3.2 MCTSI 评分标准 入院当日完成MCTSI 评分,MCTSI 评分为胰腺炎症反应(0 分,正常;2 分,胰腺±胰周炎症;4 分,≥1 处积液或者胰周脂肪坏死)+胰腺坏死(0 分,无;2 分,≤30%;4 分,>30%)+胃肠道受累、胸腔积液、腹水等胰腺外并发症(2 分)评分之和[8]。

1.3.3 预后情况 入院治疗起30 d 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若随访期间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和死亡,即判定为患者预后不良[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如年龄、AMY、FIB、SCr等,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如性别、烟酒史等,组间比较用检验;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 和spearman 检验,用ROC 分析各指标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液AMY、FIB、SCr 水平均上升(<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AMY、FIB、SCr 水平(±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AMY、FIB、SCr 水平(±s)

组别 AMY(U/L) FIB(g/L) SCr(mmol/L)对照组( =60)观察组( =97)images/BZ_199_242_1533_264_1557.png132.77±36.42 325.50±122.26 14.519 0.000 3.42±0.49 4.93±1.52 9.053 0.000 74.11±9.28 98.80±13.87 13.354 0.000

2.2 血液AMY、FIB 和SCr 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97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预后良好63 例,预后不良34 例(包含MODS 发生23 例和死亡11 例)。预后不良患者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0.05)。见图1。

图1 预后情况不同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

2.3 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MCTSI 评分 预后不良患者MCTSI 评分(6.15±1.48)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4.28±0.86)(=6.776,<0.001)。

2.4 相关性分析 血液AMY、FIB 和SCr 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MCTSI 评分呈正相关(<0.05),与预后呈负相关(<0.05)。见表2。

表2 3 个血液学指标与急性胰腺炎患者MCTSI 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

2.5 各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 由ROC 曲线可知,AMY、FIB 和SCr 联合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AUC 值(0.907)>MCTSI评 分(0.790)>AMY(0.739)>SCr(0.721)>FIB(0.676)。见表3。

表3 ROC 曲线相关参数

3 讨论

AMY 属于糖苷链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该水平测定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血液AMY 于发病后的2~12h 开始增高,12~72h 水平达到高峰,5 d 后水平可恢复至正常,在血液中半衰期为120~130 min。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液AMY 水平增加,提示血液AMY 在急性胰腺炎中呈现出高表达水平,这与既往研究一致[15];此外,MCTSI 评分4~6 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AMY 高于0~2 分患者,8~10 分患者血液AMY 高于4~6 分患者,提示血液AMY 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相关,这与以往报道相符[16];同时,检测分析发现预后不良患者血液AMY 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提示血液AMY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可能呈负相关,后续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证实了这一推论。

SCr 为体内肌肉代谢产物释放入血而产生的,SCr浓度主要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影响[10-12]。当机体肾实质损伤时,SCr 水平会上升。既往研究显示[13],SCr 水平增高除了可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外,还可提示机体严重炎症反应。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SCr 明显上调,且与急性胰腺炎患者MCTSI 评分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急性胰腺炎发生时,可能出现胰酶外漏而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引起SCr 释放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有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大量活化以及炎症所致损伤均可引起体内SCr水平上调;同时,某些患者存在低血压或休克,而出现肾皮质灌注量不足或肾功能减退,体内产生的肌酐无法被及时清除,因而出现SCr 水平增多[14]。因此,急性胰腺炎患者SCr 持续高水平可能提示其体内炎症未得到控制,休克未得到纠正或存在肾功能异常。而上述因素均可能造成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良预后。

FIB 为重要的凝血因子,由肝脏实质细胞产生,在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体内凝血因子大量消耗时,可激发机体纤溶系统亢进,促使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在纤溶酶作用下分解成D-二聚体[17]。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液FIB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其水平随着MCTSI 评分的增加而增加,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由此提示FIB 有助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预后情况。分析可知,当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大量胰腺坏死分解产物、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ACH)分泌增多、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大量合成、各种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 等因素均可刺激肝脏合成FIB[18],因此FIB 高水平可提示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本研究探讨了各指标对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经ROC 曲线分析发现,AMY、FIB、SCr 联合检测的 AUC 值(0.907)>MCTSI 评分(0.790)>AMY(0.739)>SCr(0.721)>FIB(0.676),其特异度为82.35%、灵敏度为87.30%,预测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由此可见,AMY、FIB、SCr在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这3个指标联合测定能够提高其准确率。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AMY、FIB 和SCr 明显上调,与患者MCTSI 评分和预后情况关联密切,3 项指标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偏小,数据结果统计分析可能存在偏倚,且未进行长期性随访,这些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以更好地阐明AMY、FIB、SCr 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胰腺炎胰腺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